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盛时的圆明园是清帝国的政治中枢之一,被清帝特称为御园。五代皇帝几乎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于此,前后长达130余年。在清代入关后的十位皇帝中,雍正、道光驾崩于此,嘉庆、咸丰则在这里出生,由此也可见圆明园的重要性。1860年,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那场罪恶的大火,使得一代名园沦为一片废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曾明确表示要保护圆明园遗址。在国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圆明园遗址公园于1983年正式成立,随后开始保护、整修和建设遗址公园的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建设,圆明园遗址公园于1988年向游客正式开放。根据中国文物学会的不完全统计和估算,自1840年以来,已有逾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包括珠宝、珐琅器、瓷器、玉石、丝绸和刺绣品等。但也有不断回流的流失文物,例如1977年原址复位的观水法石屏风,是圆明园第一件完整回归的流失文物之一,目前收藏在圆明园西洋楼远瀛观南段。圆明园可供浏览的景点主要有西洋楼、大水法、香妃楼、迷宫、福海等。
1988年,圆明园遗址公园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1月,圆明园遗址公园被列为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2019年12月,圆明园景区被确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命名
“圆明园”的园名,是由清康熙皇帝命名的。他亲笔御书的三字匾额,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雍正皇帝对“圆明园”的解释是“圆明”即“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历史沿革
圆明园约始建于1707年,是清朝的离宫御园。盛时圆明园,从雍正元年(1723)拉开序幕之后,得到迅速发展。到乾隆九年(1744),圆明园四十景全面竣工。次年,开建长春园(早期曾俗称东园)。乾隆三十二年(1767),归并熙春园,俗称东园,也就是今天的清华园。两年后,又归并春和园(康雍年间为康熙第十三子胤祥的赐邸花园,园名交辉),改名绮春园,俗称南园。乾隆四十五年(1780),再归并淑春园,不久改名春熙院,也就是今天的燕园。
兴建历程
康熙时期初建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挂甲屯,该地原是明代的一处私家园林。康熙四十六年( 1707)正月十八日,允祉、胤[yìn]稹[zhěn]等7位年长皇子要在畅春园附近建房,后来胤稹所建花园,即后来闻名于世的圆明园。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康熙皇帝将此园赐名“圆明园”,康熙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园九州清晏景区圆明园殿门额上方。根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康熙皇帝曾多次前往圆明园进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它的影响。这是最早见”圆明园”之名的史料文献,此时的圆明园已初步具备游览居住功能,圆明园中包含竹子院、牡丹台、梧桐院、金鱼池、涧阁、葡萄院等景点,面积约40至47万平方米,当时还是四皇子的雍正曾为圆明园赋园景十二咏诗。
雍正时期扩建
胤禛(雍正帝)即位后,开始规划圆明园的扩建工程。在雍正三年(1725年),扩建工程全面展开。南部建造宫殿和府衙,供日常办公使用。引入西南处的水源,修建河湖池藻,种植树木,建造亭榭[xiè]等建筑。扩建后的圆明园占地达2平方千米,边界达到后世圆明园的最大范围,并正式升级为皇家离宫御苑。雍正帝逐渐将清朝的权力中心从紫禁城转移到圆明园,成为经常居住和下令的政治中枢。圆明园同时作为理政和游园的场所,为圆明园的基本规模和格局奠定了基础。
乾隆时期形成格局
乾隆皇帝继承了清王朝在园居理政方面的传统,并对皇家御苑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更新。圆明园在乾隆时期达到了全盛时期。乾隆皇帝在雍正帝扩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圆明园的景观。这项工程于乾隆九年(1744年)竣工。他将圆明园中的景点命名为“圆明园四十景”,并亲自题写了相关诗句。同时,他指派宫廷画师唐岱和沈源绘制了圆明园四十景的画作。至此,圆明园的规模已经初步形成。乾隆皇帝还先后六次下江南,搜罗各种珍奇的名胜,将它们放置在圆明园内,进一步丰富了园内的景观。
乾隆九年圆明园扩建工程完成之后,又开始进行圆明园又一项重要扩建工程的建造即长春园。长春园的营造工程于乾隆十年开始,一直持续到乾隆末年。乾隆四十年狮子林落成之后,长春园的格局基本定型,后世仅对北部西洋楼景区有所修葺[qì],并未对其格局进行改变。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熙春园并入圆明园,俗称东园,即今天的清华园。两年后,春和园(康雍年间为康熙第十三子胤祥的赐邸花园,园名交辉),并入圆明园,改名为绮春园,俗称南园。虽然绮春园被列入圆明园的管理范围,但是它仍然作为皇家赐予重臣或公主皇子的备选之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淑春园并入圆明园,不久之后改名为春熙院,即今天的燕园。除此之外,绮春园西墙外的澄怀园,俗称翰林花园,在圆明园盛时,也是南书房和上书房翰林的值庐。澄怀园的看守和修理事宜,都由圆明园总管大臣直接派员负责。在管理体制上,澄怀园属于圆明园的一座附属花园。
乾隆后期,圆明园已成为五园贯联一体的宫苑。这是圆明园面积最大之时,占地4余平方千米,也是其著名景点最多之时,超过100处,建筑总面积有20余万平方米,超过了故宫。在园中,仅皇帝御制的各种牌匾就有1000余块。
焚毁浩劫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与英法联军签订了《天津条约》。但英法两国为了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利益,于6月中旬前往北京,并以重新洽谈条约为借口。1860年9月22日,英法联军攻破了北京通州的八里桥。咸丰皇帝命恭亲王负责善后事务,而他自己则逃离圆明园前往承德。随后,于10月5日,英法联军占领了圆明园。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和议条件,他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掠夺行动,并且摧毁了一些无法搬离的大型物件。局势的混乱也给了当地的一些土匪可乘之机,他们趁机进入圆明园,将掠夺来的财宝一车车地带走。当清政府屈服并答应接受英法的和议条件时,英国指挥官额尔金和格兰特为了迫使清朝长期屈服,以英军被俘人员在圆明园受虐为借口,下令将圆明园烧毁。1860年10月18日,英军的3000余名骑兵在圆明园内纵火。大火燃烧了整整三天三夜,使得圆明园遭受了惨重的破坏。
1860年圆明园被焚后,圆明三园内还残存有些建筑,仍是皇家禁园,并继续保留总管等官员。同治年间,同治皇帝曾于1874年8月下令重修圆明园,据记载,这次重修的房屋有三千多间,但因财力不足重修进度十分缓慢。同治十三年九月,圆明园重修工程被迫停止。后来光绪二年,再一次对圆明园进行了修葺,但规模较小。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园明园再一次遭到洗劫。战乱中,土匪、兵痞、管园太监等人推倒残存建筑、拆运木料砖瓦,圆明园原幸存及经同治、光绪两朝修缮、拆盖的百余座数百间园林建筑,均遭毁灭,古树名木被砍伐殆[dài]尽。至此,圆明园呈现衰败的景象。
清末,作为禁园的圆明园,园内的稻田、苇塘租给园户们植种,每年皇室收取租金。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统治,中国开始进入军阀混战时期。当时的圆明园遭到北洋军阀、官僚的屡次洗劫以及北平特别市政府当局有目的、有组织的破坏。之后“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最终使得圆明园这处名园胜地成为一片废墟。
保护整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圆明园遗址的工作。周恩来总理曾三次下达指示,要保护圆明园遗址。1959年至1961年期间,北京市园林局在圆明园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程,增加了植被的覆盖率。1959年,为了确保遗址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圆明园遗址被划定为公园用地。1964年10月,北京市海淀区成立了园林绿化队,负责圆明园遗址的管理。此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保护圆明园遗址的规定,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作,初步改善了园林的状况,保护了圆明园遗址。然而,在1966年至1976年期间,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圆明园遗址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许多建筑基址被拆除,大量树木被砍伐,绿地被侵占。1976年,圆明园管理处成立后,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工作得到了发展。1983年,圆明园遗址正式确立为公园,1988年对外开放。
园区布局
圆明园遗址公园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三个园区组成。这三个园区相互毗连,但各自有独立的围墙。公园内采用集锦式布局,将许多景点集中在其中。整个公园可分为六个部分。首先是从南起的大宫门到北边的九州清宴殿的圆明园前部外朝内寝区;然后是后湖景区、小园集聚区、福海景区;另外还有位于圆明园东面的长春园景区和位于圆明园、长春园东南面的万春园(绮春园)景区。
公园的功能区划分为“一带一轴三区”。其中包括长春园北部的西洋楼遗址区观光带,长春园西部的“南门-三园交界-风荷楼-谐奇趣”临水观光轴,还有含经堂遗址活化利用区、福海观光休憩区和九州清晏遗址区。在公园的南门处设有功能完善的游客服务中心,在绮春园敷春堂遗址以及圆明园南门处设有园区管理处。
园区布局
主要景点
圆明园大量仿建了中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其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以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等;建筑平面布局共有38种。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部分建筑包含大量宗教元素。
圆明园
圆明园主要分为九州景区和福海景区。福海景区包括夹镜鸣琴、澡身浴德、廓然大公、平湖秋月、涵虚朗鉴、接秀山房、方壶胜境和蓬岛瑶台等八个景点。
九州景区是由环绕后湖的九个小岛上的不同园林景观组成,拥有“内寝”和“御花园”的双重功能,是圆明园的核心景区。这九个小岛上建有九个景点,分别是九州清晏、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和茹古涵今。其中慈云普护供奉观音、欢喜佛和龙王,杏花春馆位居九州之西北,山高水长,象征着祖国之昆仑山脉,上下天光是观水景最佳位置,略仿岳阳楼意境,造成水天一色之景。但经英法劫掠后,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又在经过不断修复后,于2008年7月29日首次开放。
九州清宴
九州清晏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正大光明殿的北方,是一座坐落在前后湖之间的岛屿。岛上的主要建筑分布在东、中、西三个区域。中路有三进,分别是圆明园殿、奉三无私殿和九州清晏殿。西路在乾隆时期建有乐安和、怡情书史、清晖阁等建筑,后来改建为慎德堂、同道堂、湛静斋等。东路是后妃的寝宫。在岛上进行环境修整的过程中,保留了原有的刺槐、油松等植物,并根据不同景区的历史植物景观意境,选择了特色植物进行栽植。同时,通过植物的组合搭配,构建了稳定的植物群落,以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景观。
九州清宴遗址
碧桐书院
碧铜书院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镂月开云以北,原名梧桐院,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改名,是圆明园四十之景之一。院落前后有三进,门殿五间,前殿三间南临后湖,正殿五楹,后殿五楹。碧铜书院西面的岩石上,是平面呈正方形云岑亭。此景中园林建筑由错落有致、形态各异的庭院组成。园林植物以梧桐著称,庭院中挺立着如盖的梧桐,环境清净幽雅,是读书的好地方。旧称梧桐院。
碧桐书院遗址
蓬岛瑶台
蓬岛瑶台殿位于福海中央,旧名蓬莱州,是四十之景之一。大门为三开间,覆琉璃瓦。正殿七间,殿前东为三开间的畅襟楼,西为平台殿神洲三岛。东偏为随安室,西偏为方亭式二层楼。每遇端午节龙舟竞赛时,皇太后、皇后等女眷会在蓬岛瑶台观看。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时,此处建筑的陈设物品遭到清洗劫掠,但房屋尚存,并没有被焚毁。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七月二十五日夜,此处建筑毁于火灾。
蓬岛瑶台遗址
长春园
清乾隆年间开始兴建长春园,直到1751年才完成,占地面积约0.7平方千米。长春园是三园中艺术水平最高的,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巅峰水平。整个园林分为宫门区、中心区、外环景区和西洋楼景区四个部分。宫门区由照壁、宫门、牌坊、澹怀堂和乐亭构成,中心区包括大岛、思永斋和玉玲珑馆等建筑,外环景区则覆盖了大量植被,汇聚了如园、茜园、鉴园等景观。西洋楼景区位于长春园的北部,包括六幢建筑、三组大型喷泉以及多个园林小品。
海岳开襟
海岳开襟位于思永斋正北湖心,居圆形高台之上,四面环水,东西南北各设码头。海岳开襟朝南,共三层,下层面阔五间,中层与上层面阔三间。建筑下有圆形石砌台基基座,四面各有重檐抱厦一座、三开间牌坊一座。海岳开襟东北湖对岸有十字亭,名萝溪烟月。海岳开襟对岸正东有露台一座,是登高望月之处,名半月台。半月台南有方胜形亭子,名兰林。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彻底毁于战乱。后于1993年清运渣土,归安补配环岛条石驳岸,岛外今为大片荷池,所种荷花到每年夏天极盛,已成长春园一景。
海岳开襟遗址
黄花阵
黄花阵是仿照欧洲迷宫而建的花园,位于谐奇趣北面。其方阵为南北长方形,阵中心为高台圆基八方西式亭。阵墙总长1600余延长米,墙高约1.2米,镶卍字雕花青砖墙面,也称万花阵。清代时每当中秋之夜,皇帝会在此举行盛大的灯火晚会,嫔妃宫女手持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一声令下,最先达到凉亭的人会得到皇帝的赏物。被毁后于1987年、1989年先后在原址按原样修复全部阵墙和欧式圆亭。
修复之后的黄花阵
绮春园
绮春园位于圆明园东南方向,长春园的西南方。始建于清乾隆中叶,最终完成在清嘉庆时期,主要用于清朝皇室居住。绮春园由宫门、正殿、寝宫区、中心地带、西南和东北部、西部、南部、西墙外等部分组成。在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三园时,绮春园部分建筑幸存。清同治年间经过重修,成为慈溪太后的住所,并曾一度改名为万春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园内的建筑全部毁于战乱,只有迎晖殿的宫门、朝房和西侧的正觉寺残留作为仅存者。1927年,因建设香山中学,绮春园的宫门被夷为平地。1986年对绮春园的山形水系进行整修,并在原址修复了大宫门、二宫门、宫墙和角门。新建的大宫门现已成为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正门。原址上的影壁位于今天的清华西路北侧。迎晖殿等遗址建筑的台基仍然存在,形成了一个小型花园。
复建之后的绮春园宫门
迎晖殿
迎晖殿位于绮春园南向正宫门内,是绮春园的正殿。迎晖殿南起宫门前影壁,北至中和堂后边的寿山,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50平方米。该殿的宫门是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添建而成,俗称新宫门,还设有内外两道卷棚歇山顶门殿,分称大宫门和二宫门。迎晖殿的正殿位于二宫门内,面阔五间,四周有廊,正殿以北的七开间中和堂为皇太后接受朝贺时的临时寝斋。迎晖殿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遭毁仅存台基,现成为小型花园。
复建之后的迎晖殿殿门
凤麟洲
凤麟洲位于绮春园的东湖内,包括东、西两个岛屿,南岸是敷春堂,西岸是涵秋馆,曾经被嘉庆帝誉为绮春园避暑的最佳场所。凤麟洲的主要建筑是位于西岛上的七开间两卷大殿,前面有五间报厦,东侧跨院有三开间的永春室。东岛相对较小,有值房院,两岛之间由曲桥相连。北侧小岛上有名为浩然亭的重檐四方亭,亭北是蒨[qiàn]园门,是连接绮春园和长春园的门厅。敷春堂东南方的道光帝遗孀常嫔曾停尸在凤麟洲。1992年,整修凤麟洲的驳岸和清理基址,并在西侧新建九曲仿木桥,重建浩然亭为重檐六方亭。西岛东南角的叠石是原来的旧物。
浩然亭
文物遗存
圆明园中收藏着诸多古籍珍宝、文物字画和各种工艺品,是一座皇家博物馆。自1860年被毁以来的160余年,圆明园内的许多文物流落民间。1977年,圆明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观水法遗址上安放了石屏风和石方塔,此为首批回归圆明园的流散文物。2020年,马首铜像入藏圆明园正觉寺,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文物。圆明园考古队截止到2017年,已经完成圆明园22处的考古勘探工作,出土了5万余件文物。
《圆明园匠作则例》
2019年9月12日,《圆明园匠作则例》正式回归圆明园。这是圆明园收回的第一套古籍文物,也是自160年前被毁以来所收到的第一件古籍原件。《圆明园匠作则例》是内府装帧手抄的孤本,共分为两函48册,详细记录了清乾隆至道光年间圆明园建筑、园林、工艺、材料、人工经费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修建圆明园所用的木材、石材、瓦片、土壤、油漆、装修、绘画、裱糊以及佛像等相关的材料和工艺规格。这套《圆明园匠作则例》被视为迄今为止最完整、价值最高的则例之一。其中首次出现了关于西洋楼的记载,为研究圆明园建筑艺术和工程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圆明园的十二生肖铜像是清代乾隆年间铸造的,作为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海宴堂外喷泉的组成部分。不同的动物代表了一天中的不同时辰,每天按时依次喷水,被称为“水力钟”。这些铜像融合了东西方设计风格,经过失蜡法一体铸造成型,展现了非凡的工艺水平,历经百年仍然光彩照人。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了圆明园,铜像不幸丢失。不过,经过国家文物局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这六尊铜像以不同的方式重回圆明园。这些铜像都是中国古代艺术品的珍宝,也是圆明园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化活动
踏青节
踏青节是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特色活动,是圆明园春季的休闲娱乐活动,以赏花为主。截止到2022年已举办27届,举办时间为4到5月份。2022年的踏青节持续到了5月15日,开展了摄影月赛和写生季赛。踏青节期间,圆明园还将举办圆明园大讲堂,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对圆明园历史文化、植物景观等进行深入探索讲解。
荷花节
圆明园荷花节已成为中国国内外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荷花盛典之一,曾被评为北京市十大品牌旅游文化活动之一。荷花摄影大赛是圆明园荷花节的传统活动。截止到2019年为止圆明园荷花节已举办24届。2019年6月28日,圆明园第24届荷花节开幕,活动持续到8月20日,这次荷花节也展出了“修复1860”一期的修复成果,修复完成的6件瓷器亮相于圆明园展览馆。
庆新春
2024年2月,在北京圆明园,长20米重10吨的装置艺术品——机甲长龙精彩亮相,它将“长城”与“龙”两个元素融为一体,吸引人们驻足拍照。
价值意义
历史价值
圆明园是经过清王朝几代皇帝多年修缮而建成的,是清王朝繁荣时期的历史见证。然而,在近代历史中,圆明园经历了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破坏与焚毁,成为这些侵略行为的直接见证之一,也是19世纪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悲惨证明。圆明园也见证了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历史进程。在民国时期,圆明园的建筑被盗运走,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则进行了保护工作,使圆明园成为了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
圆明园遗址有着独特的爱国主义教育纪念地属性。作为中国清代皇家园林艺术和古代建筑的集大成者,圆明园与紫禁城一起构成了清王朝的政治权力中心。然而,1860年和1900年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劫掠和破坏使圆明园受到了严重破坏。经历了多次灾难之后,圆明园逐渐成为了遗址残迹。这段沉浮转变的历史使得圆明园遗址具有特殊的纪念教育意义。
艺术价值
圆明园以集锦式的园林布局手法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集中展现在一园之中,汇集了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的精华,在世界建筑园林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园内还营造了一组西洋楼建筑群,体现了国外西方园林建筑的特色。部分古建基址及建筑遗迹和遗留下来的诸多文字及图档资料,成为圆明园盛世建筑与园林风貌的实物见证,对建筑、艺术、考古、园林景观等学科均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圆明园是一座人工打造的大型园林,传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园林建造传统。它集合了多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将宫廷建筑、江南水乡园林的特色以及欧洲园林建筑形式相融合。圆明园共有一百多处园林和风景建筑群,即传说中的“一百景”。这些景点包括殿堂、楼阁、亭台、轩榭、馆斋、廊庑等多种园林建筑形式,总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圆明园的建筑主要采用大木作建筑,梁架多采用斗拱的做法。在材料的选择上,楠木、柏木广泛用于主体结构,而花梨木、紫檀木、杉木等则主要用于门窗的雕刻。
开发与保护
就地保护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工作备受政府重视,也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支持。1976年,圆明园管理处成立,专门负责搜集史料、考察遗址现状,加强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在国家领导人、各级政府、中国圆明园学会、圆明园管理处以及公众努力下,圆明园遗址得到了初步保护。除了建成“遗址公园”外,1976年开始,圆明园管理处还连续4年组织人力对遗址内进行植树绿化,并成功清理了西洋楼景区内5处园林建筑基址,同时将长期弃置在朗润园湖滨的7块巨石吊运回原位。
197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将圆明园遗址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1月,圆明园管理处举办的“圆明园园史展览”在西洋楼遗址展出。展览内容分为圆明园的“兴建及盛时情况”“惨遭掠焚”“遗址的现状”“未来”4个部分,并展出了反映圆明园全貌的沙盘模型,这是圆明园首次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把圆明园遗址规划为遗址公园,明确了圆明园遗址的发展方向。此后数年间,圆明园遗址内多处景点和建筑群完成建设和修复。1988年6月,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1984年12月1日,圆明园学会成立,标志着圆明园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88年1月,圆明园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6日至2000年12月29日,进行遗址区内615户居民和园单位搬迁及环境整治清理拆迁遗存的正觉寺古建筑群并复建围墙。
制度保护
2000年,《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出台,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性质、功能以及遗址保护分类和规划功能分区得到了明确。相关方面的工作都将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点任务。随后,先后对圆明园大宫门、九州清晏等28个景点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测,还进行了含经堂遗址、长春园宫门遗址的考古发掘和正觉寺的修缮工程。同时,圆明园管理处大力清理与遗址公园内涵或环境不协调的联营项目,调整了部分观赏设施,解决了许多问题。
数字化保护
2009年,来自圆明园管理处、清华大学、北京市文物系统等50多家单位的80多名研究人员,开始进行圆明园的数字化复原工程。而“数字圆明园”成果已应用于圆明园移动导览系统,包括圆明、长春、绮春三园全部景区,共629项信息、520张景区复原图和19段复原视频。
2010年,公园以遗址保护为核心,分步实施、分批整治墙外区环境,按照西南、东南、东北三个片区建设主题公园,宫门广场综合服务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自2017年开始,圆明园管理处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合作开展了遗址文物的扫描和数字化修复工作。这些工作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铜鎏金象首、流散文物展区石质文物、西洋楼残雕沉思石质文物、狮子林石桥石碑、远瀛观和大水法遗址等的3D扫描。通过这些工作,共形成了178件文物数字化成果和西洋楼遗址的三维影像数据,并且建立了数字文物库和纹样库。这些数字化成果为圆明园文物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自2019年以来,圆明园已连续开展5期“修复1860”文物修复工作。截止到2023年为止,已累计修复文物77件,并对修复完成的瓷器和琉璃构件进行3D扫描,收入到圆明园线上数字博物馆。
相关研究
1933年刘敦桢先生完成的《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一文,揭开了圆明园图档研究的序幕。
2000年起,梁思成先生的弟子,清华大学郭黛姮教授开始带领团队对圆明园的复原进行研究。陆续整理出版了《乾隆御品圆明园》《远逝的辉煌——圆明园建筑园林研究与保护》《圆明园记忆遗产——样式房图档研究》等著作,并指导其团队学生完成了一系列研究。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撰的《清代档案史料——圆明园(上下)》两册书中收录了大量关于圆明园的档案资料,对圆明园的兴建、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圆明园的始末及圆明园劫后遗存情况有详细的记录,为探究圆明园遗址变迁提供了较权威的文字记载。
考古发掘
自从1996年开始,圆明园遗址公园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活动。其中,2000年至2003年期间,考古人员在经堂遗址进行了发掘工作,出土了60余件石雕文物。尤其是在2013年至2020年期间,进行了圆明园遗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发掘项目。截至2017年,考古队已完成了22处考古勘探,基本了解了这些景区遗址的保存状况和布局。对如园遗址、养雀笼遗址、海晏堂蓄水楼遗址等进行了发掘,总面积达到了7000平方米,出土了超过5万件文物。这些考古发现为研究圆明园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关文化
文学作品
2000年10月,法国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出于保存历史记忆的责任,集了大量未被公开出版过的回忆录等资料后,历时三年写了西方第一本论述圆明园劫难的专著《1860:圆明园大劫难》。这本书被认为是目前西方人最全面客观反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著作。
重要事件
重大事件
2007年8月,国家文物局获悉圆明园马首铜像将在香港苏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的消息。9月何鸿燊(shēn)先生得知相关情况后,慨然出资抢救流失文物,并于2019年11月,决定将马首铜像正式捐赠国家文物局。
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
2023年3月8日,圆明园遗址公园内有几名男子无视园区广播和指示牌劝阻,翻越护栏、攀爬遗址文物。事发后,公安机关已对涉事人员依法行政拘留后,该游客也被列入黑名单,禁止进入圆明园游览。
相关荣誉
1988年,圆明园遗址公园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11月,圆明园遗址公园被列为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2019年12月,圆明园景区被确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百科图集
阅读量:82 更新时间:2024-11-07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