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郑州站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1953年,郑州站改扩建工程动工;1956年,改扩建后的车站投入使用;1988年,郑州站再次进行改扩建工程;1999年12月,郑州站主站楼投入使用。
截至2024年1月,郑州站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2万平方米;站场规模7台14线。
运营情况
票务服务
火车票实名制
2013年2月13日(正月初四),郑州站实行全封闭实名制验票,所有到郑州车站乘车的旅客在进站时均要接受实名制车票查验,验票时须出示车票和相关有效身份证件,票、证、人不符的将拒绝进站乘车。
电子客票
2019年1月,郑州站在东、西进站口设立16个人脸识别进站闸机通道,满足所有电子客票旅客自助进站的需求,实现刷脸、刷身份证进站。
自助购票
截至2018年8月,郑州站设有95台自助售(取)票机。
设备设施
公安制证
截至2014年1月,郑州站在东、西两个广场售票厅旁边分别设立了铁路公安“制证点”,旅客可以凭身份证号码办理临时身份证明。
语音报厅
2018年1月31日起,郑州站进站检票口设置“一对一”语音报厅装置。
充电服务
截至2018年3月,郑州站内设有手机充电服务站。
母婴休息区
截至2019年1月,郑州站设有170平方米母婴区,有洗手池、婴儿护理台、婴儿床、饮水机、电源等设施。
运输流量
2024年春运,郑州站累计发送旅客313.5万人次,3月2日(正月二十二)达到春运发送旅客最高峰,单日发送旅客10万人次。
2025年春运,郑州站累计客发320.7万人,2月16日(正月十九)为春运发送旅客最高峰,单日发送旅客10.96万人。
车站流量
2024年清明假期期间,郑州站单日发送旅客47.15万人次.为期5天的铁路清明假期,累计发送旅客385.1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77万人次,有3天单日旅客发送量超80万人次。其中,4月4日发送旅客86.4万人次,创今年以来单日客发新高;郑州站发送旅客47.15万人次,创单日客发历史新高。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郑州站西出口工程
郑州站西出口工程施工工期紧、工艺要求高、组织难度大,尤其是高架候车室、旅客通道全部在既有线范围内,包括新建七站台及站内改建工程,对运输的干扰较大,全部是要点施工。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运输的影响,经过调查和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先封闭11道,进行高架一层顶板、中通道、无站台柱雨棚PC轴施工,吊装期间临时封闭侧线。该方案为郑州站保留10股道接发列车,对运输的干扰较小。
在确定施工总体方案的基础上,考虑到郑州站列流密度较大,且施工开始又临近春运,因此决定采取分步过渡的方案,即在保证不影响郑州站正常接发旅客列车的情况下,先进行位于15道与机走线之间的XB轴线候车室基础施工,待春运结束后,再逐步向站内股道过渡的方案。
施工的相互配合。当工务、 电务.接触网三方的施工限制条件都满足后,还要针对郑州站的图定天窗时间,分配三方的进场施工时间。工务先行进场,在规定时间内连通轨道电路、道岔定位;其后电务开始进场调试道岔,调整试验联锁关系;然后,接触网开始进场调试道岔,调整试验联锁关系;然后,接触网作业车方可进入施工线路,进行立杆调网作业。此后,施工单位进行XB轴线候车室基础施工。
2008年春运以后,当XB轴线候车室基础施工基本结束后,XA轴的施工即可展开。XA轴的施工必须封闭郑州站11.12道,届时郑州站将只有10股道接发列车, 对于郑州站既要保证运输生产,又要保证施工进度难度较大。为此,调整部分车流和变更部分机车换挂方式,将铁路局管内部分旅客列车调整到新乡站或安阳站到达,部分旅客列车绕行不经郑州站,减少了郑州站日接发列车对数,并将部分机车不在郑州站换挂, 节约了机车换挂时间,从而从运输条件.上为施工创造了便利。由此可见,虽然施工会影响运输,但通过调整运输方案就能满足施工。
木枕道岔更换
2017年10月11日至11月11日郑州站更换木枕道岔,33天施工期间将有1200余趟旅客列车受影响。这是中国铁路历史上一次性更换道岔最多、周期最长、施工难度最大、有计划影响列车最多的一次施工。这场持续到的“大手术”,是要将郑州车站南北两端最后73组客车进路木枕道岔全部更换为混凝土道岔。
价值意义
郑州站既是中国铁路客运特等站,也是中国铁路最大的旅客中转站和行包中转站之一,素有中国铁路客运的“心脏”之称,是陇海铁路、京广铁路干线交汇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评)
随着郑州站西出口改造工程的全面实施,郑州站及东西广场区域将最终建设成为集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公交、长途客运、出租车、社会车辆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大河报》 评)
阅读量:69 更新时间:2025-04-14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