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中国上海市境内4F级国际航空枢纽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Shanghai 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代码:PVG,ICAO代码:ZSPD),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距上海市中心约30公里,为4F级民用机场,是中国三大门户复合枢纽之一、长三角地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群成员、华东机场群成员、华东区域第一大枢纽机场、门户机场。

  • 中文名
    中国上海市境内4F级国际航空枢纽
  • ICAO代码
    ZSPD
  • IATA代码
    PVG
  • 通航日期
    1999年9月16日
  • 所属地区
    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
  • 飞行区
    4F
  • 机场类型
    民用运输机场
  • 地区管理
    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
  • 航站楼面积
    1456000 m²(截至2019年9月)
  • 机位数量
    340 个(截至2019年9月)
  • 跑道长度
    3800米2条、3400米1条、4000米1条(共4条,截至2017年9月)
  • 航线数量
    220 条(国内106条、国际114条(截至2016年底))
  • 通航城市
    297个(截至2017年底)
  • 旅客吞吐量
    54476397 人次(2023年)
  • 货邮吞吐量
    311.72 万吨(2022年)
  • 起降架次
    20.44万架次(2022年)
  • 运营机构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基本信息

1999年9月16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建成通航;2005年3月17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启用;2008年3月26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2航站楼和第三跑道启用;2015年3月28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启用;2019年9月16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卫星厅启用;2025年3月12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享道车站启用。

截至2023年12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面积34.6万平方米,T2航站楼48.6万平方米,卫星厅面积62.2万平方米;民航站坪设331个机位,第一跑道长3800米,第二跑道长4000米,第三跑道长3400米,第四跑道长4000米,商飞跑道长3400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70万吨、飞机起降65.3万架次的使用需求。

2022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1417.84万人次,同比下降56.0%;货邮吞吐量311.72万吨,同比下降21.7%;起降架次20.44万架次,同比下降41.5%,分别位居中国第8位、第1位、第4位。截至2024年12月25日,该站已累计查验入出境外国人数量超过76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10%。截至2025年3月17日,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共有超1.1万名外籍旅客享受了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带来的便利。

14ce36d3d539b6007f1733cce450352ac75cb7eb.webp.png

运营情况

航线航点

截至2016年底,浦东机场有中国东方航空、上海航空、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等基地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等在上海设立分公司。截至2016年底,上海两座机场定期航班通航49个国际和地区的280个航点。其中,国内航点156个(包括港澳台航点6个),国际航点124个。2016年,浦东机场新增波士顿、马德里、布拉格等14个国际航点,其中新增迈阿密、埃德蒙顿2个纯货运航点。截至2016年底,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已通航全球250个城市。

2023年6月22日,端午假期第一天,上海至甘肃敦煌直飞航班首航仪式在敦煌莫高国际机场举行,随着这条航线开通,从上海前往敦煌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个多小时。

2024年6月18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直飞上海航线正式复航,每周运营4班。

东航于2024年7月2日正式开通“上海—马赛”直飞往返航班,每周执行3班往返航班,逢周二、五、日执行,去程航班凌晨00:15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07:00到达马赛普罗旺斯国际机场;回程航班10:55从马赛普罗旺斯国际机场起飞,次日05:00到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以上时刻均为当地时间)。

2024年7月16日,东航开通“上海-布达佩斯”定期货班。东航物流所属中国货运航空执行CK201“上海-布达佩斯”全货机首航航班。8月16日,昆山至浦东机场直升机航线试飞,预计8月18日将会正式首航。9月21日,中国东方航空复航兰州—上海浦东—名古屋国际航班。9月26日起,中国东航新开上海直飞意大利威尼斯航线。该航线航班号为MU785/786,每周周一、四、六各执行一个往返。

2024年10月27日,浦东机场执行2024年冬春航季航班计划,日均计划执行航班1627架次。其中,日均计划执行国内客运航班915架次;日均计划执行国际、港澳台客运航班浦东机场516架次。12月16日,由吉祥航空波音787飞机执飞澳大利亚悉尼的航线在上海浦东机场开通。

2025年3月4日,顺丰航空一架737-300全货机由上海浦东飞抵成都双流,正式拉开“上海-成都”航线2025年运营序幕。5月29日,首条上海直飞中亚国家的客运航线(上海浦东—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开通。

人工值机

值机时间

浦东机场大部分航班的机场值机时间仍是起飞前30分钟,中国南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于航班起飞前45分钟截止办理乘机手续,中国东方航空国内航班值机柜台关闭时间为离港时间前40分钟,国际航班为离港时间前50分钟 [27]。2016年10月30日起,浦东机场所有国际航线航班柜台关闭时间(即结束办理登机时间)由现行航班起飞前40分钟提前至50分钟。

2023年9月28日,东航将新开“上海-伊斯坦布尔”往返直飞航线,这是中国航空公司首次在中国与土耳其之间开航这一航线。东航“上海-伊斯坦布尔”的往返航班号为MU703/704,每周执行3班:去程为周二、周四、周六北京时间凌晨01:30从浦东国际机场起飞,当地时间早上08:30抵达伊斯坦布尔机场;回程时间为当地时间周二、周四、周六14:00从伊斯坦布尔机场起飞,次日北京时间05:30抵浦东国际机场。

客货运量

年度数据

2002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

2004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

2009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

2010年12月23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人次。

2014年12月19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

2015年12月14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000万人次,出境入境旅客突破3000万人次。

高峰数据

2024年2月8日,浦东机场进出港航班达1546架次;2月15日,浦东机场进出港人次达24.3万人次,单日的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均创下历年春运最高纪录。4月12日,记者从上海机场边检站获悉,2024年一季度,该站全力保障浦东机场口岸通关安全顺畅,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680.2万人次、航班4.6万架次,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60%和110%。5月1日至5月5日,浦东机场保障航班起降0.7万架次,保障进出港旅客107.2万人次。7月,进入暑运时段,上海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预计日均客流量36万人次,同比增长16%。7月,浦东国际机场口岸日均出入境客运航班数已增加至520架次,比6月增加约10%;日均国际客流量达10.3万人次,同比增长65%;单日出入境国际客流量超10万人次的天数达22天。2024年1至7月,浦东机场海关累计监管国际中转旅客225.7万人次,同比增长4.7倍;其中国际转国际旅客88.5万人次,同比增长13.8倍。8月11日,上海机场航班量达到2386架次(其中,浦东机场1597架次、虹桥机场789架次),客流量达到39.7万人次(其中,浦东机场25.4万人次,虹桥机场14.3万人次),单日航班量和客流量均创历史新高。截至8月29日,上海浦东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已累计突破2000万人次。8月31日,为期62天的暑运顺利结束。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上海浦东、虹桥机场共保障航班起降14.3万架次(其中,浦东机场9.6万架次,虹桥机场4.7万架次),同比增长9.8%;保障进出港旅客2293.3万人次(其中,浦东机场1448.5万人次,虹桥机场844.8万人次),同比增长19.6%。航班量客流量均创历年暑运最高纪录。8月11日,上海机场单日航班量客流量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分别为2386架次和39.7万人次。在国际航线航班新增恢复以及出入境便利化服务持续提升的带动下,暑运期间上海机场出入境航班量客流量也持续走高,共保障出入境航班4.1万架次,日均669架次,同比增长44%;保障出入境旅客666.6万人次,日均10.8万人次,同比增长54.7%。8月11日,上海机场单日出入境客流量达到11.8万人次,为今年以来最高。

2024年11月14日,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10月运输生产情况简报,浦东国际机场10月飞机起降量总计4.59万架次,同比增长10.36%;旅客吞吐量668.72万人次,同比增长23.05%;货邮吞吐量33.05万吨,同比增长6.99%。虹桥国际机场10月飞机起降量总计2.38万架次,同比增长2.92%;旅客吞吐量423.31万人次,同比增长9.95%;货邮吞吐量4.18万吨,同比增长10.57%。

2025年2月1日,上海机场单日客流量达到39.8万人次(其中,浦东机场25.7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2月2日,上海机场单日客流量首次突破40万人次,达到40.4万人次(其中,浦东机场25.9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同比数据

2024年1月1日至6月26日,浦东机场国际和港澳台地区进港航班49031架次(日均275架次),同比2023年增长91.5%,国际和港澳台地区进港旅客706.3万人次(日均4.0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180.2%。

特色服务

过境免签

自2016年1月30日起,上海各开放口岸对51个国家持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客票的人员,实行过境免办签证政策。过境外国人可选择从上海海、陆、空港口岸入境或出境,在上海市行政区域内免签停留144小时。

6609c93d70cf3bc73979f597dc00baa1cd112a4b.webp.png

2016年11月1日起,白俄罗斯和摩纳哥纳入过境免签政策适用范围,适用国家增加至53个。

2024年7月15日起,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对部分持有第三国签证的外籍人士实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外籍人士从上海境前往第三国(地区),可免办签证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出境,在上海市范围内停留不超过144小时。

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适用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国家名单共54个:

奥地利、比利时、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摩纳哥、俄罗斯、英国、爱尔兰、塞浦路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北马其顿、阿尔巴尼亚、白俄罗斯、挪威、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新加坡、文莱、阿联酋、卡塔尔等。

2024年12月1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即日起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符合条件的俄罗斯、巴西、英国、美国、加拿大等54国人员,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地区),可从24个省(区、市)60个对外开放口岸中任一口岸免签来华,并在规定区域停留活动不超过240小时。

截至2025年3月17日,过境免签新政实施满三个月,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共有超1.1万名外籍旅客享受了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带来的便利,同比去年适用144小时过境免签人数增长了52%。

自助入境

2017年10月,上海边检总站在浦东机场口岸新增的入境边检自助通关通道正式投入启用,浦东机场T2航站楼新增23条,旅客入境将更加方便快捷。上海边检总站扩建后,浦东机场口岸的入境边检自助通关通道将达到50条,其中浦东机场T1航站楼12条、T2航站楼38条。新自助通道设备在证件读取和人员信息比对速度上,较之前有了不小的提升,操作界面也更简单便捷。

e850352ac65c10381a98f0b9bf119313b17e89e2.webp.png

行李大使

2018年2月,浦东机场在国内首推“行李大使”服务,工作人员会主动将行李转盘上的行李整齐划一地排成一列,帮助旅客更加便捷地找到和提取行李。

高端值机区

2021年12月8日,位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出发层M岛的东航全新高端值机区正式投入使用,作为服务国际及地区航线高端旅客的专区,M岛与位于浦东T1航站楼A岛的东航国内高端值机区遥相呼应,形成航站楼出发层南北两个高端值机区互补配合的新格局,进一步提升了东航作为主基地航司在浦东机场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这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东航在枢纽基地新增的首个高端值机区,折射出东航在常态化精准防控的基础上,为服务旅客美好航空出行、助力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作出的不懈努力。

外籍人员服务

2024年6月29日,浦东国际机场T2航站楼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投入试运营。

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由市政府外办、市友协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市交通委、市文旅局、市通管局统筹协调,由机场集团设计、打造,东浩兰生集团上海外服公司等单位支持配合开展了相关工作。

服务中心以“欢迎你,帮助你”为定位,按照支付、文旅、通信、交通四大模块功能,为入境国际旅客提供入境服务指南、《外籍人员在沪服务手册》、旅游地图、WIFI设备租赁、手机SIM卡销售、交通卡销售、外币兑换、零钱包兑换、移动支付及人工咨询等综合性全天候贴心、便利服务,与上海国际服务门户多语种网站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网络,方便外籍人员更好地了解上海、融入上海,向全世界讲好“上海故事”。

新型智能验证台

2024年10月5日上海机场边检站方面介绍,该站在浦东国际机场设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边检专用通道,启用一批新型智能验证台,将旅客证件信息、登机牌航班信息等采集于一体,提高采集效率,缩短候检时间。同时,该站配置手动/电控平移闸门和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加宽查验通道,确保乘坐轮椅、携带儿童等特殊旅客群体无障碍通关,实现“信息采集一体化+通关保障个性化”。

文化传统

核心价值观

严实、精细、协作、担当

标志意义

2016年3月18日,上海机场集团在虹桥机场T2航站楼举行企业新标志发布仪式。新标志由上海机场集团的英文缩写“SAA”组成,“S”寓意上海,上下两个字母“A”分别代表浦东和虹桥机场,体现“一市两场、两位一体”的特征。

建设规划

“十三五”期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新一轮建设正在推进,其中包括浦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浦东机场总体规划修编等,这关系着上海航空枢纽长远发展的建设项目和规划编制。

卫星厅工程

卫星厅工程是浦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主体工程,由两座相连的卫星厅(S1和S2)组成,形成工字形的整体构型,年处理旅客设计能力为3800万人次。工程总投资约206亿元。卫星厅总建筑面积62.2万平方米,为世界上最大单体卫星厅,其规模比浦东机场T2航站楼(48.55万平方米)还大近14万平方米。卫星厅采用国内出发到达混流、国际分流的基本剖面布局,为基地航空公司的枢纽化运作提供方便。卫星厅设有83座各类登机桥固定端,能够提供86-125个各型机位,并考虑了未来的适当预留。卫星厅为6层布局,地上5层,地下1层。自下而上为捷运站台层(-7.5米)、中转层(0米)、国际到达层(4.2米)、国内出发到达混流层(8.9米)、国际出发层(12.8米)。预计2019年建成后,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保障能力将达到8000万人次。

第五跑道

2014年4月,浦东机场第五跑道工程获得批复。第五跑道位于第四跑道以东,长3400米、宽45米,可供除A380以外的所有飞机起降。浦东机场第五跑道于2017年年内投入使用,届时中国浦东国际机场将成为中国首个拥有5条跑道的民航机场。

第二航站区

2016年12月,为了给更长远的发展留出空间,浦东机场在航站区的东南方向规划第二航站区。第二航站区将建造浦东机场的第六、第七、第八跑道和2座新航站楼,可实现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整个第二航站区建成后,预计将能够满足2035年时浦东机场1.6亿人次的总吞吐量需要。

十四五”期间,上海机场集团将着力提高空港地面设施与集疏运保障能力。

空港设施方面,将打造世界一流的航空枢纽设施,推进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新建浦东机场T3航站楼;对标香港机场超级货站,针对航空物流冷链,跨境等新业态需要,建设智慧货站;完善飞行区滑行道、机务维修等综合配套功能。

浦东机场四期工程将在卫星厅南侧规划建设一个面积达119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设计保障能力5000万人次;同时建设一个面积达103万平方米的交通中心,航站楼与交通中心采用上下叠合方式融为一体,旅客可在此实现零换乘。根据规划,T3航站楼国际旅客服务量、近机位、可转换机位数量在国内大型机场中均位于前列。该航站楼建成后,浦东机场服务品质将进一步提升,推动上海机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航空枢纽。

2022年1月3日,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开工。四期扩建工程主要包括航站区、飞行区、旅客捷运、市政配套、新东货运区、附属配套等六大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满足2030年浦东机场年旅客吞吐量1.3亿人次的需求。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航站区采用航站楼与交通中心一体化设计,实现旅客零换乘的服务目标。新建航站楼采用国际、国内双主楼构型。

2028年浦东国际机场的T3航站楼将投入使用,全场旅客保障量将会达到1.3亿人次。

价值意义

上海航空枢纽建设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上海服务“航空强国”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既要坚持安全为先,按节点稳步推进浦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突破航空运输发展瓶颈;又要着眼长远发展,加强系统战略谋划,加快建设世界级航空枢纽,为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发挥应有作用。实现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愿景目标,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枢纽作有力支撑,浦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对提升浦东机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快建设上海航空枢纽意义重大。上海机场的目标是建成安全、舒适、便捷的交通枢纽,成为一个集购物中心、休闲中心、会议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机场。

阅读量:1049 更新时间:2025-04-09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基本信息
  3. 运营情况
  4. 特色服务
  5. 文化传统
  6. 建设规划
  7. 价值意义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