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杨振宁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杨振宁(YANG Chen Ning,Frank),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现肥西县),字伯瓌,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香港中文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博文讲座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

  • 伯瓌
  • 外文名
    YANG Chen Ning、Frank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安徽省合肥县(现肥西县)
  • 出生日期
    1922年10月1日
  • 毕业院校
    芝加哥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
  • 职业
    理论物理学家
  • 代表作品
    晨曦集、曙光集
  • 主要成就
    2022年获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2019年获得求是终身成就奖、1995年获得爱因斯坦奖章、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6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世纪50年代,与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

人物介绍

杨振宁于1942年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1944年,获得清华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1948年6月,获得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哲学博士学位。1949年—1966年,任职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1957年10月,因“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的研究以及由此导致有关基本粒子方面的许多发现”,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64年3月,入籍美国。196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物理研究所所长。1999年1月,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正式退休。2015年4月1日,放弃美国国籍。2017年2月,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振宁主要从事统计力学和对称原理、粒子物理研究。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于1957年成为首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人。提出的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新方向。曾获得求是终身成就奖、爱因斯坦奖章、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鲍尔奖、费米奖、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等奖项。

主要成就

学术成就

杨振宁的学术研究主要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多方面。在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等方面都取得重大成就。在粒子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包括弱作用的强度、费米-杨模型、G宇称、电荷共轭与时间反演不守恒、二分量中微子理论、高能中微子实验分析、中间玻色子的研究、CP不守恒的唯象分析、规范场的积分形势与纤维丛、几何模型等;统计力学方面的研究包括自发磁化强度和临界指数、液态相变的研究与单位圆定理、贝特假设的发展等;在凝聚态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包括磁通量量子化的解释、非对角长程序(ODLRO)的概念、关于阿哈罗诺夫-博姆试验的建议等等。其中,杨-米尔斯场论、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发现及杨-巴克斯特方程,是他对物理学和数学的不朽贡献。

杨-米尔斯场论

1954年,杨振宁与R·L·米尔斯(R.L.Mills)共同提出“杨-米尔斯场论”,开辟了非阿贝耳规范场的新研究领域,为整个粒子物理学奠定了之后发展的最基本的原理与方程,为现代规范场理论(包括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理论、大统一理论、引力场的规范理论等)打下了基础。“杨·米尔斯场”方程被数学家S·唐纳森引用,获得了拓扑学上的重大突破。

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发现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深入研究了““τ-θ之谜”,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1956年12月25日,吴健雄将几个月来的实验验证结果汇总,证实了这一理论。莱德曼用了三天时间,用杨振宁与李政道提出的另一实验证明了这一理论。在 “τ-θ之谜”出现之前,大家把宇称守恒定律奉为金科玉律。杨振宁和李政道打破了这一“金科玉律”,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项科学工作,在发表的第二年就获得诺贝尔奖,这是第一次。

杨-巴克斯特方程

1967年11月,杨振宁发现解决一维空间量子多体问题的一个重要方程。1972年巴克斯特在一个二维空间经典统计力学问题中也发现了这一方程的重要性。1981年,这个方程被命名为杨-巴克斯特方程。人们逐渐认识到杨—巴克斯特方程在物理和数学中都有极广泛的意义。


人物影响

为表彰杨振宁对亚太物理学会协会作出的贡献,亚太物理学会协会奖被更命名为亚太物理学会协会杨振宁奖。

1997年,紫金山天文台于1975年11月26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21号小行星,被中国科学院命名为“杨振宁星”。

2002年,杨振宁八十大寿,清华大学举行大规模国际前沿科学研讨会为其祝寿,香港中文大学举行活动庆祝,同时进行杨振宁学术资料馆开幕活动。

2017年8月20日至22日,天津南开大学,以学术报告会和座谈会的方式庆祝杨振宁先生95岁华诞。

2024年1月24日,纪录片《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首映式在北京中关村举行,于1月24日21:30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播出,节目时长60分钟。纪录片全面还原了杨振宁科学追求和家国情怀。该片的拍摄、制作、发行都得到杨振宁先生本人和翁帆女士的大力支持。该片也得到了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中国教育电视台、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等机构,以及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乔治·斯特曼等众多知名科学家的支持。

阅读量:304 更新时间:2024-09-06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人物介绍
  3. 主要成就
  4. 人物影响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