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滇越铁路

中国昆明至越南海防米轨铁路

滇越铁路(Yunnan-Vietnam Railway)是东南亚地区一条连接中国昆明和越南海防港(经中越口岸河口)的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为米轨铁路,呈南北走向。

  • 中文名
    滇越铁路
  • 别名
    昆河铁路(国内段)
  • 开通日期
    1910年4月1日
  • 线路长度
    859公里(滇段465千米,越段394千米)
  • 途经省市
    中国云南省;越南老街省、安沛省、富寿省、永福省、河内市、北宁省、海阳省、海防市
  • 沿途城市
    昆明市官渡区、呈贡区、宜良县;玉溪市华宁县;红河州弥勒市、开远市、蒙自市、屏边县、河口县。
  • 设计速度
    35 km/h
  • 运行速度
    50-60千米/小时(改造后)
  • 车站数量
    原设61个,现裁撤45个,实际在用16个

基本信息

十九世纪中后期,法国人选择了东线设计方案并规划建设。越段1901年开始动工,1903年竣工通车;滇段1904年开工,1910年3月30日竣工,4月1日全线通车运营。

滇越铁路起于昆明北站,终点位于越南海防站。线路全长859公里(滇段465千米,越段394千米)。全线有车站34个,原来许多的车站现已经拆除或降为乘降所。

越段客货共用,滇段只有货运(2003年6月起,滇段王家营-河口停止客运,只保留货运和客运通勤车。2018年,开远-大塔通勤车开行。2020年,昆明石咀-王家营通勤列车停运)。2014年建成通车的昆玉河铁路继续承担滇越铁路滇段的主要运输任务。

ac6eddc451da81cb6f9fc3b25c66d01609243157.webp.png

运营情况

运营历程

●昆明北站——王家营站区间

2008年6月15日,通勤列车在昆明石咀站(车家壁附近)至呈贡区王家营站区间恢复通行,作为旅游及铁路职工出现的区间线路。

2015年因设备检修停运一个多月。

2017年,因地铁修建,拆除部分铁路,暂停开行,预计至2020年上半年对其完成恢复还建,并具备运营条件。

●开远区间

2018年7月20日,开远站再次启用。开远市依托现有滇越铁路的米轨铁路,将其打造成一条南北轨道交通公交列车。作为一段观光铁路,此段铁路开设7个站:

开远站(起点)——祥云路站——泸江河站——1909广场站——七孔桥站——南洞站——大塔站(终点)。

列车每天共开通7趟,运行时间40分钟。

客货流量

1910年,客运量为30万人次

1938年客运量4200万人次,货运量376628吨

1939年的客运量达到4542万人次,货运量524326吨

1940年6月,货运量15000吨。

设备设施

车辆设施

配备蒸汽机车29台、车辆508辆。

列车:东风21、东方红21、米其林号动车(1914年,米其林号内燃动车组在滇越铁路上投入使用,专供铁路高层管理人员和达官显贵乘坐。1932年更换米其林橡胶厂的橡胶轮胎后可以70千米的时速运行,最高时速记录100千米/小时,现陈列于昆明北站铁路博物馆)。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滇越铁路上有铁桥22座997.15米,石桥108座3118米,隧道158座17864米,南北线路高差1940米,曲线占53%,最小曲线半径80米,最大坡度30‰。滇段工程远比越段艰巨,桥梁425座,有的两端紧接隧道,下临万丈深涧;隧道155座,部分为曲行隧道。滇段全长桥隧比36%。

重点工程

●五家寨铁路桥

五家寨铁路桥位于滇越铁路红河州屏边县四岔河峡谷段,因其似外形四张腿站立的人,又称“人字桥”,学名又叫“肋式三铰拱钢梁铁路桥”,正式名称为“五家寨大桥”。总长67.15米,宽4.2米,桥面距谷底102米,架设在两侧相距仅70米的峭壁上。从征集方案到建成历时4年。

1907年3月开工建设,1908年底完工。

2006年,五家寨铁路桥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他重点工程:狗街大桥、禄丰村大桥、糯租大桥、小龙潭大桥(新旧两座)、木花果大桥、玉林山七孔桥、白寨大桥(新旧两座)、河口大桥(新旧两座)

荣誉表彰

1987年,滇越铁路碧色寨站被云南省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滇越铁路重点工程五家寨大桥(人字桥)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10月,滇越铁路红河段被红河州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1月,滇越铁路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截至2015年7月,五家寨大桥(人字桥)、碧色寨站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截至2017年,滇越铁路沿线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

价值意义

血泪筑建

中国人民用血汗筑成的滇越铁路却成了法国殖民者的掠夺工具,给云南人民带来了灾难。法国殖民者凭借这条铁路,控制了云南的交通,掌握了锡商的命运,操纵了云南的金融,支配了云南的邮政和电讯。法国人柏顿在考察云南后曾说:“滇越铁路不独云南全省商务为法人所掌握,而云南政府也在巴黎政府掌握之中。滇越铁路成为“插在云南的大吸血管”,吮吸着云南人民的膏血。它是殖民者侵略、掠夺云南人民的历史见证。直到1950年初,人民政府接管了滇越铁路滇段,它才成为加强沿线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动脉。

在滇越铁路滇段的修筑过程中,从河北、山东、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浙江、云南等省招募大量民工,前后7年间,总数达20~30万余人,法国殖民者对中国筑路工人进行了极其野蛮的奴役、压迫,被虐待折磨致死者近8万人。”血染南溪河,尸铺滇越路。千山遍白骨,万壑血泪流”。(“血泪筑建”全段摘自云南法制报)

抗日通道

在抗日战争时期,滇越铁路是南方的重要运输通道,力保运输物资的“大动脉”,在东南沿海港口尽失的情况下,成为中国获取国际援助运输量最大的一条通道,也一度成为中国对外交通的首选,为防止日寇切断一切国际对华援助的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期间,滇越铁路一改夜间不行车的规定,日夜加开列车抢运物资,虽经常受到日本轰炸机的袭击,但货运量比通车时增加了3倍。随着内地机关、企业、学校的大批迁移,客运量剧增,仅1939年的客运量就达到4542万人,为通车当年的15倍。通车当年客运量为30万人/年,1938年客运量4200万人次,货运量376628吨;1939年的客运量达到4542万人次,货运量524326吨。

为保护这一国际通道,当时的云南省政府命令高射炮兵部队开赴防地,担负滇越铁路重要桥梁和隧道的防空任务。同时,防守人字桥部队的高射机枪也由7.92毫米口径全部更换为性能更好的13.2毫米口径的高射机枪,全部配置在人字桥两端的高山顶上。由于人字桥位于两山绝壁之间,加之防空部队配备的猛烈炮火,使日军不敢过低俯冲,尽管先后投弹700余枚,但硝烟散尽,人字桥仍奇迹般地傲立于绝壁之上。

在无数护桥之战中,白寨大桥之战最为惨烈。1940年3月1日,36架日机组成的庞大编队向白寨大桥扑来。此时,由河口开往昆明的旅客列车正在通过大桥,火车司机开足马力,想冲过大桥进入隧道,防空官兵也向敌机猛烈开火。日机立即散开队形,分别对火车和防空阵地进行轰炸。就在火车即将冲入隧道时,敌机投下的炸弹击中机车,在一片火光之中,血肉横飞,惨不忍睹,当场死伤200余人。防空官兵有3人被炸死、3人重伤。此次轰炸,白寨大桥损失较轻,经及时抢修,当夜即恢复通车。

日军为了轰炸瘫痪一条支撑中国抗战的铁路,费时近4年之久,出动飞机近九百架次,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但在云南军民的护卫下,滇越铁路从未向日本侵略者屈服。桥炸坏了立即抢架,路基炸塌了迅速抢筑,铁轨炸断了马上抢铺,不屈不挠,日夜奋战,始终保护着滇段的运行通畅,使之日夜牵制日本侵略者的兵力和部署,抢运军需物资助力中国抗战,最终使日本侵略者的野心落空。

滇越铁路是炸不断的,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直至主动停运以前,年均运量仍达到8万吨。(“抗日通道”上述段摘自滇越铁路研究会年刊《滇越铁路之战》孙官文)

“滇越铁路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红河学院学报/滇越铁路研究会年刊《简论滇越铁路的历史作用》庄兴成 范德伟)

工程奇迹

滇越铁路是中国境内较早修筑的铁路之一,也是中国最长的一条轨距为1米的窄轨铁路。滇越铁路是云南百年前唯一的运输“大动脉”,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被称之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著名的人字桥用钢结构,很少维修,堪称世界桥梁的经典之作,在当时是全球顶级技术。

在昆河铁路的465千米的中,共修建了大小桥梁425座,有的桥梁两端紧接隧道,下临万丈深渊;隧道158座,占滇段全长的36%。这不仅是中国铁路史上的创举,也是世界铁路史上的奇迹。

如今,滇越铁路背着沉甸甸的历史,但肩负的使命却远未结束,在中国境内465千米的铁路轨道上,历史永远记录着当年的风雨云烟,很多地方都能找到百年兴衰的痕迹。那些悲怆弯曲的铁轨,它将永远向人们述说着铁路线上所发生的百年故事。(“工程奇迹”全段摘自云南法制报)

促进经济

云南省的昆明、宜良、开远、个旧、碧色寨等就是因为这条铁路而兴起和繁荣的。

昆明甚至出现了电影院、公园、西医院,电灯、电话、自来水等进入了市民的家中,汽车、自行车、人力车住单间取代了传统的马车、轿子。

碧色寨成为寸轨铁路与米轨铁路的换装站,每天等待运输出国的锡矿、皮毛等货物装满仓库。西方各国商人也纷纷云集于此,开设了洋行、公司、酒楼等。其最繁盛时,容纳了18个省108个县的移民和商贾在此谋生。

滇越铁路通车,后许多商人开始将商业资本转向产业资本,纷纷投资兴办现代工业,电力、机械、化工、矿冶、火柴、纺织、烟草等各类采用先进机器设备的工厂纷纷涌现。中国第一座水电站——昆明石龙坝水电站就是在这段时间建成的。1910年,云南耀龙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并购买了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发电输电设备。1912年4月,第一座发电厂正式发电。1915年,昆明还组建了云南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1920年建成供水。云南的现代工业由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促进经济全段摘自红河学院学报/滇越铁路研究会年刊《简论滇越铁路的历史作用》”)

建设成果

2010年9月,在滇越铁路通车一百周年之际,全国政协调查研究组专门到云南进行“百年米轨滇越铁路保护和利用”的专题调研。9月10日,还专门在昆明听取了云南省政府的情况汇报。

2013年3月23日,“滇越铁路”昆明论坛举办。论坛汇集了中、法、越三国的专家学者,共同就“加强滇越铁路保护利用,促进申遗工作推进”的主题进行研讨。

2018年1月,滇越铁路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阅读量:28 更新时间:2025-04-26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基本信息
  3. 运营情况
  4. 设备设施
  5. 建设成果
  6. 价值意义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