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华山

中国陕西省华阴市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华山(Mountain Hua),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五岳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省华阴市,介于东经109°57'~110°10'、北纬34°25'~34°36'之间,东临潼关、西至华县、南连秦岭主脉、北临渭河平原,总面积为148.4平方千米,有着“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誉。

  • 中文名
    华山
  • 别名
    太华山、财富山、英雄山
  • 所属山系
    秦岭
  • 地理位置
    陕西省华阴市城南5千米处
  • 长度
    20 km
  • 宽度
    7.5 km
  • 主峰
    东峰、南峰、西峰、北峰、中峰
  • 海拔
    2160.3 m
  • 占地面积
    148.4 km²
  • 荣誉
    中华十大名山
  • 景点级别
    AAAAA级
  • 门票价格
    旺季:160元/人 淡季:100元/人
  • 著名景点
    长空栈道、鹞子翻身、千尺幢
  • 开放时间
    东、西线索道(8:00-16:00),当日18:00停止运营;华山门(8:00-15:00);西岳庙景区(8:00-17:00);
  • 地理坐标
    介于东经109°57'~110°10'、北纬34°25'~34°36'之间

基本信息

华山地处秦、晋、豫黄河三角洲交汇处,扼守着西北出入中原的门户,是一座断层山,属于秦岭造山带,由一整块花岗岩石构成,为断壁悬崖花岗岩地貌景观,形成年代可追溯至太古代(约27亿年前),包括东、西、南、北、中五峰以及七十多座峰岭和三条峡谷,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只有长涧、柳叶两条河流,拥有123种珍稀保护动物、6种特有种植物,有着长空栈道、鹞子翻身、千尺幢等景点210余处,可分为华麓、华山峪、华山主峰、黄甫峪、瓮峪和仙峪六个景区。

华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华夏”中的“华”字就源于华山,因此此地有着“华夏之根”之称;而在原始社会,华山还是祭祀神山,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帝王在此曾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另外,华山是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之一,华山的西玄洞为“第四洞天”, 全山共拥有72个半悬空洞、20余座道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道教高人,流传着“劈山救母”“吹萧引凤”等道教神话传说,留下了诗歌、碑记等1200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1982年,华山成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成为“中华十大名山”。

命名

“华山”一词最早出现于《山海经》和《禹贡》中,即公元前3世纪就已有“华山”之名。而关于“华山”名称的来源有很多种,其中据《水经·渭水注》中记载:“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远而望之,又若花状。”又因古时“花”通“华”,故得名“华山”,即“花山”。而在《白虎通义》中,关于华山的记载为:“西方为华山,少阴用事,万物生华,故曰华山。”另外有一种说法是,“华山”之名起源于山顶的莲花池。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在新石器时期(约1万年至4000年前),曾有原始先民于华山地区生息繁衍,通过陶器和石器度过了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时期。在此期间,轩辘黄帝登览华山与诸神相会、尧多次巡狩华山与华封人论多福多寿多男子、舜每年八月巡狩西岳华山。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0年)武王十二年,周天子姬发纵马华山之阳,十五年辛巳巡狩方岳;周成王十二年丁酉,成王巡狩朝诸侯于方岳;周桓王十三年,秦伐彭戏氏于华山下。

战国时期,魏于今华阴市西修长涧河西岸长城,存华山朝元洞西北等地遗迹12处(今华阴市城东,自华山北至黄河,有魏修长城,今西岳庙东的东城子东北尚有残迹);秦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秦国利用洛河河岸地势修建“堑洛”(即秦长城);魏惠王十二年至十九年(公元前359年~352年),魏国在渭河洛河交汇处修建长城数百里。

秦至汉时期

秦昭王(公元前306年~251年)时期,皇帝令工匠施钩梯登上华山,并勒铭,这是现存文献中最早一次登华山的记载,但至唐宋以前并没有真正的登山道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皇帝钦定华山为全国祭祀名山,并有传闻宫女玉姜避秦暴政,遁隐华山石洞,后称其地为“毛女峰”。

西汉元光年间(公元前134~129年),武帝于敷水东岸建集灵宫,于华山北建拜岳坛,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十月前往祭祀华山,其在位期间于黄神谷建祠庙、修巨灵神祠,于华岳东北铠峪乡段家城和王家城建“京师华仓”,并修关中漕渠,从长安直通渭河入黄河处;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宣帝下诏令祠官每岁祭祀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潜(天柱)山、北岳恒山;元延二年(公元前11年)三月,成帝至河东汾阴,礼后土,经华阴,登华山;西汉末年,传说南阳公主避王莽乱,隐居华山“公主峰”。

东汉永和元年(公元136年),弘农太守元氏张勋为西岳华山作石阙,高二丈二尺;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弘农郡太守袁弘整修华山祠庙,并立《西岳华山庙碑》,以记其事,该碑世称“汉隶第一品”;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十二月,弘农太守樊毅奉命祀华山;光和二年(公元179年)正月,弘农太守樊毅与华阴县令先谠整修华山亭,同年十月弘农太守樊毅斋祀西岳,令苟班与华阴县令先谠整修西岳庙,设中外馆,图珍奇异画怪兽、岳渎精灵,为此卫凯撰文立碑《汉樊毅修华岳庙碑》;次年灵帝有诏免除华山10里内民赋。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六月,华阴地震,华山崩裂。到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镇远将军段煨修西岳庙,修饰享庙坛场,又造祠堂,并在神路端前建三阙,张昶撰文为此立碑《西岳华山阙碑铭》。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

三国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六月,魏文帝祭祀西岳华山等五岳;咸熙元年(公元264年),魏元帝驾临长安,途经华山下,遣使臣以璧币祭祀华山。

西晋泰始二年(公元266年)七月,武帝下令采华山石,营建太庙;太康八年(公元287年),弘农太守魏君实于西岳庙至华山山麓夹道栽柏树数千株(史称“古柏行”);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华百石于西岳庙立碑记。

北魏太延元年(公元435年),北魏朝廷建上宫神庙于华山顶峰,并设90人侍祀,到岁时祈祷,遣官率刺史以牲牢玉帛祭华山。太延四年(公元438年)四月,华阴地震,华山崩;兴安三年(公元454年),北魏文成帝诏西王常英修华岳庙;兴光二年(公元455)二月,重修华岳庙竣工,立碑称《大代修华岳庙碑》,又称《后魏华岳庙碑》(明清以来,误认为是唐李商隐兴元二年撰《修华岳庙碑》)。在此期间,郦道元撰成《水经注》,该书卷四《河水》、卷十九《渭水》记述了华山地貌、登游路线、名胜、庙宇以及汉魏石刻。

西魏元宝炬大统七年(公元541年),车骑大将军、华山郡守、城阳县开国公杨子听,奉宰相宇文泰之命整修西岳庙,并植青松2000余棵。

到北周前期,道士焦道广于西峰建白云宫,周武帝在位期间(公元561~578年)于华山下为焦道广建云台观(旧址在今华山中学院内),于中方建太清官;保定三年(公元563年),关中大旱,北周武帝敕同州刺史达奚武祭华山祈雨;天和二年(公元567年),万纽于谨撰《西岳华山神庙之碑》。

隋至元时期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诏令五岳各置僧寺一所,又下令改华阴东南之杨硕故宅为拜岳坛;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十二月,隋炀帝途经华山脚下,祭祀华岳神灵,并于西岳庙侧修筑坛场。

唐武德二至六年(公元619~623年),高祖先后祀、猎于华山;中宗朝(公元705~710年),安乐公主于国都长安府邸苑囿仿造华山;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朝廷诏改隋拜岳坛为华岳观;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华山父老、道士、僧人、文武百官上表请求玄宗封禅西岳华山;上元二年(公元761年),肃宗下诏改华山为太山;中和二年(公元882年),黄巢军焚西岳庙,玄宗御制碑遭毁。

唐末至后晋,郑遨、罗隐之、李道殷隐居华山习道,时称“三高士”;显德四年(公元957年)十一月,周世宗诏华山道士陈抟至开封,拜谏议大夫,陈不接受遂还山。

北宋隆二年(公元961年),朝廷重修云台观,陈抟于玉泉院睡洞旁建“山荪亭”;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四月,太宗征召华山道士丁少微;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九月,丁少微入朝,献华山灵芝、元芝及金丹;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十月,华山隐士陈抟入朝,太宗赐陈抟号“希夷先生;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五月,真宗加封西岳为“金天顺圣帝”,加西岳帝后日“肃明”,并遣官祭告。这一时期曾有寇准、苏轼观览华山并赋诗,玉泉院东南高处建二臣塔。

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重修唐代华山山路;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南宋收复关中,道士雷道之重修拱极观,并立碑为记;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孝宗命著名理学家朱熹遥领华山云台宫、卢弘撰《华山志》。金大定四年(公元1164年),世宗诏令每年立秋日祭祀华山;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王处一撰《华山志》一卷。

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四月,世祖定每岁祭五岳制度;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全真派道士贺志真创建朝元洞;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正月,世祖加号西岳为“金天大利顺圣帝”,遣特使祭告;大德年间(公元1299~1307年),在华山东建清华观。

明清时期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即帝位,遣道士曾维新祭西岳,始建山川坛;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定华山神号日“西岳华山之神”,除去前代所封帝号;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七月,王履游华山,作图40幅,游记4篇,诗150首(今藏于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修华山路,于南峰长空栈道、东峰鹞子翻身等险道处加铁索铁桩,今尚存当时铸造的“成化十九年”5字;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巡抚陕西副都御史任洛、副使何鳌奏请朝廷,役使工匠3个月,修西岳庙正殿5楹,殿后寝堂各2楹,前有棂星门7座,头门5座,碑楼1座;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十二月十二日,华县大地震,华山唐宋以来所建宫观寺院等毁没殆尽;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五月,重新大修西岳庙,历经二年始成,耗银12200余两,自寝殿到门亭,凡210间;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重建云台观三清殿、玉皇殿、西岳殿、山字门,并立碑。

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华阴县知县刘瑞远重印马明卿《华岳全集》,汤斌为之重订;康熙初年(公元1662年),华阴名士王弘撰募资修云台观及云台观东北隅之希夷先生祠;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顾炎武、王弘撰在华麓云台观兴建朱子祠;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华山道士建九天宫,重刻马明卿《华岳全集》,内收清宋琬、蒋超、狄敬之诗,并有五十三年祭告文。

这两个时期,华山仍被称为“天险华山”,有“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说法。

民国时期

1915年,临潼郭希仁讲学于华山的清白别墅(郝氏国);1923年秋,康有为于玉泉院、云台观小住,并为玉泉院题诗;1927年,冯玉祥部兵工厂移入西岳庙;1928年,冯玉祥率部驻玉泉院、云台观、西岳庙等处;次年撤离出关,五云峰起火,烧毁至东峰树木;1931年,杨虎城偕任星三、陈武民、上官云湘游华山,后杨虎城陪其母二游华山,建东、西峰杨公塔,修千尺上山路,立松桧峰杨公亭,并于西岳庙建望华楼;1932年,兵工厂火药着火,焚西岳庙万寿阁;1934年10月24日至26日,蒋介石率张学良、杨虎城、邵力子、钱宗泽、冯钦哉、彭昭贤上华山;1941年秋,李宗仁在西安军事会议结束后,率军训部次长刘士毅、邱清泉游华山,在卧牛石侧题“俯视中原”;1949年5月20日,国民党陕西保安第六旅旅长韩子佩率百余人逃上华山,同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获盘踞在华山的韩子佩等百余人,华山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智取华山》,五云峰却发生火灾,华山文物保管委员会正式成立;1952年,政府于华山西峰建成华山气象观测站;1954年,华阴县人民政府开始整修华山全山道路;1955年7月13日,华山东峰发生火灾,东峰庙被焚烧,重修了聚仙台、西道院,并于1956年华山道士成立了“华山服务合作社”;1959年,政府拨款16万元修建全华山道路和景观。

1964年,政府拨款整修百尺峡、老君犁沟、苍龙岭;1966年,数百名红卫兵上华山把道士赶下山,“华山服务合作社”被废除,多数庙宇文物遭破坏;1968~1969年年,北峰庙舍、中峰庙舍、南峰金天宫相继被焚;1970年,华山挖掘出仰韶文化横阵遗址,直到1978年,华山服务合作社、华山管理委员会恢相继被恢复,于1979年开始对游人出售门票。

1982年,华山纯阳观西北侧建成山下第一座旅游服务接待楼,同年被宣布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并被科学出版社出版刊登;1983年,玉泉院新山门建成、玉泉院至西潼公路的南北走向的旅游公路竣工,《华山风景区规划大纲》通过评审,华山的镇岳宫、东道院、玉泉院等均被中国道教协会列为“全国重点庙院道观”;1984年,华山道教协会成立,全杉举行了复塑神像开光仪式;至1988年,西岳庙成为了“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华山风景区被评为“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2年,玉泉院被为第三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华山启用新门票,内、外宾实行一种价格,西岳庙正门至灏灵门正式开通接待游客,这是它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开放,华山还参加了国家风景协会和建设部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全国风景名胜展览,斩获“银奖”。

2000年,华山景区创建了国家AAAA旅游区活动,并通过了国家旅游局审核验收;2011年,《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年)》历经国务院八部委审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批同意,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华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管理和发展进入科学规范的可持续发展新阶段,同年华山被评为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c77d4cae87494bb8a65160a235d1a293f72198b42c195-NM4LOv_fw1200.jpg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华山地处中国版图腹地,距西安市120千米,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城南5千米处,介于东经109°57'~110°10'、北纬34°25'~34°36'之间,东临潼关、西至华县、南连秦岭主脉、北临渭河平原,总面积约148.4平方千米,其中东西长20千米、南北宽7.5千米,有着“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扼守着西北出入中原的门户。

地形地貌

形成

据科学考证,约在30亿年前,华山地区本是一片汪洋大海,后距今约25亿年前,在地壳的不断运动中,海底震荡、岩浆喷发,形成了厚达5000米左右的火山沉积岩层。直到距今约3亿年前,这里的陆地不断增长,海域不断缩小,在强烈的地壳运动挤压下,断裂构造运动使地壳不断不升;到了白垩时期(距今约2.2亿-0.6亿前),华山岩体开始抬升,华山北麓大断裂开始相对下陷,又经过漫长的地壳运动以及河流切蚀、风雨冲刷等自然作用,在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前,形成了华山今貌。

简述

华山是中华地理的自然标识,地处秦、晋、豫黄河三角洲交汇处,是一座断层山,因地层发生断裂而形成,整个山脉处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碰撞、挤压的交接地带,属于秦岭造山带,由东峰(朝阳峰)、西峰(莲花峰)、南峰(落雁峰)、北峰(云台峰)、中峰(玉女峰)以及环围四周的七十多座峰岭和三条峡谷组成,地形分为平原区和山岳区,最高峰位于黄甫峪、仙峪和华山峪之间,海拔为2160.3米,高度约与秦岭东段主脊相当,山峰四周均为深切峡谷环绕,道路迁回在山脊之上。另外,华山也是由一整块巨大花岗岩构成,在纵横河流的切割活动以及长年累月的风化剥蚀中形成了四壁陡立奇险的(高山)断壁悬崖花岗岩地貌景观,其顶部是粗粒(粒径5毫米)斑状花岗岩、中部是中粒(粒径2~5毫米)花岗河长岩及片麻状花岗岩,地貌类型可分为剥蚀断块中山、山前洪积扇裙、黄土台塬和渭河冲积平原。

剥蚀断块中山地貌

华山剥蚀断块中山地貌北以山前深大断裂为界,南至秦岭主脊、西起瓮峪左岸分水岭、东至杜峪和黄甫峪上游的右岸分水岭,地势南高北低,秦岭山脉呈东西延展,区内发育着垂直于山脉走向的河流,较大河流有瓮峪、仙华山峪和黄市峪等。塑造地貌外营力有流水、块体运动和风化作用等,尤以流水作用最强,河流从发源地向下游随流量和流速的加大,流水的垂直下切、溯源侵蚀与搬运能力不断增大,华山因处于降水高值区,故各条河流下游侵蚀能力很强,形成了窄深的峡谷地貌。其沿山前断层崖受垂向沟谷的侵蚀,形成了许多断层三角面,而花岗岩和深变质岩受流水的下切作用,由秦岭主脊到山前断层崖,大部分山峰都在1000米以上。

山前洪积扇裙地貌

华山由于山前高耸的断层崖,其北侧地形每遇洪水时,流水携带着大量泥沙、砾石通过山地峡谷之后不受地形的约束,水流分散、流速减缓、搬运能力减弱,因此挟带的物质大量堆积,各条河流峪口都形成了扇形堆积体,这些大小洪积扇相连便形成了山前洪积扇裙,宽约2~3千米。其堆积的物质从山口向外,愈接近山口堆积物粒径愈粗大、距山口越远,沉积物逐渐变细,每当枯水季节流水经过扇形地顶部粗颖粒堆积区,因孔除大,水流发生渗漏潜人地下,形成暗河(或称断流河),在扇前溢出带以泉水形式出露,又成为明流。又因堆积物的数量从山口向外不断递减,故地形具有显著纵向坡度变化,顶部坡度为4~8°、中部为3~5°、前缘小于3°,往往由于洪流堆积物淤堵,河流经常改道。

黄土台塬

华山景区山前沉陷区没有黄土台塬地貌,仅在旅游区东端观北乡东侧有局部黄土台塬,属于孟塬西部边缘部分,其底部是早更新世的三门组,上覆黄七层,厚约80~120米,具有地面平坦、沟谷深切、谷坡稳定性差、块体运动活跃的特征。

渭河冲积平原

华山渭河冲积平原是山前凹陷地带是由渭河的河没滩、第一、二级阶地构成,其南与山前洪积扇堆积物质大牙交错相接。其中,第一级阶地冲积物质时代是全新世早期,以砂质粘土、粉砂和硕石为主,阶地前缘自然堤发育,堤背向南倾斜,形成了南高北仰、中间洼的“二华夹槽”,长40千米、宽2~3千米。而第二级阶地堆积物质时代是晚更新世,由冲积黄土、黄土状砂质粘土和砂砾石组成,阶地沉积物都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

气候与水文

气候

华山由于远离海洋,大陆度为53°7′,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具有山下温度高于山上温度、南坡温度高于北坡温度的特征,整体上下、南北之间气温差异冬季较大、夏季较小,东、西向气温差异则不明显,但随着海拔的增高,华山地区的月、年平均气温均逐渐降低,其北侧山脚的华阴站年平均气温为13.6℃、华山南侧半山腰处的洛南站年平均气温为11.0℃、而山顶处的华山站年平均气温则为5.9℃,其中山顶最热月7月的平均温度为17.4℃,多年来极端最高气温记录为27.7℃;山脚下的华阴县6、7、8、9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均在38℃以上,最高可达41.2℃。而华山不同高度处、南北坡之间的日照条件差别显著,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5%,日照主要集中于5~8月,尤以夏至前后最多,为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时间,峰顶及南、北坡月日照均在200小时以上,到冬季2月平均日照最少,峰顶月均为170.9小时、北侧华阴为139.8小时、而南坡的洛南则仅128.5小时。此外,华山云量特征为夏季多于冬季、南坡多于北坡,峰顶年平均总云量为60%。又由于秦岭南坡夏季面迎偏南暖湿气流,暖湿气流沿坡而爬升,故华山降水分布南坡多于北坡、山上多于山下,其中北麓(华阴站)降水量为600毫米、南麓(洛南)为725毫米、顶峰(华山站)为925毫米,峰顶及南坡高海拔处为降雨最高值区,年降雨日为127.4天,最大降雨日可达176天,最大降雨为120.1毫米,最多月是每年9月。其顶峰的空气相对湿度虽较山北华阴及山南洛南为低,地区年平均水汽压值7.1毫巴,其中6~9月为10~15毫巴左右,是全年最湿润的季节,山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3%,以夏季7~9月为最大,空气相对湿度可达70%以上;冬季最干月(1月)平均相对湿度则为52%、夏季最湿月(8月)为76%。其风速、方向结构均随高度和地形而变化,以离地表30~50米一层的风速增势最快、250~300米开始风速变慢,空气紊流随高度减少,通常山谷风速2~4米每秒,为白昼上山风、夜间下山风,秋季山谷风持续时间较短,冬季环流几乎静止。

水文

华山水系简单,只有长涧、柳叶两条河流,皆属黄河水系一级支流渭河的支流,而华山正好处于二河流域中上游的部分山区及坡麓地带,又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v”字形沟谷发育,水系基本依山势高低自南向北注入渭河,因秦岭主脊偏居于北,秦岭北麓坡幅甚小,坡麓又有大断裂存在,河流流程均较短,河道长度多在50千米内,且纵坡陡,大都超过50‰。

柳叶河

柳叶河发源于秦岭北坡,上源有仙峪、瓮峪两条支流,二峪之水于南营村附近汇合而成柳叶河,向北注入渭水,河道全长30.6千米,流城面积134.9平方千米,河床平均比降58‰,多年平均径流量2887万立方米,平均流量1.19立方米每秒,调查最大洪峰流量为226立方米每秒。

长涧河

长涧河发源于秦岭北麓,由黄甫峪、华峪与杜峪汇流而成,流域面积共118.6平方千米,河道全长29.4千米,年平均径流量2390万立方米,河道上陡下缓,夹段为沙堤悬河,穿华阴市而过,往北流入渭河。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华山是野生动物栖息常居地,野生动物种类丰富,拥有脊椎动物204种,隶属于24目65科。其中,鸟类122种,隶属于14目36科,几乎占据陕西省鸟类种数一半的数量;兽类52种,隶属于5目17科;两栖爬行类21种、鱼类9种。此外,还有着昆虫1500余种,隶属于20余目。区域共有123种珍稀保护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豹、黑鹳、大鸨3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黑熊、水獭、大天鹅、中华虎凤蝶华山亚种、白冠长尾雉等20种;属陕西省重点保护动物有豹猫1种;属陕西省一般保护动物有毛冠鹿、艾虎、白鹭、豆雁、凤头百灵、云雀、中华鳖等99种;属国际濒危动植物贸易公约(CITES)中禁止贸易的一级动物有豹、黑熊、水獭、斑羚、戴羚等5种;属二级动物有林麝、豹猫、金猫、黑鹳、大鸨、灰鹆、纹腹小鸮、红角鸮、长耳鸮、乌龟等10种。还有着药用动物125种,其中属珍贵药材的有蟾酥、麝香、燕窝泥、五灵脂等。

植物

华山植被覆盖率已达到了87%,植被类型可分为5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10个植被亚型、13个群系组、29个群系、40多个群丛等,包括地衣、真菌、苔藓、类和种子植物共1200余种,仅维管植物就有146科、631属、1083种。其中,蕨类59种、裸子植物16种、被子植物1008种。另外,华山还有着中国特有属植物14属,包括特有种植物华山脐鳞、华山新麦草、华山马鞍树、华山风毛菊、华山石头花、华山假优水龙骨6种。而华山药用植物(包括真菌)也有着多达700余种,隶属于116科,约占华山植物总数的60%左右,其中以华山为名的中药材有华山茯苓、华山黄精、华山莒蒲、华山辛、华山山药、华山灵芝、华山参等。

景区布局

方位

华山可分为华麓、华山峪、华山主峰、黄甫峪、瓮峪和仙峪六个景区。其中,华麓景区指的是华山山麓地带,为进入华山的必经之地,被誉为华山的门户景区和名山前哨,由仙峪入口区、华峪入口区、黄甫峪入口区及瓮峪入口区四部分组成,人文景观包括道观类(玉泉院、十二洞、仙姑观等)、遗迹类(魏长城烽火台、枯柏、云台观井柏等)、名人宅邸及园林类(杨仆射山斋、郑训庄、清白别墅等),自然景观包括三峪峪口、峪滩、晋柏、巨石、竹林、果林;华山峪景区指的是华山峪自峪口至青柯坪二十里周围,为华山风景区的中心峪谷区域;而华山主峰景区是华山的核心景区,包括“华山一条路”和东南西北中五大主峰;黄甫峪景区为华山主要景区之一,在华山峪的东边,有黄龙潭、菠萝岩、月儿崖、巨灵峰、秦王龛、天耳崖、李白醒酒潭等十几处自然景观;瓮峪景区则指的是一条较大的峪道,其人文景观多为庙宇,有龙王庙、土地庙、瓦官庙等,景点包括卧龙岭、龙泉、谷雨泉、走车崖、七圣龛、佛岔沟等;最后的仙峪景区位于华山峪以西,与华山峪仅一岭之隔,其景观自峪口起有华山白羊峰、羊公石室、石羊城、猫头石、龟蛇、锁车箱等。

重要景点

综述

华山因以“雄险”而著称,向有“华山天下雄”的说法,号称“自古华山一条路”,其著名景区有着多达210余处,包括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yào)翻身以及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

长空栈道

长空栈道位于华山南峰东侧山腰,是华山派第一代宗师元代高道贺志真为远离尘世静修成仙,在万仞绝壁上镶嵌石钉搭木椽而筑,栈道上下皆是悬崖绝壁,只有铁索横悬,此路由条石搭成尺许路面,下由石柱固定,游人至此,只能面壁贴腹,屏气挪步,因此也被誉为“华山第一天险”。

鹞子翻身

鹞子翻身为“华山第二天险”,它位于华山东峰,是一处悬崖峭壁,是通往下棋亭的必经之道,因其陡峭的形状像鹞子的翅膀而得名,游人至此须面壁挽索,以脚尖探寻石窝交替而下。

老君犁沟

老君犁沟原名为“老君离垢”,为道教语“离开尘垢到达仙境的意思”,是“华山第三道险关”,指的是陡峭石壁之间一条深不可测的沟状险道,共有石阶570多阶。传说道教祖师李耳曾到此处,因“离垢”同“犁沟”同音,加之此地又似犁沟,所以人们便认为这里是“老君犁沟”。也有说太上老君来到此处时见无路可通,就牵来青牛一夜间犁成这条山沟。后人们在聚仙台开石凿洞,命名“犹龙洞”,以此来供奉老君,今在西侧的崖上仍有石沟赫然若犁槽。

千尺幢

千尺幢位于回心石之上,是一条峭壁之上的大裂缝,陷在两旁的巨石之间,其山幢壁直立、坡度极陡,仅容二人上下穿行,从上至下共有370多个台阶,每级台阶的宽度约为三分之一的脚掌宽,坡度为70°,两边铁链垂直下垂,到石级顶端有着仅容一人的石洞,当人们爬上最后一个石级时,便从洞中钻出,故此洞名为“天井”,倘若把“井口”盖住,通往华山的道路便被堵塞,因此人们称之为“太华咽喉”,千尺幢也成为了“华山第一险境”。

百尺峡

“百尺峡”也叫“百丈崖”,过了千尺幢向北折即可到达,是登华山的第二个险境,这里山体峭陡壁立,犹如斧子直辟而开,几近垂直90度,通道是一处岩隙险道,仅46米,有石阶91级,由明末清初开始开凿,民国时几经加固,解放后又多次修整,游人通行时须挽铁索而上。

西岳庙

西岳庙是历代帝王祭祀华山神少昊的场所,始建于公元前134年,距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历代都有扩建和修茸,直到清乾隆四十二年才完全仿照北京故宫的建筑格局修葺,因此被称为“陕西小故宫”。同时,西岳庙也是中国西北地区现存最大的明清风格皇家宫殿御苑式古建园林群落,其规模宏伟、布局严谨,内部拥有众多碑刻,还是为五岳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庙宇,有着“五岳第一庙”之美称。西岳庙建筑形式为外城内廓、中轴对称,其规格仅次于皇宫坛庙的二级祭祀建筑,保存有金城门、棂星门、石牌楼、灏灵殿、碑楼、御书房、望河楼等景观。

金锁关

金锁关又名“通天门”,是一座建在三峰口的城楼般石拱门,为通往中、东、南、西四峰的咽喉要道,北接五云峰、南控华山主峰、东西两侧壑深千丈,关前仅有一米宽的台阶石径,原门楼建筑为明末道士胡真海所造,后来被毁,现门为一九八五所重建。在杜甫《望岳》诗中有“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括通天有一门”的名句,又因过了通天门,就能看见主峰,故有了“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之说。

苍龙岭

苍龙岭是指救苦台南、五云峰下的一条刃形山脊,属华山著名险道之一,其西临青柯坪深涧、东临飞鱼岭峡谷,长约百余米,宽不足三尺,中间突出,因苍黑色的外部和似悬龙般的地势而得名。韩愈曾在此大哭投书求助,而该处也因此留下了“韩退之投书处”的文化遗产。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朝廷对华山神祭祀次数增多,整修华山道路有了大的举动,苍龙岭有了250级石阶,因此民间有着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开凿苍龙岭的故事。

五峰

北峰

北峰为华山主峰之一,海拔1614.7米,是华山五峰最低的一座,因位置居北而得名,又因三面都是悬崖,形似云台,故名“云台峰”。此峰北依白云峰、东临梁张山、上通东西南三峰、下接沟嶂峡危道,峰头由几组巨石拼接、峰腰树木葱郁,有着景观真武殿、长春石室、仙油、神土崖、倚云亭、老君挂型处、铁牛台、白云仙境石牌坊等,各景点均有许多神话传说,主要建筑为真武宫,曾有解放军创造了“智取华山"的奇迹,并在真武宫前北峰垭口建有“智取华山"纪念亭。

西峰

西峰为华山主峰之一,海拔2082.9米,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有片石、状如莲瓣,古人常以莲花喻华山,得名“莲花峰”“芙蓉峰”。其峰上岩壁石刻遍布,峰南有山脊与南峰沟通,脊长300余米、宽约1米,形似龙缩,名“屈岭”,亦称“小苍龙岭”,为华山著名险道之一;峰北绝顶为西石楼峰,神话传为主管华山的天神白帝建钟鼓之处。此峰拥有着巨灵足、翠云宫、莲花洞、斧石、舍身星等景观,并伴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其中以“劈山救母”故事流传最广。

南峰

南峰是华山最高峰,海拔2160.5米,古人称之为“华山元首”,由一峰二顶组成,东称松桧峰、西称落雁峰,其中松桧峰低于落雁峰但面积广于落雁峰,王弘称其为“南峰之主”,因《峰麓名胜》中描述“上尽青松桧柏,常有异云覆之”,故得其名松桧峰,主要建筑物为“白帝祠”,又名“金天宫”,祠中供奉着华山之神——白帝少吴;而落雁峰因归雁常憩于此得名,主要景观有仰天池、黑龙潭、迎客松(拜公松),在西南还有安育真人等。

东峰

东峰是华山主峰之一,海拔2090.9米,因位置居东得名。其峰顶有朝阳台,视野开阔,是观日出最佳处,故又名“朝阳峰”。峰之西有玉女峰、侧东有石楼蜂、偏南有博台,峰头有巨桧、乔松,游人自松下穿行,树木犹如伞盖遮行,共拥有景观十余处,其中位于石楼峰侧的仙掌崖远望宛若巨大的手掌,传说这是远古洪荒时代黄河河神巨灵为了排除大山阻挡,引河东流,手荡脚踏、擘击山峰时留下的手印,也因此被列为“关中八景之第一景”。

中峰

中峰居东、西、南三峰中央,因此得名中峰,海拔2042.5米,在旧时是东峰的附属峰,属东峰之一部分,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与情郎萧史吹笙品箫、声如风鸣,乘龙跨风于此修炼成仙,故此峰又名“玉女峰”。峰上景观多与吹箫引风的故事有关,如品箫台、玉女洗头盆、玉女石马醯泉石龟蹑、引风亭、无根树、舍身树等,其峰头呈石龟形状,玉女祠修建于龟背上,原供有玉女石像一尊。

时令景观

苍龙行云

苍龙岭为由北峰通向南部诸峰的一条刃形山脊,海拔1700米,两侧万丈深壑、壁削立如墙,若逢夏秋阴云天气,云雾笼罩峰崖沟壑,便只有一条黑色山脊蛇蜒面上忽隐忽现,宛若龙行云间,若是此刻人行其上,就像行走在龙背上一样,加之流云飞动,显得更是神秘至极。

莲峰雾凇

雾淞俗名树挂,本为空气中饱和的水汽在气温降到0℃以下与空中细枝、针叶等线状物体接触所形成的白绒状飞霜,因华山海拔高、夜温差较大,峰头又多为苍松翠柏,起雾现象普遍,故在深秋时期,华山峰头一旦夜晚潮湿后,在翌日早晨松针上便会挂满白茸茸的冰花,岩石、枯草也会披上了一层白纱,整个华山犹如冰雕玉琢,此为“莲峰雾凇”。

中方仙桥

在华山王猛台上,三消殿南绝壑,本为华岳八景之一,剧李榕《华岳志》记载,若逢合适天气,放眼望去,中方峰壑间有桥梁若影若现,有时还可见到桥上人影绰绰仿若仙子。而据道徒讲,桥本非实体,而是大气在一定条件下的产物,只有有缘者偶尔一见,犹如落菜仙岛之海市楼,故称之为“仙人桥”。

莲台佛像

莲台佛像为华山十谜之一,属于光学现象,多出现在华山南峰,有时在一片轻雾上方突然出现一团彩虹般的光晕,光正中有一阴影恰如佛身,或坐或立,惟妙惟肖,曾在明时由湖广巡抚魏光绪游华山时于南峰见过这种现象,并记载到了《华游记》中。

雨雾弧光

此奇观常在夏秋时阴雨天清晨出现,在五云峰、苍龙岭上端观赏为最佳位置,出现时日月崖周围乱云飞渡,几缕弧光自日月畔迅速划过,其亮度仿若电焊之光格外刺目,使雨幕中模糊不清的日月岩每一条石纹都清晰可辨,游人曾推测其为雷鸣前的闪电,但强光过后并不闻雷声,也有传说白帝在日月崖下的金天洞中见因阴雨天昏地暗,岭陡路滑,令日月放光为游人照明,故此奇观亦被列为华山十谜之一,日月崖“双扶灵”“弧光”题刻即由此起。

云崖神灯

在华山夜宿的游客中,常见峰巅崖畔有如灯烛般光团,或三或五游移不定,是为“华山神灯”。此奇观于史籍多有记载,据《雍胜略》记述,华山白羊峰每至三元八节,即有神灯或三或五现于崖端。今常住华山的道徒们以及黄甫峪、仙峪深处的村民亦多见此奇观,传闻见神灯者必福寿双至。

地球阴影

地球阴影为华山西峰的幻象奇观,每当夏至前后华山西峰顶晚霞消失时,西方地平线上就会出现一个半圆形淡淡灰蓝色光环,这个光环随着时间渐次上升,随之蓝色变深,最后形成巨大圆形,为此法国天文学家认证为"地球阴影",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位于20~30千米高空大气中的臭氧,而蓝黑色环带则是黄色和红色辐射为臭氧所强烈吸收而使强度减弱造成。

文化活动

华山庙会

华山庙会是一种长期传承在华山景区的宗教民俗活动,它融合了宗教、民俗、观光和商贸为一体,具有多元性的综合社会功能,自秦始皇始祭封华山以来,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清乾隆等历代帝王均对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的祭祀活动,除了官方祭祀,民间的祭祀活动也悄然兴起,至明清以后就上升为华山祭祀活动的主体。旧时,在每年的3月1日男女香客会共赴华山神祠,供香座前油瓮,添油还愿,到3月15日为登山之期,也是庙会起始之日,四方香客结伴而到,同时商贾云集,自山下云台观上至山项松桧峰,登山者往来不绝。现每年的华山庙会,除仍有部分香客外,大部分为登山揽胜的游客,庙会的活动包括国际登山节、中国象棋比赛和书画、摄影展览等,还有民间社火、秦腔演唱、素鼓表演等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同时外地文艺演出团体、马戏、杂耍艺人都会赶来助兴表演,已发展成为了颇有影响的综合性旅游文化庙会。

华山论技

2024年4月20日,渭南首届“华山论技”非遗进景区品牌活动在华山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在华山北峰登高献艺,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来自沈阳、开封等地的北派韩家门幻术、王家班汴梁百戏、李氏戏法和渭南市华山戏法、华山精武门同台竞技,使华山更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形成了新的旅游热点。

其他看点

华山石刻

华山是中国名山中石刻最多的山之一,被称之为‘空中书法艺术走廊”。

碑刻

华山早在唐尧虞舜时代就已成为巡狩望祭的对象,而祀神庙宇的兴建最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出现,以后历代均有修缮整饰,或由朝廷拨专款、重臣主事;或由地方集资、各界襄工,每讫工之时便立丰碑,以记其事。另外,华山因属道教胜地,历代修建亦甚频繁,朝拜进香、人山修炼、登高览胜的人士众多,由此记事、记游、述怀感叹性质的碑碣刻石也很丰富,仅以碑记、赞颂、志铭而论就有200个,其中唐代及其以前的有30余个,其中著名的有东汉延憙八年(公元165)郭香察书写的《西岳华山庙碑》、北周天和二年(公元567年)万纽于谨即唐瑞撰文赵文湖书写被称为《华岳颂》的《西岳华山神庙之碑》和唐幺宗御撰御书残毁仅存数字的《西岳华山碑铭》等。

摩崖

华山是诗人墨客吟咏题词的理想场所,因此历代文人学士都在这里留下了内容丰富、风格各异的摩崖石刻,自山麓至峰顶,各个宫观庙院、道旁崖壁的摩崖石刻星罗棋布,这些石刻正、行、草、隶、篆各种书体并存兼备,其中有不少是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的稀有文物。在形式上,华山摩崖石刻以题名、题榜为最多,诗文、对联较少,其内容大体可分为倾吐爱国之情,歌咏华山的奇险雄伟峻秀、标示地名景观、知名人士纪游性和纪念性题刻、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录和感怀、反映道家思想、鼓励登山者和提醒游览者注意安全、记事性、思想品德教育方面8类,现存摩崖石刻共10则,多为元、明、清和民国时期制作,道光本《华岳志》录华山摩崖仅59则,据普查资料的不完全统计约570多则,主要分布在大、小上方口,回心石和千尺幢上、下端,犁沟门至苍龙岭、中峰,松桧峰、南天门、仰天池旁、西峰等名胜景点及登山道旁,尤以松桧峰、仰天池旁、西峰等处最多、最集中,现存石刻640余则,有年可考约300则,自战国时期秦昭王令工匠施钩梯登华山起,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华山古迹

古遗址

华山从远古时候起就已有现民分布于此,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在这里密集分布,夏商以来人类的各种活动也在这里留下了不少的文物胜迹。在华山北麓一带长27×宽8公里的平原地区,有一系列文化遗存,有的遗存从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仰韶文化时期,继而进人龙山文化时期,再进入周、秦、汉时期,前后贯通、一脉相承。其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包括横阵遗址、西关村遗址、龙窝村遗址、屈家城遗址、丁家城遗址等;周秦汉唐文化遗址包括告平城遗址、阴晋城遗址、宁秦城遗址、战国长城遗址等。

古建筑

以祭祀华岳神灵的西岳庙古建筑群为首,在华山山麓一带、登山道旁及其峰巅之上,有着许多宫观寺院建筑,均是华山古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玉泉院、公观寺院、牌坊。

玉泉院

玉泉院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位于陕西华阴市玉泉路最南端,是华山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游客从华山峪游览华山的必经之地,始建于宋仁宗皇佑年间(公元1049~1051年),是道土贾得升为师傅陈抟所建,后几经破坏、几经修缮,到了明清才有这个规模,名希夷祠,因宋太祖赐陈抟号“希夷先生”得名,后改名“玉泉院”。

开发与保护

开发

华山自开发以来,历代都有修葺,小规模整修多由道教自发进行,资金来源靠香火收入,大的建设工程则由政府投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西省几任领导多次视察华山,成立了专门的华山规划领导机构,制定了华山建设规划方案,并拨款对华山道路、庙宇等进行整修。于1978年10月,陕西省委书记李尔重登华山,书写了“南天门”匾额,起草了《华山情况汇报》,自此华山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

后华山景区以“打造大华山旅游目的地”为发展理念,顺应时代新要求,先后投资数千万元,加快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到2016年,已实现景区内免费WiFi全覆盖,游客只需用手机扫描景区二维码,便可接入景区的免费WiFi网络,智慧化管理和“互联网+旅游”的宣传新模式逐渐步入常态化,成为了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截至2021年,华山景区经多方调研,启动了景区数字化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了“数字华山”项目一期工程,该项目包含视频监控系统、语音广播指挥系统、森林防火红外监控系统、数据中心、指挥中心和电子票务系统,初步实现了从“数字华山”到“智慧华山”的跨越,已建成“智慧华山”管理系统包括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其中一个中心即综合指挥调度中心,三个平台即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游客信息服务平台和旅游营销平台。

保护

华山景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先后荣获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中国最佳旅游景区、中国十大生态旅游景区、全国AAAAA级景区网络媒体形象排名第一等荣誉,并成功创建了“华山国家地质公园”,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了中国知名景区和陕西旅游龙头。

9ffba2f71cfed23227d2cd204f6b3b22fca2f1f81839a-TJlIuE_fw1200.webp.png

相关文化

道教文化

华山是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之一,在道教史上“华山派”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共有72个半悬空洞,20余座道观,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其西玄洞为“第四洞天”,被称为“太极总仙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崇奉的西岳华山君神居住地。此外,相传华山是“老子”的修炼之处,今华山南峰的炼丹炉乃太上老君的炼丹之地,绝顶的仰天池是太上老君炼丹汲水的地方。据说当太上老君骑青牛经过华山时,见开山凿路的道徒及工匠们万般辛苦便动了恻隐之心,他解下随身佩带的如意变成犁铧,驾牛扶犁开出一条道路,这一段路也因此而名为“老君犁沟”,在沟左顶端还有着“老君挂犁处”题刻,曾挂有铁犁一炳、沟右顶端有卧牛台,旧时铸有铁牛一头。

武侠文化

华山派是武林中的名门正派,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代,那时华山附近就有诸多剑侠故事流传,绝学有着剑法、拳法、刀法、阵法、身法以及内功。因华山派武功经过百年发展,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剑术体系,后又经华山派历代高手的千锤百炼,越发精妙,故华山派又被称为“华山剑派”。其华山派剑术剑意取自西岳华山奇、险二字,招式处处透着正合奇胜、险中求胜的意境,著名人物有着令狐冲、银鹤道人、柳玉茹、神机子等,在古龙小说《名剑风流》中,是黄池之会出席的十三大派之一,书中七十年前于黄池共有十四派联盟,武林从此太平许多;而在《楚留香传奇》的《大沙漠》中,曾指华山派与黄山世家互相仇杀,华山七剑最后被黄山遗孤石观音尽灭,华山派随即式微,到《蝙蝠传奇》中再次出现华山派,掌门为枯梅大师、另有高亚男、华真真等弟子。

民族文化

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历代专家学者考证,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故中华之“华”,源于华山,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

神话故事

公主修道隐蔽尘乱

旧时汉元帝刘奭的女儿南阳公主嫁王咸为妻,时逢外戚王莽执掌朝政大权,公主见国危势乱,劝王咸独善其身、远离尘嚣以避离乱之苦,王咸执意不肯,公主便独自离开宫廷,来到华山白云峰隐居修行,一年后修炼成真,便驾鹤乘云而去。当王咸吃尽苦头才想起公主的忠告,便来到华山寻找公主,在樵夫的指点下,于白云峰北岭头上找到公主绣花鞋,而鞋已化为石,于是人们就把公主遗鞋的地方叫驾鹤岭,把白云峰称为“公主峰”。

无根树

在华山中峰玉女祠南的龟石上有一座石砌洞龛,其顶虽无土无水,却生有一独松,游客寻觅其周遭均不见根生何处,故称之为“无根树”,并把它视作神物,为其焚香者颇众,以求获福。此树枯死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今仅存枯树,然其形态犹可赏析。

白龙潭、白龙瀑

在华山入方山峪内10米处悬崖有一处瀑布名为“白龙瀑”,流水积而成潭,名曰“白龙潭”,面积20平方米,潭侧崖上留有古代栈道石窝,当地人称为“石梯子”,沿石梯而上可见崖上有白色石纹宛若蜿蜒着的龙腾,崖侧有小庙一座,门额凿刻“白龙庙”三字。据蒲松龄《聊斋志异》附录记述,华山池中有小龙五百条,且有窃逃之事,此白龙远离华山主峰,相传为窃逃者之一。

劈山救母

相传汉代书生刘向上京赶考时,被华山神庙里的仙女岳三娘所吸引,于是在墙上抒写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岳三娘被他的真情打动化身为一民间女子向他道出了真情,二人不顾天条禁令结为夫妻,后被岳三娘哥哥二郎神知道,岳三娘宝莲灯被夺走,人也被压在华山下的黑云洞中,在此期间她生下了儿子“沉香”,并委托夜叉将他送往扬州父亲身边,当沉香8岁时得知母亲被压在华山下受苦便一心想救出母亲,于是便独自离家来到华山,路过此地的霹雳大仙得知情况后将他带回了住处并传授百般武艺,待到沉香16岁时便向师父辞行救母,得到了霹雳大仙赠与的一柄萱花开山神斧,但沉香不是二郎神的对手,于是来到二郎庙向二郎神苦苦哀求,谁知二郞不但不肯放出三娘,反而向沉香下手,两人打得难舍难分惊动了太白金星派了四位大仙参看究竟,竟对沉香生了怜悯之情,于是暗中帮助沉香对抗二郎神,二郎神只得落荒而逃,最终沉香得到宝莲灯举起萱花开山神斧劈开了华山,救出了母亲。2009年,《劈山救母》传说还被列入了第二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吹箫引凤

相传春秋前期,秦穆公有一个女儿名曰“弄玉”,她容貌好看、天资聪慧,但性格孤僻只喜欢吹“碧玉笙”,因其吹出的曲子宛如凤凰鸣叫,秦穆公还特意在后宫筑了一座"凤楼”让她居住,一天夜里弄玉像往常一样吹奏曲子,竟听到一阵袅袅曲音和着笙声,为了弄清情况她特意吹奏了一曲“凤求凰”,然后步回楼阁进入了梦乡,朦胧中她见到一少年男子在凤楼前手持紫玉箫吹奏曲子,曲毕得知曲名为“华山神游曲”,而那男子居于华山明星崖,因有夙缘才应曲而来,第二天弄玉将此时告诉了秦穆公,秦穆公遂派大臣孟明到华山寻访,并将弄玉梦中人“萧史”带了回来,其吹奏的曲子百鸟和鸣、经久不散,秦穆公当众就把公主许给了箫史,此后二人深居凤楼、相敬如宾,而箫史自到凤楼不食粟粒,只饮酒数杯,公主也跟之习导气之法,渐渐不食,一天晚上他们决定同去华山,往后秦穆公曾派人寻找却始终不见人影,得知他们已飞升仙界,便让人在明星崖下建祠纪念,从此人们把中峰叫做"玉女峰”,又在引凤亭上修建了“引风亭”。

一马定华山

在华山有座供奉西岳大帝的古庙,古庙不远处有一个仙洞,称之为“希夷洞”,洞中住着一位修道的仙翁,名叫陈抟,道号“希夷先生”,人们称为“陈抟老祖”。相传有一天,一位小道堇奉陈抟老祖之命来到山下,见一红脸大汉昏迷不醒故用丹药救醒后引他来见老祖,而这红脸大汉正是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与道童来到希夷洞前时,见一座白石台摆靠柏树旁,陈抟老祖与一位道人对面而坐,正用三十二个白玉石棋子论输赢,由于赵匡胤棋技曾压倒汴梁城,此时他也静悄悄立于黑棋身后观看,当黑棋几次误入白棋陷阱时赵匡胤都出声拦住了他,但执黑棋者陈抟却说下棋不应多语,并邀赵匡胤下棋3局定论,经过一番讨价决定每盘彩银五十两,白棋老者于旁监局作证,由于开局失利赵匡胤扬言第二局赌一百两,却一再输掉,为了翻本他将前两局一百五十两合并为三百两作为赌注,最后还是输给了陈抟,因实在拿不出钱财故将华山定价银三百卖与陈姓之业,永无租税,并在峻峭岩石上镌刻为证。到了真宗时期,皇帝多次遣中使宣召欲降以爵禄,陈技称疾不应,并引中使观看了太祖匡胤的卖山契约,皇帝只好依此再也没有惊扰他,一马定华山的故事则流传了下来。

影视作品

《智取华山》是由郭维导演,郭允泰、李金榜、田丹等人主演的一部战争电影,此片于1953年在中国大陆公映,是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大西北的战役中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解放军侦察小分队机智、勇敢地攻取华山的故事。

相关画作

以华山为主题的图画,隋唐以前的文献无考,从隋唐五代时期的何长寿、张南本、张素卿、李升;北宋的范宽、许道宁、李隐、李公麟等描绘山水,开宗立派、规矩家法,竞相献艺于华山,遂使西岳进入山水画坛。元、明时期,商琦、徐资深、俞允文、王履、张字、蓝瑛、王雨公、蓝深、单书樵、齐白石、张大千、石磊园、傅抱石、石鲁、何海霞、马良、苗重安等画师写貌传神、各有千秋,遂使华山丹青散布市井、名扬域外。

何长寿《五岳真宫像》

《五岳真宫像》是现所知的最早关于西岳华山的图画,由隋末唐初画家何长寿所作,藏于北宋末年宫廷,记载于《宜和画》卷。

何海霞《华山苍龙岭》

何海霞主要以中国传统画法来塑造华山,最初画华山时用水墨,画淡色小景局部,后用大青绿金碧山水来表现华山的精神气质,强化轮廓、结构,开辟了一条中国山水画新路径,其笔下的华山波澜壮阔,充满了生命的灵动,使人不仅能感觉到画家个性的张扬,更可以领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起的力量。

相关散文

《古文苑》

作者:西汉 刘向

余少时为郎,从孝成帝出祠甘泉、河东,见郊先置华阴集灵宫,宫在华山下,武帝所造,欲以怀集仙者王乔、赤松子,故名殿为存仙。端门南向山,署日“望仙门”,窃有乐高妙之志,即书壁为小赋,以颂美曰。

相关诗歌

《华山歌》

作者:刘禹锡

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

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

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

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

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

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华山》

作者:朱德

华山直挺黄河边,雄视东方函谷关。

西接昆仑连一脉,千峰万壑护中原。

《咏华山》

作者:寇準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重要事件

重大事件

华山抢险

在1983年5月1日,由于天险华山道上出现了超过平时几倍的游客,发生了严重堵塞,一些游客被挤从百米左右的高处直直跌落下来,在这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以第四军医大学学员为主的一群青年学生和工人奋不顾身地参加抢救,使得十几名轻重伤员全部脱离了危险。后于1984年2月29日,授予了华山抢险英雄集体“全国新长征突击队”称号、授予了华山抢险中表现突出的徐军等11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华山“4-8”事故

2001年4月8日上午10时40分左右,在陕西省华阴市玉泉院南门通往华山主景区的陇海铁路人行涵洞内,因人员拥挤、踩踏挤压发生特大伤亡事故,造成17人死亡。

华山云梯隐患

在2023年7月12日,华山景区一名女游客在攀爬华山云梯时意外踩空坠落,所幸被后面男子接住并无大碍,对此华山景区工作人员表示云梯没办法做安全防护,自景区开放一直是这样,如果觉得危险可以选择绕路,景区领导正在开会研究如何避免发生,后续或将关闭云梯。

价值意义

研究价值

华山独特的地貌以及壮丽景观,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地学研究价值和科普价值。其特殊的地质构造条件和形成过程,对国际地质学界研究东亚乃至全球大陆动力学、地幔动力学及后造山期所产生的黄土高原等地质变化具有重要价值,又因其地质遗迹资源保存完整,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典型性、稀有性。

29de3896561df60c852fa813bfbea2064a5b2e2437011-g2XVJi.jpg

人文历史价值

华山见证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时代的五行文化、五岳文化和大一统文化,是融自然、人文为一体的恢弘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江山社稷的象征,已成为了中国国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其政治价值、文化价值被世界高度认可和接受。

旅游信息

运营时间

华山景区于2022年2月1日起恢复开放,其中景区东、西线乘索上行入园时间为8:00-16:00,当日18:00索道停止运营;华山门(徒步登山)入园时间为8:00-15:00;西岳庙景区入园时间为8:00-17:00;仙峪景区暂不开放。

2024年9月1日起,华山风景名胜区门票有效期由1天(24小时)调整为2天(48小时)。游客可在有效期内游览华山主景区、玉泉院景区、仙峪景区以及西岳庙景区各一次。有效期由首次入园第一个景区的时间算起。

具体细则如下:1.华山主景区由于景区客流量大,为保障游客入园秩序及游览安全,景区实行分时预约。旺季(3月1日-11月30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游客需按照预约时段和线路进入华山主景区游览。淡季(12月1日-次年2月底,元旦及春节除外)期间,游客可随买随进,按照预约日期进入华山主景区游览。2.玉泉院景区、仙峪景区以及西岳庙景区不受预约时间限制,可在有效期内任意时间游览。

交通方式

飞机

旅客可乘坐飞机达到西安咸阳国级机场,此机场距华山景区138千米,自驾车走高速公路约1.5个小时车程可到达。

高铁/动车

旅客可乘坐高铁到达华山北站,此站每日有26趟高铁和10趟动车停靠,出站口有直达景区游客中心的1路、2路城市免费大巴,还可乘坐出租车。

火车

每日有过路列车至“华山站”,下车后坐车至华山旅游景区,一般出租车20~30元之间,公交、小巴3元。

大巴

1.每日正午12点前,西安火车站炼冶广场有专线旅游车可直达华山,淡季时一日三趟,旺季时一日五趟,票价每人28元。

2.西安城东汽车站每日6:00-19:00皆有汽车可到达华山,通车每15分钟一趟,票价每人30元。

自驾

旅客驾车到达华阴市后,在华阴宝莲灯雕塑处右转,驾车直行三分钟即可到华山山门。

阅读量:93 更新时间:2024-12-10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基本信息
  3. 命名
  4. 历史沿革
  5. 地理环境
  6. 景区布局
  7. 重要景点
  8. 时令景观
  9. 文化活动
  10. 其他看点
  11. 开发与保护
  12. 相关文化
  13. 重要事件
  14. 价值意义
  15. 旅游信息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