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港珠澳大桥

中国境内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英文全称: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英文缩写:HZM Bridge),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广东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

  • 中文名
    港珠澳大桥
  • 始建时间
    2009年12月15日
  • 投用时间
    2018年10月24日
  • 所属地区
    中国香港、澳门、广东省珠海市
  • 类型
    斜拉桥、特大桥、公路桥
  • 长度
    55 km
  • 宽度
    33.1 m
  • 车道规模
    双向六车道
  • 设计速度
    100 km/h
  • 起止位置
    香港国际机场、珠海拱北口岸
  • 途经线路
    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G94)
  • 票制票价
    150元人民币/次(小型客车)
  • 管理机构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港珠澳大桥海事局
  • 日最高出入境
    1.6万辆次(截至2024年8月30日)
  • 出入境人次
    超1000万人次(截至2024年5月21日9时40分)

基本信息

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南海伶仃洋水域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立交。桥隧全长55千米,其中主桥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269亿元。于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于2017年7月7日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于2018年2月6日完成主体工程验收;同年10月24日上午9时开通运营。港珠澳大桥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大桥项目总设计师是孟凡超,总工程师是苏权科,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是林鸣。

港珠澳大桥采取“三地三检”通关模式,其中珠海、澳门之间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2019年12月,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工程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2020年8月,港珠澳大桥获“2020年国际桥梁大会(IBC)超级工程奖”。2024年1月,获第二十届第二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024年2月13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单日出入境客流达14.4万人次,单日出入境车流首次突破1.8万辆次,双双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截至5月28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以来,出入境车辆累计突破1000万辆次。

桥梁位置

线路走向

港珠澳大桥采用石散石湾至拱北明珠的线位方案,主桥段东起香港新界离岛区大屿山岛西北部散石湾,接香港口岸,经香港水域,沿23DY锚地北侧向西依次经过珠江口铜鼓航道、伶仃西航道、青州航道、九洲航道,经珠海拱北湾东南部,止于珠海澳门口岸人工岛。

港珠澳大桥香港连接线西起大屿山岛散石湾,向东经沙螺湾水道至赤鱲角岛屿南部,再向北经观景山,沿赤鱲角东岸线至香港口岸人工岛;珠海连接线东起珠海澳门口岸人工岛,向西依次经过拱北湾西南部海域、陆地茂盛围边境特别管理区、前山河、白面将军山,至拱湾港东北部;澳门连接线起于珠海澳门人工岛,经友谊圆形地至填海新区。

线路对接

截至2019年1月,港珠澳大桥属于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组成部分。线路东起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接北大屿山公路和机场路;向西途经珠江口伶仃洋海域至珠海澳门口岸人工岛分岔出珠海主线和澳门支线。其中,珠海连接线西端同时衔接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94)南环西段和广州—澳门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0425)南端,引入中国高速公路网。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整体布局

港珠澳大桥分别由三座通航桥、一条海底隧道、四座人工岛及连接桥隧、深浅水区非通航孔连续梁式桥和港珠澳三地陆路联络线组成。其中,三座通航桥从东向西依次为青州航道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以及九洲航道桥;海底隧道位于香港大屿山岛与青州航道桥之间,通过东西人工岛接其它桥段;深浅水区非通航孔连续梁式桥分别位于近香港水域与近珠海水域之中;三地口岸及其人工岛位于两端引桥附近,通过连接线接驳周边主要公路。

810a19d8bc3eb1357e78d6deab1ea8d3fd1f4413.webp.png

设计理念

港珠澳大桥总体设计理念包括战略性、创新性、功能性、安全性、环保性、文化性和景观性几个方面。

港珠澳大桥主桥为三座大跨度钢结构斜拉桥,每座主桥均有独特的艺术构思。其中青州航道桥塔顶结型撑吸收“中国结”文化元素,将最初的直角、直线造型“曲线化”,使桥塔显得纤巧灵动、精致优雅。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主塔塔冠造型取自“白海豚”元素,与海豚保护区的海洋文化相结合。九洲航道桥主塔造型取自“风帆”,寓意“扬帆起航”,与江海直达船航道塔身形成序列化造型效果,桥塔整体造型优美、亲和力强,具有强烈的地标韵味。东西人工岛汲取“蚝贝”元素,寓意珠海横琴岛盛产蚝贝。香港口岸的整体设计富于创新,且美观、符合能源效益。旅检大楼采用波浪形的顶篷设计,为支撑顶篷,大楼的支柱呈树状,下方为圆锥形,上方为枝杈状展开。最靠近珠海市的收费站设计成弧形,前面是一个钢柱,后面有几根钢索拉住,就像一个巨大的锚。大桥水上和水下部分的高差近100米,既有横向曲线又有纵向高低,整体如一条丝带一样纤细轻盈,把多个节点串起来,寓意“珠联璧合”。前山河特大桥采用波形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方案,采用符合绿色生态特质的天蓝色涂装方案,造型轻巧美观,与当地自然生态景观浑然天成;桥体矫健轻盈,似长虹卧波,天蓝色波形腹板与前山河水道遥相辉映,如同水天一色,在风起云涌之间形成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设计特点

针对跨海工程“低阻水率”、“水陆空立体交通线互不干扰”、“环境保护”以及“行车安全”等苛刻要求,港珠澳大桥采用了“桥、岛、隧三位一体”的建筑形式;大桥全路段呈S型曲线,桥墩的轴线方向和水流的流向大致取平,既能缓解司机驾驶疲劳、又能减少桥墩阻水率,还能提升建筑美观度。

斜拉桥具有跨越能力大、造型优美、抗风性能好以及施工快捷方便、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往往是跨海大型桥梁优选的桥型之一。结合桥梁建设的经济性、美观性等诸多因素以及通航等级要求,港珠澳大桥主桥的三座通航孔桥全部采用斜拉索桥,由多条8至23吨、1860兆帕的超高强度平行钢丝巨型斜拉缆索从约3000吨自重主塔处张拉承受约7000吨重的梁面;整座大桥具有跨径大、桥塔高、结构稳定性强等特点。

023b5bb5c9ea15ce751cd2dcb8003af33b87b270.webp.png

设计参数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其中包含22.9千米的桥梁工程和6.7千米的海底隧道,隧道由东、西两个人工岛连接;桥墩224座,桥塔7座;桥梁宽度33.1米,沉管隧道长度5664米、宽度28.5米、净高5.1米;桥面最大纵坡3%,桥面横坡2.5%内、隧道路面横坡1.5%内;桥面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全线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桥面总铺装面积70万平方米;通航桥隧满足近期10万吨、远期30万吨油轮通行;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地震设防烈度提高至九度,可抵御16级台风、30万吨撞击以及珠江口300年一遇的洪潮。

运营情况

通行事项

港珠澳大桥采取“三地三检”通关模式,其中珠海、澳门之间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司机在大桥中驾驶采用右行方式,到达港澳口岸地区后顺着道路方向自动调整为左行方式。“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模式,即取消珠海、澳门两地口岸间的缓冲区,直接把两个口岸连在一起,旅客只需要排一次队即可完成出入境手续。在珠澳分界线上,设有“三道门全自助通道”、“单柜台半自助通道”和“台并台、肩并肩人工通道”三类通道,可满足不同人群需要,出入境共计68条。

2018年12月1日起,对批文有效期截止日期为201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的澳门私家车(已办理和未办理批文延期车辆)和所有粤澳公务车可免加签通行港珠澳大桥口岸。

根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通知,港珠澳大桥路段执行中国节假日高速免费政策。

2020年1月24日至2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在港珠澳大桥白海豚岛设分会场。

2020年2月16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公布,港珠澳大桥由17日起,所有通行车辆免收通行费,直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具体截止日期将另行公布。4月5日起,香港、澳门调整港珠澳大桥各自口岸通关服务时间。5月3日起,恢复澳门与珠海之间的关闸口岸及港珠澳大桥口岸珠澳旅检大厅的原有通关时间。8月16日,港珠澳大桥口岸珠澳货运通道正式启用。

2022年1月31日0时,恢复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珠海至香港单向运行。

2022年3月2日,广东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从2022年3月7日起,香港往返澳门班次、香港往返珠海班次调整。公告称,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部门通知,从3月7日起,香港往返澳门班次调整为每天15时对开出1个班次。

2023年8月22日16时许,一批来自澳门的5.1吨烟熏风味鸡肉肠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顺利通关进口,标志着澳门肉制品首次进入内地市场。

票制票价

2018年8月26日,港珠澳大桥的收费标准出炉:小型客车(私家车、出租车)150元/车次,大型客车(过境巴士)200元/车次,穿梭巴士300元/车次,普通货车60元/车次,货柜车115元/车次,费用以人民币进行结算。

同年10月19日,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穿梭巴士票价,港珠线与港澳线同价,以人民币计算;日间正价票价为58元,时间为每日06:00-23:59;夜间正价票价为63元,时间为每日00:00-05:59。运营初期,繁忙时段车辆为5至10分钟一班,夜间为15-30分钟一班,并视客流量调整班次时间。支持多种方式付款,乘客在珠海口岸可以使用人民币和几种常用支付平台购票;3岁或以下不占座位的幼童免费,可购买优惠票价的人员包括不足12岁或身高不足1.2米儿童、伤健人士和65岁及以上老人,车票按正价五折优惠。

2018年10月21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发布了《港珠澳大桥通行指南》,对大桥路线、车辆通行、三地口岸通关、通行收费、安全保障、配套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管理机构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港珠澳大桥的管理机构为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由广东省、香港和澳门三地政府共同组建成立,承担大桥主体部分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的组织实施等工作。

营运设施总体布置

1、管理养护中心: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横龙路,设有综合办公楼、调度中心、路政服务窗口、宿舍、多功能礼堂等房建设施;具备办公作息、调度指挥及路政管理等功能,是大桥主体工程的控制枢纽。

2、大桥管理区:位于珠澳口岸人工岛,设置有收费站、收费及养护办公楼、救援楼、备品备件仓库及养护基地等;具备收费、养护、救援等管理功能。

3、西人工岛:具备监控、养护、救援及政府部门(消防、边检、海关、交警、边防等部门)联勤办公等管理功能;以实现营运管理功能为主,不对外开放。

4、东人工岛:首层具备养护、救援、路政及政府联勤办公等管理功能,二至四层为预留商业开发;东人工岛后续将根据三地政策的放开,适时启动对外旅游观光及市场开放的功能。

港珠澳大桥海事局

2019年1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港珠澳大桥海事局正式揭牌成立,是海事部门为保障港珠澳大桥安全和过往船舶航行安全,增强大桥水域海事执法力量部署的一个重要举措。

为应对复杂的水域情况,港珠澳大桥海事局增配了大型海巡执法船艇,该船最高时速可达30节,具有反应速度快、机动性好、抗风能力强等特点,适应海上巡航、应急搜救、安全警戒等多种任务场景,该船的列编有力提升了大桥水域海事执法装备水平。还设立了一个24小时的电子巡航室,对整个大桥水域实施24小时的巡航监管,目标远程处置,巡船精准执法,做到精准监管精准护航。同时,港珠澳大桥海事局将联合珠海海警、珠海海事、公安边防、渔政以及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等单位开展大桥联防联动海上巡查工作,建立起联动执法工作机制。

交通流量

2018年10月28日,港珠澳大桥全天车流量达3120辆次;截至同年12月24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共验放旅客超过290万人次。

2019年春节期间,港珠澳大桥累计通行客流达68万人次。

截至2019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收费站总车流153万次,截至同年9月底,累计21.58万吨、价值84.45亿美元货物经港珠澳大桥进出口。

2020年12月18日,查验出入境车辆近6200辆次(货车超过1400辆次,客车超过4700辆次),再次刷新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以来单日验放最高纪录。

2021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三周年。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统计显示,三年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旅客超过2100万人次、出入境车辆超过310万辆次。

2023年4月7日至10日港澳公众假期期间,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旅客超23.5万人次、出入境车辆3.1万辆次。其中,4月10日口岸单日出入境人数达6.8万人次,创最近三年以来的新高,出入境车辆超过8300辆次,刷新口岸开通以来单日最高纪录。

2023年4月16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车辆总数超过8320辆次。这是该年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第五次刷新车辆通行最高纪录,其中澳门单牌车日验放量首次超过4000辆次,达到4500辆次,占当日车流总量的54%,刷新了4月9日3900辆次的单日最高纪录。

截至2022年底,经大桥珠海口岸进出口总值超5000亿元,涉及全球超过230个国家(地区)。2023年2月6日内地与港澳全面恢复人员往来后,经大桥珠海口岸出入境客流、车流持续增长,周末出入境旅客最高峰时(3月18日至19日)达10万人次,刷新了近三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2023年8月6日,因“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叠加暑期进出境高峰,经该站查验的出入境车辆数首次突破单日1万辆次,达到10300辆次,是2023年第十次刷新口岸单日最高记录。

2023年9月26日,随着中秋国庆假期临近,口岸车流大幅增长,9月16日至25日共查验车辆10.8万辆次,创历史同期新高。根据相关部门预测,在出入境车流方面,9月29日、30日入境客车方向将分别在20时至22时、10时至12时迎来车流高峰;10月1日、2日20时至24时,出境客车方向将出现极端车流高峰。假期期间,港澳单牌车预计占客车通行总量的60%左右。

2023年9月29日至10月1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旅客21.4万人次、车辆3.5万辆次。其中10月1日当天,单日通关车辆超过1.2万辆次,达到双节假期前三天车流顶峰。

2023年10月2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迎来港澳返程高峰。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统计,当日经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超过10.7万人次,是港珠澳大桥开通以来第三次单日客流破十万人次,创近四年来新高;出入境车辆首次突破1.4万辆次,刷新口岸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截至10月9日,港珠澳大桥海关已累计监管验放进出境港澳单牌车86万辆次。截至11月1日,今年经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查验的北上港澳单牌车已经超过100万辆次。今年,在“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带动下,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车流量月均增长超过8.1%。截止12月25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车辆突破1.6万辆次,今年第19次刷新纪录,创造了大桥正式开通以来单日最高纪录。12月26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迎来客流车流双高峰,单日出入境客流首次突破11.5万人次,刷新了2019年2月7日创下的11.3万人次最高纪录,单日出入境车流首次超过1.7万辆次,刷新了今年以来全国各口岸的单日最高纪录,两项数据同创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五年多以来历史新高。12月28日,拱北海关对外发布消息,“澳车北上”政策落地实施近一周年,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累计监管验放进出境澳门单牌车突破110万辆次。

2023年经大桥口岸进出境客车超268万辆次,同比增长1.35倍,与2019年相比增长2.45倍,其中港澳单牌车近140万辆次,占比超过50%。

2024年1月,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统计,2023年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超过1630万人次,出入境车辆超过326万辆次,分别为2019年的1.29倍和3.8倍。数据显示,2023年,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的内地旅行团超过4.5万个,人数超过250万人次。

2024年2月13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单日出入境客流达14.4万人次,单日出入境车流首次突破1.8万辆次,双双刷新历史最高纪录。2月10日至13日,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共查验出入境客流超45.5万人次。

截至2024年2月,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总值达8088.9亿元,其中,2024年前两个月,大桥口岸进出口总值达310.7亿元,同比增长24.8%;海关监管进出境货车超8.69万辆次,同比增长25.7%;监管货运量36.39万吨,同比增长12.45%。

2024年3月31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车辆达1.84万辆次,创历史最高纪录。

2024年4月1日(截至2日0时),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境车辆超1.95万辆次,创口岸开通以来历史新高。

2024年3月28日至4月6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客流车流累计超过100万人次和17万辆次,日均超过10万人次和1.7万辆次,同比增长均超过一倍。其中,经珠海口岸出入境的港澳旅客超过74万人次、港澳单牌车近11万辆次,约占客流车流总量的73%和64%。

2024年4月6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车流达到1.957万辆次,7天内第3次刷新车流最高纪录。

2024年4月27日,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公布,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开通以来,截至2024年4月27日16时,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车辆突破1000万辆次。据统计,今年以来,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日均验放出入境旅客6.99万人次,较2023年日均验放量增长56%,单日最高验放量为14.4万人次。其中,港澳居民49.5万人次,占总人数的60.06%。

截至2024年5月21日9时40分,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27.7%。

截至2024年5月24日12时,港珠澳大桥水域累计船舶流量达10.9万艘次;旅客流量达107.42万人次。

截至2024年5月28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以来,出入境车辆累计突破1000万辆次。

2024年6月,自“港车北上”政策实施以来,已有超过6万辆香港单牌私家车完成申请,经港珠澳大桥出行,港珠澳大桥使用量屡创新高。同月,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消息,6月29日(周六)9时至16时,西行方向(香港前往珠海/澳门方向)车流量较大;7月1日(香港假期,周一)15时至24时东行方向(珠海前往香港)车流量较大。请三地自驾旅客合理安排出行时间,选择错峰出行。

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统计,自2023年7月1日“港车北上”政策落地实施以来,截至2024年7月7日16时,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的香港单牌车突破100万辆次,月均增速超过33.8%,保持逐月增长态势。

2024年1—6月,经港珠澳大桥进出口总值1044.1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进出口建筑材料总值34.71亿元,同比增长23%。

2024年7月1日至8月8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旅客超300万人次,出入境车辆超60万辆次,分别同比增长62.15%和74.27%,均刷新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据边检部门统计,自暑运开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客流车流不断增加,2024年7月份日均客流达7.6万人次、日均车流达1.535万辆次,分别环比增长8.9%、1.16%;进入8月份后,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首次突破8.7万人次,日均车辆首次突破1.6万辆次,均刷新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月度日均最高纪录。

2024年7月1日至8月29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旅客超过484万人次,车辆超过94.5万辆次,分别同比增长超过57.85%、70.6%,客流车流同时刷新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其中,车辆总数位居全国各口岸第一位。

截至2024年10月4日0:45分,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客流总量超过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达86%,超过去年全年总量。这也是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年客流量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大关。

2024年10月5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迎来客流洪峰,单日进出境车辆突破2.26万辆次,其中港澳单牌车突破1.45万辆次,两项均刷新了口岸开通以来的单日最高纪录。

截至2024年10月5日22时,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车辆数首次突破2万辆次,创造了大桥正式开通以来单日最高纪录。数据显示,10月1日至5日期间,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达45.3万人次、车辆达9.3万辆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4.33%和56.38%。其中,港澳单牌车总量超过5.6万辆次,同比增长73%。

2024年是港珠澳大桥开通6周年。据拱北海关统计,自2018年10月23日大桥开通,截至2024年10月20日,海关累计验放进出境车辆1273.88万辆次。其中:客车1050.49万辆次,货车223.39万辆次。自2023年“澳车北上”和“港车北上”政策先后落地实施以来,截至10月20日,海关在大桥口岸已累计验放香港、澳门单牌车383.10万辆次。目前,港澳单牌车占进出境客车总量六成以上,已成为拉动进出境车辆数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引擎”。目前,港珠澳大桥口岸日均进出境车流量约1.62万辆次,最大单日车流量已突破2.28万辆次。

截至2024年10月22日8时,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6230万人次,车辆已超过1276万辆次。

2024年10月23日消息,港珠澳大桥开通六年,进出口货物总值达9427亿元。

截至2024年12月,据拱北海关统计,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开通以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总值累计突破1万亿元。

2025年1月3日,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对外公布,据统计,2024年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客流量超过2700万人次,同比增长72%;出入境车流超过555万辆次,这是港珠澳大桥自开通以来,年车流量首次突破500万辆次大关,同比增长71%。1月6日,香港特区政府运输署宣布,拟增发1000个经港珠澳大桥往来港澳的香港跨境非商用私家车常规配额,这些配额将于1月13日起公开接受申请。春节假期,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预计迎来人流车流“双高峰”。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预测,春节假期,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客流将超90万人次,车流将超15万辆次。

2025年1月29日当天,港珠澳大桥水域共计安全通行船舶逾300艘次,旅客量达到3.3万人次,货物运输量突破237万吨。1月28日至1月31日期间,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共查验“两车北上”数量超过5万辆次。尤其“港车北上”方面,出入境数量日均达8700辆次,较节前增长超九成,成为推动春节期间口岸车流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1月31日年初三,“港车北上”数量超过单日1.1万辆次,达到历史高位水平。自除夕以来,口岸夜高峰时段更长,峰值更高,高峰时段延续至凌晨1时许,最高峰时段口岸客流每小时超6000人次,车流每小时超1200辆次。

2025年2月1日,港珠澳大桥口岸单日进出境车辆突破2.5万辆次,创下历史单日车辆通行量新高。1月28日至2月1日,海关监管经港珠澳大桥口岸进出境车辆超9.5万辆次,同比增长35.6%,其中港澳单牌车6.9万辆次,同比增长40.4%。

2025年2月2日,据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数据统计,继1月31日年初三单日客流首次打破15万人次大关后,2月1日大年初四,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再迎出入境高峰,单日出入境客流首次突破17万人次,车流首次突破2.5万辆次,两项数据均创下口岸开通以来的单日历史之最。2025年1月28日至2月2日20点,春节假期经港珠澳大桥口岸进出境车辆超11.4万辆次,同比增长36.3%。2月3日,港珠澳大桥上周六单日进出境车流量突破2.5万辆次,创历史新高。2025年第一季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客流、车流累计超过750万人次和156万辆次,分别同比增长23%和31%。

建设规划

深圳支线

2018年10月17日,根据深圳市政协召开市长领衔督办提案办理协商会的内容,深圳市政府拟建港珠澳大桥深圳支线。

港内支线

港珠澳大桥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分为南面连接路和北面连接路;南面连接路主线,即连接香港口岸与北大屿山公路(市区方向)路段,于2018年10月24日与港珠澳大桥同步开通;连接香港口岸与北大屿山公路(东涌方向)的路段于2018年11月30日开通,余下的工程最快可在2019年上半年完成;北面跨海通道正在建设。

价值意义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大桥建成通车,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对港珠澳大桥这样的重大工程,既要高质量建设好,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又要用好管好大桥,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评)

港珠澳大桥建成开通,有利于三地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利于提升珠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对于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面推进内地、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具有重大意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一流桥梁、一流口岸基础上提供一流运营服务,将港珠澳大桥打造成为联结粤港澳三地的“民心桥”。要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缩短通关时间,将港珠澳大桥打造成为香港、澳门和内地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纽带。要把工程建设关键技术转化为行业标准和规范,将港珠澳大桥打造成为中国桥梁“走出去”的靓丽名片。(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 评)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将实现香港与珠三角西岸地区的对接,并且对接京珠高速、西部沿海高速等交通主干道,并向西延伸至中国西南地区,有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效衔接,密切内地与港澳的交流合作,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这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港珠澳大桥将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有助于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交通网络建设将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联系的网络化趋势,不同关税区之间的货物顺畅流通,有助于提升物流运输和供应链管理效率,有利于促成粤港澳大湾区形成相对均衡的多极网络格局,促进港澳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从而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进程。分地区来看,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增强,从而有力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共建世界级港口群和空港群,优化区域内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的高效衔接。另一方面,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会得到进一步强化,珠江口西岸经济带可以通过吸纳来自香港的风险投资和配套金融服务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从而提升大湾区内的科技创新水平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澳门而言,大桥建成将有助于提升粤澳通关便利化水平,有助于粤港澳三地联合打造和推广区域旅游产品和配套服务产业,提升澳门休闲旅游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澳门旅游资源与广东乃至西南地区旅游资源的进一步整合。而珠海将会转变为珠江口西岸的交通枢纽,有利于大规模引进来自港澳的创新资源和生产要素,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家电制造等优势产业领域持续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聚度和产业链竞争力。同时通过区域融合,珠江口西岸经济带不同城市之间的功能和定位,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乃至重塑,将会给沿线的交通基建行业、房地产行业、卫星城镇和产业新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网 评)

阅读量:29 更新时间:2025-04-02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基本信息
  3. 桥梁位置
  4. 建筑设计
  5. 运营情况
  6. 建设规划
  7. 价值意义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