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北京南站始建于1897年,时称马家堡站;于2006年5月10日正式开始封站改造;2008年8月1日,随着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而正式重新启用。
截至2017年8月,北京南站建筑面积32.2万平方米,有24条股道、13座站台,其中从北往南依次为:普速场设3台5线;高速场设6台12线;城际场设4台7线。
运营情况
自助购票
北京南站共设100台自动售(取)票机、45个人工售票窗口,其中有92台自动售票机和8台自动取票机分布在车站二层各售票厅前和地下换乘层。人工售票窗口开设退票、改签、挂失补、中铁银通卡等功能窗口;自动售票专区适时实行售、取分离措施,方便旅客快速办理相关业务,缩短取票等候时间。
旅客朋友可持二代身份证在自动售票机购票,也可以换取在12306网站上凭身份证购买的车票。
客运流量
2016年春运期间,北京南站日均客流为22万人次,暑期日均客流为13.1万人次。2016年“五一”期间,北京南站客流量持续走高,仅4月29日、30日两天,北京南站共到发旅客达到63万人次左右。其中,4月30日,单日旅客发送量达到20万人次,这也是继清明假日后,北京南站再创建站以来单日旅客发送量最高纪录。
2019年春运,北京南站发送旅客504.8万人次,暑运62天共发送旅客1074.84万人次。
2021年,北京南站旅客发送量从2008年的日均2万人增长至现在日均14万人,日开行列车从47对增长至255.5对。
2023年春运,北京南站共计发送旅客361.3万人次,同比2022年增幅172.3%,恢复到2019年的71.5%。2023年4月28日,北京南站发送旅客20.5万人次。端午小长假6月21日至24日,北京南站共计发送旅客71.2万人次,其中,6月22日高峰日发送旅客23.9万人次,6月24日到达旅客21.9万人次。截至8月1日,北京南站建站15年来,累计发送旅客4.51亿人次。暑运7月1日至8月31日,北京南站累计发送旅客1091.13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7.6万人次、到达旅客17.04万人次,其中,出行高峰日为8月26日,发送旅客23.04万人次。9月29日发送24.63万人次。
2024年5月1日发送24.7万人次。暑运期间累计发送旅客1128.45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3.19%,创暑运发送旅客历史新高。
交通换乘
公交线路
北京南站地面公交主要集中在北、南广场,永外幸福路三处,共有15条公交线路,其中常规线路12条,夜班线路3条。
地铁
地铁站厅位于地下1层综合换乘大厅中部,地下二层为4号线站台,地下三层为14号线站台。两线均采用岛式站台设计。4号线车站呈西北-东南走向,垂直于地面铁路;14号线车站呈西南-东北走向,平行于地面铁路。两线垂直交叉,站台中部的通过楼梯相连。
出租汽车
北京南站出租车日均运次5000余车次,运量1.2万人次。按照增开京沪线后旅客增量及分担率情况,预计出租车日均运量达到2万人次以上,出租车运次需要达到8000车次以上;在南站东侧地下一层停车场建有出租车调度站,东、西两侧出租车调度站都可停放出租车160辆。
租车服务
汽车租赁点距离南站北广场步行10分钟路程,约有运营车辆150台。
首汽约车
2018年8月,北京南站和首汽约车合作,在东西两个地下停车场分别给首汽约车开辟一个专用于网约车停车的区位。这是北京南站首次为网约车设置专属车位。
特色服务
润秋服务台
在高架候车大厅,以全国劳动模范张润秋名字命名的“润秋服务台”,专门为老弱病残孕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旅客服务。在服务区里,分隔有母婴哺乳区、行动不便旅客休息区以及其他旅客休息区。“爱心服务区”提供预约、进站、检票、上车、接站的一条龙服务。有需要旅客可以通过“北京南站”“北京南站张润秋”微博,或者拨打电话进行预约。
轮椅预约
在北京南站上下车的老幼病残孕旅客,可提前预约轮椅服务。中国肢残人协会与“重塑未来”慈善公益活动组委会向北京南站捐赠10台爱心轮椅。捐赠的10台轮椅座宽为43厘米,适用于绝大多数肢残人使用,其整体宽度为61厘米,可通过各类列车车门,并可在车厢中实现无障碍通行。
爱心轮椅平时摆放在北京南站2层16、17检票口前的爱心服务区,有需要的旅客可前往领取、免费使用,不过取用轮椅需要交付600元押金,归还轮椅时全额退还。旅客如有需要,也可以要求工作人员随同,由工作人员取回轮椅,这样则不用交付押金。工作人员可推着轮椅前往站台及北京南站门前的公交站、地铁站,为肢残旅客提供接送站的特殊服务。
爱心服务
春运期间,北京南站推出“爱心服务”,对旅客有困必帮、有求必应。开设爱心服务热线;实名爱心卡接送站;设“爱心进站口”,遇行李较多、老幼病残孕等旅客,将安排“小红帽服务人员”帮扶,确保停售站台票后这些旅客进出站顺畅。
文化特色
纪念币
2018年9月3日,中国高铁普通纪念币发行。中国高铁普通纪念币背面图案主景为“复兴号”动车组,背景为大胜关长江大桥、北京南站、“复兴号·中国高铁”文字及高山、梯田、沙漠等。
价值意义
北京南站建设过程中,攻克了包括轨道层直螺纹连接、光伏发电一体化、雨篷A型塔架支撑、悬垂梁在内的世界级技术难题,为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积累了先进经验,为中国铁路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建成后的北京南站具有候车空间大,视野通透的特点,把握了旅客至上和人性化的客流组织原则,实现了地铁、国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连接和零换乘。(北方网 评)
北京南站中央屋面采用的光伏发电一体化系统经过多次调整,安装太阳能电池板3264块,总功率245千瓦,创造了国内面积最大的公共建筑安装光伏发电系统,体现了“绿色、科技、人文”的北京奥运三大理念,具有在全社会倡导节能环保的功效,成为公众示范建筑。(北方网 评)
阅读量:52 更新时间:2025-04-12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