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中国上海市境内的综合性展馆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英文名“National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Center(Shanghai)”,简称“NECC(Shanghai)”,位于中国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大道333号。

  • 中文名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 地理位置
    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大道333号
  • 投用时间
    2014年10月19日
  • 始建日期
    2011年12月26日
  • 建筑类型
    综合型建筑
  • 展览面积
    60万平米(室内50万平米,室外10万平米)

基本信息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于2011年12月26日动工兴建;于2014年9月28日竣工;于2016年12月1日全面运营。由综合体、会展场馆、商业广场、办公楼宇、会议中心、洲际酒店等组成。是集展览、会议、办公及商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会展综合体,也是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2020年1月,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入选2019上海新十大地标建筑;同年,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获国家绿色建筑运行三星标识认证。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2024年2月,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筹办工作已经启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面向全球开展招展等筹备工作。

历史沿革

2011年1月9日,共建国家会展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同年12月26日,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动工兴建,并在上海虹桥商务区隆重举行开工仪式。

2012年6月1日,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进行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施工人员进场;同年7月28日,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进行主体工程的桩基施工。

2013年10月26日,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进行国家会展项目二标段C1区屋面钢结构桁架吊装工程。

2014年1月9日,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完成A、B两馆的结构封顶工作;同年5月5日,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正式冠名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同年6月30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完成建筑单体结构封顶工作,A、B两馆场的工程建设竣工;同年9月28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工程竣工; [1]同年10月19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试运营。

8601a18b87d6277f9e2ffca22a6f0830e924b99956ab.webp.png

2015年10月29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二层步廊动工建设,并进行首块钢箱梁吊装工作。

2016年1月11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完成二层步廊的最后一榀钢桁架吊装工作,步廊贯通;同年9月6日,国家会展中心洲际酒店开业;同年12月1日,国家会展中心的商业广场开业,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各业态实现全面运营。

2018年3月,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进行二层步廊东延伸工程;同年7月14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完成二层步廊东延伸工程的主体结构贯通工作。

2019年4月28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进行展览规模的提升工程;同年6月25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完成展览规模提升工程的桩基施工工作;同年6月26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进行展览规模提升工程的钢结构吊装工作;同年8月15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完成展览规模提升工程的1号馆主体结构建设工作;同年10月10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1、2号馆投入使用。

2022年7月1日,国展中心方舱医院顺利完成拆除作业,中心恢复原状。

5bafa40f4bfbfbedab64dbe67aa7e036afc37831b1a9.webp.png

建筑格局

综述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由综合体、会展场馆、商业广场、办公楼宇、会议中心、洲际酒店等组成。集展览、会议、活动、商业、办公、酒店等多种业态为一体。

会展场馆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会展场馆区域为整个建筑的核心引力空间,占据四个“叶面”的大空间。国家会展中心的1至3号馆均为单层无柱展厅,4至8号馆为双层大展厅。

商业广场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商业广场位于“四叶草”建筑的中央,由围绕中心广场的圆楼与环抱圆楼的八座钻石楼组成,中央圆楼与钻石楼在一至三层相互连通,展商观众可在各大展厅与商业广场之间穿梭往来。

办公楼宇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办公楼位于“四叶草”端部,为5A甲级办公楼,以步道便捷连通各大展厅和商业广场;办公楼内配置商务中心,其中,B座办公楼一站式行政服务窗口,集合工商、税务、旅游等。楼内设有咖啡厅、便利店、员工食堂及银行等设施。

会议中心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会议中心包括78个大中小型会议室、共计3.5万平方米会议面积组成的国际化现代会议设施“群落”。其中,国家会议中心主会场包括迎宾厅、共享厅、主会场、 南北交流厅、23米层会议区;平行会场包括A、B、C、D(各1642平方米)四个会议厅及其八个贵宾室、E厅(1851平方米)、圆厅(935平方米)和1.5万平方米组成的公共区域面积组成。整体面积3万平方米;配套会场以国家会议中心(上海)为代表,有序分布在国家会展中心场馆之间的70余间大中小型各类会议室,可举办从100人至300人的各类会议、活动议提供全天候场地。

洲际酒店

洲际酒店位于“四叶草”的西南端,通过8米标高步行通道与展厅相连,酒店内配有多种会议场地,以客房、套房、餐厅和酒吧为主,并设有宴会活动场地、大宴会厅、及面积不等的多功能厅,可满足办公、会议、媒体中心等多样需求。

建筑特色

建筑造型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采用“四叶草”原型,以中央广场为花心,向四个方向伸展出四片脉络分明的叶片状主体。以伸展柔美的四叶幸运草为造型,采用轴线对称设计理念。将十六个不同类型的展厅桥面镶嵌于四个“叶片”之下,大道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统一。场地入口通过三角形的雨蓬覆盖主入口,将四叶草叶形单元布置于雨蓬下部,形成有升级活力的空间序列开端。立体的“米”字形成道,如同叶脉般伸展至各个功能空间,参观人群通过室内广场进入轴线两侧的展厅和会议场所,“叶脉”成为整个空间序列的纽带。在建筑形体的正中心,斜交网状钢结构成为建筑形态的内在起源,“四叶草之蕊”在此汇聚。

03087bf40ad162d9dc8bbf7c1edfa9ec8a13cd6d.webp.png

立面设计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建筑外部形体通过曲面幕墙的形态,形成浑然大气的城市界面,在最外表层,通过两百四十根柱列是屋顶于立面虚实相间,寓意“生长中的草茎”;而柱列银白色的亚光金属质感是建筑透出柔和飘逸的建筑气韵。

设计参数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总建筑面积超150万平方米。

0ff41bd5ad6eddc451da3d613b8ca1fd5266d11695a8.webp.png

附属设施

停车场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展馆内部及周边停车位共计约12000个,其中北广场约1300个,南广场约2800个,P1约1500个,P2约500个,P3约760个,P4约1000个,P5约800个,P7约500个,P8约500个,P9约200个,P10约340个,P11约350个,P12约340个,P15约200个,P16约600个,P17约230个,以及国展中心东侧的虹桥商务区停车场。其中较远的停车场,市民可在停车场门口换乘接驳公交进馆。

设备供能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采用分布式能源中心(三联供)集约化供能方式,同时以“分布能源合同能源管理”方法进行建设及运营,省却了主体建筑内安置锅炉和冷却塔,降低潜在的风险,减少设备维保费用及二氧化碳排放。

灯光照明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共使用12万套LED灯具,实现“室内室外”LED照明“全覆盖”,包括147万平方米建筑室内功能照明、10平方米室外展厂的功能照明和室外景观照明,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部使用LED照明的场所。

环保绿色

针对在场馆建设、会展搭建撤展等过程中,由布展厂商所产生的生产废物,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按照生态、环保、可持续的要求,以发展绿色会展为核心,通过分类收集加大固废的资源回收利用与综合处理,设置垃圾处理中心一座,用于回收与处置生产废物。

景观种植

2019年10月,为迎接第二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以“缤纷四季”的理念,提升在东、南、西三个广场室外景观区域的景观绿化功能,渲染出一幅缤纷“四季图”。

便民设施

二层步廊

2015年,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设建"空中通道",二层步廊是连接进博会会展中心和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唯一空中人行连廊,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要配套项目之一,以此缓解国家会展中心参观客流快速疏散的难题。

“5G信号”

2019年,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全面启动5G网络建设,并根据其低时延、高宽带、大连接的特点,推进各项示范应用场景落地,包括无人驾驶、智能服务机器人以及5G直播等体验内容,以各项优质的软硬件设施,为未来的展会活动召开作好保障工作。

公众WiFi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设有免费公众WiFi,为前来会展中心的游客等提供了便利。

文化活动

重大活动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馆举办地。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

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进博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由国家综合展、企业商业展、虹桥论坛、专业配套活动和人文交流活动等板块组成。

娱乐活动

2019年11月,为宣传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北广场设立冰雪体验区,并以沉浸式VR体验区、冰壶体验区、冰雪奇幻嘉年华、冰上体验区、雪世界等五个区域的娱乐活动,推动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2019年8月,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周边灯光工程启动实施,主题为“七彩聚虹、梦想筑桥”,以“简洁、大气、典雅、亮丽”元素为总基调,展现会展中心在夜晚之美。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建设难题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在总体规划设计之初,面临这机场临空区限高43米的设计条件制约,如何将近150万平方米的庞然浩大的综合功能体量合理地置入900米见方的地块中,成为规划设计之初的巨大难题。

同时,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工程体量超大、工期紧、施工组织难度大;其结构超高、大跨、受力复杂,幕墙绿色施工、超大面积地坪施工、机电高大空间施工、BIM技术应用等方面上要求较高。

技术创新

1、针对(300×350)平方米的超大面积预应力梁板结构施工研发了“递推流水施工技术”,施工中不设后浇带,解决了超长混凝土梁板结构施工难题,缩短了工期。

2、针对108米大跨度变截面三角管桁架施工,建设方研发可调节装配式胎架技术,提出了适用于钢桁架的吊点位置优化准则“最小弯矩准则”,基于“目标函数满意度法”的吊点高度优化方法,解决了常规按经验确定吊点位置无法给出最优解的问题;同时研发超大面积焊接球网架空中悬停对接整体柔性提升=技术,解决了拼装平面高差较大工况下网架安装就位的施工难题。

3、针对幕墙施工,建设方研发了横隐竖明幕墙系统施工技术,解决了超高大跨结构幕墙板块安装、更换拆除的难题,节约材料,加快施工进度,实现了绿色施工;研发了弧形行走式吊篮施工技术,可进行上下、左右便捷移动,减少吊篮设备投入,实现了弧形面幕墙工程快速施工;研发了“地面拼装和整体吊装”安装技术,实现了48米高装饰钢板立柱一次精准就位 ,减少高空作业。

4、针对高大空间机电工程,建设方首创了民用建筑中高大空间消防排烟控烟技术,同时研发了钢结构屋盖桁架内螺旋风管随钢桁架地面组对、整体吊装的施工工艺及免焊接可装配式支吊架,解决了高大空间桁架内螺旋风管的安装难题;研发了提升作业平台,通过提升系统拉结在屋盖管桁架上,实现上部机电施工与下部地坪施工立体交叉作业同步进行。

5、针对超大面积耐磨地坪施工,建设方采用合理设置伸缩缝及跳仓浇筑施工技术,有效控制了超大面积展厅地坪裂缝;同时研发了地坪平整度控制方法。

6、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施工全过程全面应用BIM技术,提升了项目管理及生产效率,节约了管理及生产成本,提高了施工总承包管理水平。

价值意义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是中国新时期商务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成为立足长三角、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国际一流的会展综合体。(《绿色建筑》 评)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对推动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评)

国家会展中心以突破性的设计和完善的功能,立足长三角,服务全中国,面向全世界,努力成为服务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服务国家商务事业发展、服务上海市国际会展之都建设的重要平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评)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是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载体,对于加快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交通与运输》 评)

阅读量:13 更新时间:2025-04-02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基本信息
  3. 历史沿革
  4. 建筑格局
  5. 建筑特色
  6. 文化活动
  7. 建设成果
  8. 价值意义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