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原乌鲁木齐站始建于1962年,于2014年9月1日更名为乌鲁木齐南站。新乌鲁木齐站于2013年6月在二宫站原址开工重建,于2016年8月12日正式投入运营。
截至2016年7月,乌鲁木齐站站房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雨棚投影面积7万平方米;站房设计最高聚集人数8000人,设计高峰日客流量可达24万人,布局9台18线16站台面。
运营情况
自助购票
截至2016年8月,乌鲁木齐站设3个售票厅,配置了39个人工售票窗口和34台自动售取票机。
便民设施
截至2016年8月,乌鲁木齐站内设有餐厅、书店、ATM机等。
客运流量
2016年10月1日,乌鲁木齐站单日旅客发送数达到3.3万人次,创下了开通试运营以来最高纪录。
2016年10月底,乌鲁木齐站每天的旅客发送量达到1.8万人次左右。
2017年8月12日,乌鲁木齐站开通满一年,累计开行列车18977趟次,累计运送旅客663.9万人次。
2019年8月10日,乌鲁木齐站发送旅客8.1万人次,创造了单日旅客发送量新纪录。
2023年上半年,乌鲁木齐站累计发送旅客871.84万人次。其中,春运共发送旅客139万人次,到达旅客149万人次。
特色服务
“刷脸”进站
2016年7月,乌鲁木齐站启用“人脸识别”新型验票系统,旅客持身份证和蓝色车票就能“刷脸”进站,提高了验票放行效率。
“丝路明珠”服务站
乌鲁木齐站设有“丝路明珠”服务站,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轮椅、担架、小药箱、工具箱、信纸、针线等便民服务。同时,“丝路明珠”服务台为旅客提供微查询、微预约服务。
其他服务
车站还打造了“母婴候车”“重点服务”“信息咨询”“紧急求助”“失物招领”等系列延升服务项目,并拓展了绿丝带、“三微”、“困难小助手”等服务。
建设规划
2017年2月8日,乌鲁木齐站南广场项目开工建设,计划2018年底地面广场达到使用条件,地下部分2020年前完工。
乌鲁木齐站南广场项目是乌鲁木齐高铁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总占地面积7.7公顷,总投资6亿元,建设内容包括:集散匝道及市政配套、立体零换乘地下空间、地面广场及场站设施,以及同步建设的乌鲁木齐地铁2号线、4号线换乘车站。项目建成后将与乌鲁木齐站、北广场、长途汽车站、地铁换乘站共同形成集铁路、轨道交通、BRT、公交、长途汽车、出租车、社会车辆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截至2017年2月,乌鲁木齐南广场集散匝道与区域市政道路已建成。2017年新开工项目为:南广场及地下空间主体工程,主要包括4.72万平方米的广场,2.98万平方米的绿化,10.5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1.3千米长广场内道路,1205个公共停车位。
价值意义
作为中国新疆首府及全疆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乌鲁木齐站所在的高铁片区不但服务于新疆与其他各省的往来交通,更是服务于中国与中亚、西亚国际商贸交流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推进乌鲁木齐面向中西亚金融商贸中心建设,加快地区一体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阅读量:59 更新时间:2025-04-15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