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五粮液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五粮液,四川省宜宾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中文名
    五粮液
  • 产地名称
    四川省宜宾市
  • 品质特点
    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称
  • 地理标志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中欧地理标志产品
  •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2年第97号
  • 批准时间
    2012年07月10日
  • 中欧地理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
  • 中欧地理
    2021年03月01日

基本信息

五粮液酒是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精细谷物为原料,以古法工艺配方酿造而成,是世界上率先采用五种粮食进行酿造的烈性酒。其多粮固态酿造历史传承逾千年,自盛唐时期的“重碧酒”即开始采用多粮酿造。

五粮液酒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与著名民族品牌,多次荣获“国家名酒”称号,并首批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

2020年,五粮液市值突破万亿。五粮液品牌价值逐年攀升,名列“Brand Finance2022全球品牌价值500强”、2022年“全球最具价值烈酒品牌50强”、202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2012年07月1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五粮液”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五粮液酒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谷物为原料,以“包包曲”为糖化发酵剂,以陈年老窖池为发酵设备,依托独有的“跑窖法”工艺,通过泥窖发酵、分层起糟、看糟配料、量质摘酒、按质并坛”传统工艺特色等一百多道工序酿造而成,以“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称”的独特风格闻名于世。

产地环境

总部位于有四千多年酿酒史的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一、长江首城、中国酒都宜宾,自然环境优越,三江生态得天独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霜雪稀少,雨水充沛,年平均温度在17.9℃左右,生物丰富多样,特别适宜酿酒微生物的繁衍生息,被联合国教科文及粮农组织誉为“在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

发展历程

2023年12月18日,在五粮液厂商共建共享大会上,董事长曾从钦表示,2024年五粮液将全力推动渠道利润提升,将择机适度调整八代五粮液的出厂价,同时适当缩减投放量。据了解,近期五粮液与经销商签订的来年合同计划内减量20%。

0b55b319ebc4b745cc53e088c3fc1e178b82156c.webp.png

2024年1月30日,e公司记者获悉,五粮液决定从2月5日零点开始,将核心产品第八代五粮液出厂价上调50元每瓶(调升到1019元)。

2024年10月8日,五粮液成交额超200亿元,现涨1%。

2025年1月,传出暂停供停货的消息后,第八代五粮液市场报价应声回涨。1月10日上午,多家酒价平台披露了最新酒价,酒价参考、酒价动态平台均显示第八代五粮液报价上涨5元。

历史渊源

五粮液酒是公司主导产品,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精细谷物为原料,以古法工艺配方酿造而成,是世界上率先采用五种粮食进行酿造的烈性酒。其多粮固态酿造历史传承逾千年,自盛唐时期的“重碧酒”即开始采用多粮酿造,公元765年,大诗人杜甫途经宜宾,当地最高行政长官杨使君在东楼设宴,以重碧酒款待,杜甫饮后赞叹不已,写下了《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座从歌伎密,乐任主人为。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楼高欲愁思,横笛未休吹。”公元782年,经唐德宗下诏,重碧酒正式成为官方专供酒(郡酿)。

北宋时期,宜宾大绅士姚君玉开设姚氏酒坊,在重碧酒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尝试,用大米、高粱、糯米、荞子和小米五种粮食加上当地的安乐泉水酿成了姚子雪曲。公元1098年,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时任涪州别驾,居戎州(今宜宾),与当地名士多有交游,把酒言欢,写下了《安乐泉颂》盛赞姚子雪曲:“姚子雪曲,杯色争玉。得汤郁郁,白云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老夫手风,须此神药。眼花作颂,颠倒淡墨”。

明初,陈氏家族创立“温德丰”酒坊,融合姚子雪曲酿制精要,将原五粮配方中的小米替换为当时新从海外引进的玉米,最终形成了更趋完美的“陈氏秘方”。

清末,邓子均继承“温德丰”酒坊后,将其改名为“利川永”;1909年,邓子均携酒参加当地名流宴会,晚清举人杨惠泉品尝后说:“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凡俗,姚子雪曲名字虽雅,但不足以反映韵味,既然此酒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何不更名为五粮液?”言毕,举座为之喝彩,邓子均欣然采纳,五粮液自此正式得名。

1952年,长发升、利川永、刘鼎兴、天锡福、张万和、全恒昌、听月楼、钟三和等8家宜宾最著名的古传老酒坊,组建成立联营社,1954年,邓子均献出陈氏秘方,并出任技术指导;1959年,更名为五粮液酒厂。

1963年,五粮液首次参加全国评酒大会,此次评酒会采用混合编组、密码编号,对所有参评白酒不分香型进行盲评,因会议规格之高、涵盖酒样之多、覆盖范围之广、评判标准之严远超以往,被广泛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全国性评酒会。

会上,专家高度赞赏五粮液酒“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称”,因与九百多年前黄庭坚对五粮液前身“姚子雪曲”的评价高度契合,而成酒业佳话。

最终五粮液在众多白酒品类中脱颖而出名列第一,被国家轻工业部授予“国家名酒”称号,与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茅台、西凤酒、汾酒、董酒一同被业界称为“老八大名酒”,并在其后连续三届的全国评酒会中以稳定如一的高品质蝉联国家名优白酒金质奖章。

1978年,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原所长华罗庚指导公司运用优选法和统筹法开展实验,在成功研制出低度五粮液后,欣然题诗纪念:“名酒五粮液,优选味更醇;节粮五百担,产量添五成。豪饮李太白,雅酌陶渊明;深恨生太早,只能享老春。”

1972年,白酒勾调鼻祖与创始人、五粮液酒厂总技师范玉平针对不同产品风格特点,以酒调酒,独创“缓冲、烘托、平衡”的“范氏勾调技术”,得到国家商业部、轻工部高度重视,被行业广泛借鉴、全面应用;1989年,公司与中科院共同研发计算机勾调专家系统,实现了计算机数据化与人工感官化的有机结合,大幅提升了勾调效率和产品质量,荣获国家商业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被业界誉为“勾调双绝”。

从上世纪60年代起的数十年间,历经五次大规模扩建,五粮液形成了气势恢宏的“十里酒城”。1995年,五粮液、长虹、一汽等企业因销售总额、利税总额两项指标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分别被国家统计局、第50届国际统计大会中国组委会、中国技术进步评价中心联合授予“中国酒业大王”、“中国彩电大王”、“中国汽车大王”称号;1998年,五粮液酒厂改制为五粮液集团公司和五粮液股份公司;同年,股份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20年,股份公司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发改委等八部委评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目前,集团公司拥有两家A股上市公司(000858五粮液和600793宜宾纸业),股份公司现有10万吨纯粮固态原酒年产能力和100万吨原酒储存能力。其中,最大的白酒酿造车间年产能力达4万吨,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生产情况

2016年,五粮液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703.08亿元,同比增长7.75%。

2017年,五粮液集团销售收入突破800亿元。

2018年,五粮液集团销售收入突破900亿元。

2019年,五粮液集团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

2020年,五粮液市值突破10000亿元,拥有10万吨纯粮固态原酒年产能力和100万吨原酒储存能力。

79f0f736afc37931548828afebc4b74542a91157.webp.png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四川省宜宾市江北五粮液工业园区、翠屏区鼓楼街、长春街、北街、东浩街、县府街、顺河街及南岸生产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五粮液酒

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以精选的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和水为原料,用传统的“包包曲”作为大曲,以具有600多年的和经600多年优质窖泥演化的窖池群及千年以上的传统生产工艺,在封窖泥封闭的窖池里,固态自然发酵、蒸馏,运用筛选组合而成的浓香型白酒。

二、五粮液酒包包曲

五粮液

以软质小麦为原料,在本地独特的生态环境中,按传统工艺自然发酵生产的中高温大曲,其形状为一面凸起像面包一样的长方体,皮薄心厚,发酵过程中温度、水分等由表及里差异较大,因而其菌系丰富,曲香浓郁而丰满,陈化时间不低于6个月。

三、发酵周期

从酒醅人池封窖发酵至下一次开窖起糟取酒的时间,以天为单位。

四、勾兑

依照五粮液酒风格和质量要求,对不同风格特点、不同酒龄的原生态原酒(不添加任何外来物质)进行筛选组合,达到全面协调,形成本品自有风格质量的工序。

五、窖池

生产五稂液酒的重要发酵设备,具有600年连续使用的古窖池和由此演化而来的窖池群,窖内壁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微生物群落。

六、酒龄

五粮液酒的原酒,在陶坛中贮存的时间,以年为单位。

七、五粮液年份酒

以原酒出之陈年酒糟时间为主,原酒从原料投入到勾兑的时间为次,以年为单位。

八、要求

一、原料要求

1.水

符合GB5749的规定。岷江发源于岷山南麓,水质优良。

2.高粱

符合GB/T8231的规定。五粮液高粱选用糯红高粱,具有支链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和单宁含量适中等品质特性。

3.大米

符合GB1354的规定。

4.糯米

符合GB1354的规定。

5.小麦

符合GB1351的规定。

6.玉米

符合GB1353的规定。

7.包包曲

生产工艺

五粮液始终守护“中华老字号”荣誉,在五粮液酒的生产过程中,依托系统工程和中国五行哲学原理,遵守“道法自然、古今恒通、传承发展、匠心善工”的传统技艺,坚持“料必优、时必适、工必到、法必精”的古训,秉持“优质、高产、低耗、均衡、安全”的现代化生产理念,总结提炼出“种、酿、选、陈、调”美酒五字诀,形成了酒体内在的协同作用和外在的益生效应。

“种”。“粮为酒之本”,好酒是酿出来的,更是“种”出来的。粮食种植是酿造高品质美酒的重要环节之一——五粮液地处北纬30°黄金酿酒带,精选五谷入酒,高粱产酒清香味正、大米产酒醇和甘香、糯米产酒纯甜味浓、小麦产酒曲香悠长、玉米产酒喷香尾甜,合成各味谐调的完美口感。为确保原粮品质,以宜宾为核心、四川为主体,兼顾国内部分优质产区,五粮液在全国范围内升级建设专用粮基地百万亩,种植酿酒所需专用粮。通过对育、种、收、储、运、交各环节标准化、精准化、智慧化的科学管理,全面提升酿酒原粮品质,实现“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全过程100%可溯源,持续酿造高品质美酒,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酿”。“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须得窖池老。”作为浓香型白酒不可复制的核心优势资源,拥有一大批连续发酵不间断使用的窖池群,最早始于1368年(明初洪武元年)的五粮液古窖池群,活态酿造延续至今,不间断生产时间长达655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粮液窖池群及酿酒作坊被列入“国家工业遗产”,并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五粮液地穴式曲酒发酵窖古窖泥中含有丰富的功能微生物,通过“以糟养窖,以窖养糟”长期不间断的迭代进化,赋予了五粮液经典幽雅的古窖浓香。五粮液明初古窖泥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是国家博物馆目前收藏的唯一一件“活文物”。

从选粮配料、磨粉制曲、酿造发酵至开窖取酒,五粮液酒的酿造时间周期长、操作要求细、控制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尤其是在酿造发酵阶段,需经过“跑窖循环”“续糟发酵”“沸点量水”“分层起糟”“混蒸混烧”等多道极其复杂工序,每轮次发酵时间就需70天,双轮发酵达140天,发酵期在各香型白酒生产中历时最长,其传统酿造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选”。坚持“分级甄选、优中选优”,精细化识别原酒酒液色、香、味、格的差异,通过“掐头去尾”“量质摘酒”“按质并坛”等精准化操作,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师对精酿原酒边尝边摘,严格根据感官、理化等指标,细分原酒等级,确保口感和品质最上乘的原酒才能用作生产“五粮液”,这种可生产五粮液的原酒在所有原酒中的比率称之为“名酒率”。随着窖池老熟程度的提升,名酒率也会不断提升,最高可达50-60%。

“陈”。选取特制陶坛存放原酒,在暗光、温度与湿度波动小的环境下保存。通过陶坛壁上细微孔隙,刺激性物质不断挥发,酒质进一步提升,氧气进入坛内与酒分子发生缓慢的陈化反应,经过3-5年的存放,酒分子与香味物质和谐交融,酒体充分成熟,陈香更幽雅,窖香更浓郁,口感更加醇厚丰满、细腻圆润。

“调”。首创“以酒调酒”的勾调工艺,拒绝添加其他任何非自然固态发酵产生的外来物质,按照酒体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从视觉、嗅觉、味觉等方面,根据原酒的感官特征和理化数据,通过组合、调味两大工序,对不同车间、不同窖池、不同窖龄、不同酒龄、不同级别、不同酒度、不同个性特征的基础酒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并通过对组合酒感官特征的科学分析,加入不同的调味酒,对微量香味成分进行综合平衡,保证并稳定五粮液各味谐调又恰到好处的酒体风格。

产品体系

五粮液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打造品类齐全的酒类品牌组合,产品覆盖39°、45°、52°、56°、60°、68°、72°等高中低各酒度,形成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的全产品供应链体系:

一是五粮液主品牌系列,包括以第八代五粮液为代表的代际系列,以501五粮液为代表的古窖系列,以经典五粮液为代表的年份系列,以生肖造型酒为代表的文化定制系列;

二是五粮浓香酒品牌,包括以五粮春、五粮醇、五粮特曲、尖庄为重点的四个全国性战略大单品,以五粮头曲、五粮人家、友酒、百家宴、火爆为补充的区域重点品牌;

三是仙林生态品牌,包括以仙林品牌为代表的草本露酒,以百麓、舒醺、小酌时光品牌为代表的特色果酒,以亚洲品牌为代表的原汁灌装葡萄酒。

市场营销

五粮液秉持“消费者驱动,平台化运营,数字化支撑”的营销理念,布局全球市场体系。国内市场覆盖七大营销大区、21个营销战区、58个营销基地;国外市场在欧洲、美洲、亚太等多地设立国际营销中心,产品直接销往国外56个免税店,分销业务覆盖100余个国家和地区。构建“线下+线上”多维度渠道体系,线下全面覆盖运营商、专卖店、KA商超、终端零售店,线上铺设五粮液云店网络,创新应用“数字酒证”,拓展“新零售”,依托数字化平台链接经销商、终端、消费者。

专业技术

五粮液拥有中国酿酒大师、中国首席白酒品酒师、国家级白酒评委等国家级行业领军人物64人,省级骨干人才67人,市级中坚人才517人,酒类技术技能人才4000余人组成的人才梯队。五粮液产业园区内建有中国轻工业浓香型白酒固态发酵重点实验室、国家白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酒类品质与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白酒分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多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及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现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特邀副会长单位、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单位、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理事单位、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机构理事,及中国质量协会、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等多个国家级专业协会副会长或副理事长单位。

社会责任

着眼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牢记“弘扬历史传承,共酿和美生活”使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带头倡导和践行碳中和文化,以创建“零碳酒企”“零碳园区”为目标,推进能源绿色化、资源低碳化,打造行业领先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滨江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湿地公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保护和环境治理,被评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设立五粮液慈善基金会,积极投身抗震救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教育助学、拥军爱军等社会公益事业。作为中国酒业协会酒与社会责任促进工作委员会轮值主席单位,积极倡导适量饮酒、理性饮酒,先后荣获“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金鼎奖”“社会责任百强企业”等称号。

发展路径

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五粮液以生态为底色、品质为核心、文化为支撑、数字为动能、阳光为保障,全力打造“生态、品质、文化、数字、阳光”五位一体持续稳健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企业。具体来说,一要大力打造生态化园区,坚持提供生态化产品,全面实现生态化生产,树立中国白酒行业生态化发展标杆;二要升级建设纯粮固态酿酒基地,持续完善品质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五粮液名酒率,树立中国白酒行业品质建设标杆;三要厚植品牌文化底蕴,深挖品牌文化内涵,创新品牌文化传播,树立中国白酒行业文化建设标杆;四要打造一流的数字营销体系、数字管理体系和数字业务体系,树立中国白酒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五要不断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和水平,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的选商、扶商、优商、惠商机制,树立中国白酒行业现代治理标杆。

在新的奋斗征程上,五粮液将大力践行“和美种植”“和美酿造”“和美勾调”“和美营销”“和美文化”,讲好中国白酒故事,持续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进一步擦亮“大国浓香、和美五粮、中国酒王”金字招牌,加快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酒企。

阅读量:72 更新时间:2025-01-22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基本信息
  3. 产品特点
  4. 产地环境
  5. 发展历程
  6. 历史渊源
  7. 生产情况
  8. 地理标志
  9. 生产工艺
  10. 产品体系
  11. 市场营销
  12. 专业技术
  13. 社会责任
  14. 发展路径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