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截至2020年,成都公交拥有公交车1.4万辆,运营公交线路979条;成都公交系统拥有国有出租汽车经营权1240个,代管个体出租汽车400台;成都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60%。
2019年,成都公交全年总行驶里程4.8亿公里,实现客运总量15.1亿人次,日均客运量约410万人次。
2022年3月,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名单出炉,成都创建达标。
2023年2月,成都首批次“响应停靠公交”正式上线。
历史沿革
1952年7月1日,成都市公共汽车公司成立。
1956年6月,成都公交开始发售月票。
1966年1月1日,成都铰接式无轨电车开始运行。
1983年5月1日,成都市公共汽车公司与电车公司合并,成立“成都市公共交通公司”,并进行首次工商注册。
1985年7月,成都第一个公交中心站“城北中心站”投用。
1996年6月12日,成都无轨电车正式退出城市营运。
1990年,成都市公共交通公司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
1999年,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成立。
2008年5月1日,成都公交对乘坐市区公交车辆的IC卡次数消费者实施两小时内可任意次数免费换乘的优惠;同年,成都市首次在市区内设置公共汽车专用车道。
2010年8月2日,成都公交集团新繁巴士有限公正式更名为成都公交集团新城市巴士有限公司。
2012年,全国首例电气混合动力公交车在成都投入营运;同年7月11日,成都市新增23条公交专用车道。
2014年6月,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经过公司制改革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同年7月10日,成都公交官方移动应用“巴适公交”正式上线。
2015年5月27日,成都天府新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于5月27日正式注册成立;同年12月30日,成都市新都巴士公交有限公司在新都区正式挂牌成立。
2018年5月4日,成都“天府通APP”扫码乘公交功能开始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天府通乘车码支持9路、11路等20余条线路、1000余辆车辆;同年12月,成都六城区465条线路、12835台公交车辆全部完成二维码乘车软硬件改造工作。
公交类型
常规公交
成都常规公交车车型分为普通车和高档车,车身颜色主要有白色、黄色、红色、绿色、蓝色等。截至2020年12月,成都公交拥有公交车1.4万辆,运营公交线路979条。
成都五城区及高新区公交线路编号主要使用“纯数字”“单个字母+数字”及“文字+数字”三种方式,部分特殊线路采用纯文字方式命名。其中1-149、334-343为干线公交,150-250为支线公交,401-499为接驳公交,4位数为社区巴士公交;“字母+数字”及“文字+数字”为特殊公交,“字母K+数字”为快速公交,“字母G+数字”为高峰公交,“字母D+数字”为定制公交,“字母B+数字”为便民创新公交,“夜间+数字”为夜间公交。
二圈层区县内部线路使用“单个首字母+数字”的方式,首字母选择方式为:L-龙泉驿区、P-郫都区、Q-青白江区、S-双流区、T-天府新区、W-温江区、X-新都区;东部新区内部线路使用“东+数字”的方式。
二圈层开往中心城区线路和区县互通线路使用分配给二圈层区县的纯数字编号,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使用501-599,青白江601-649,新都650-699,郫县700-749,温江750-799,双流800-849,龙泉驿850-899,由中心城区新开行前往区县线路编号使用“300-399”区段。
三圈层新开往城区线路使用“950-999”数字区段,三圈层区、市、县属地内部线路及与区、市、县互通线路,可使用纯数字编号,但不应与周边区域线路编号混淆。
快速公交
成都快速公交线网主要由“一环五射”构成,即以二环路快速公交为核心,沿放射性主干道布设五条射线,五条射线分别为:覆盖成都以北方向、连接新都的凤凰山快速公交,向南连接高新区、天府新区的剑南大道快速公交,向西连接温江方向的日月大道快速公交,向东连接龙泉方向的成渝高速快速公交,向西北方向连接郫都区的沙西线快速公交。五条射线为成都市各方向主要客流集散通道,通过五条射线的布设,与二环快速公交形成快速公交网络的骨干体系。
出租汽车
成都市蓉城出租汽车有限公司是成都公交集团旗下的出租车服务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城市出租汽车客运、为个体出租汽车营运业务提供有偿服务、汽车租赁等。截至2020年6月,成都蓉城出租共有国有出租汽车经营权1240个,代管个体出租汽车400台。成都出租车车身颜色为绿色、蓝色;车型分为两种档次,其中第三档次车型为爱丽舍、捷达及1.6L速腾,第二档次车型为1.4T、2.0L速腾、吉利新能源汽车。
运营情况
2013年,成都公交运营线路线路353条,拥有公交车10797辆,日均载客量达470万人次,公交出行分担率达28.12%,顺利开行了二环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并开行60条刷卡免费的社区巴士线路,全年票款收入逾16亿元。
2014年,成都公交营运线路443条,公交车11245辆,日均载客量达522万人次,中心城区常规公交出行分担率达30.13%,全年新增1000辆公交车,累计开行100条社区巴士和15条定制公交线路,优化调整线路76条,新增延时服务线路14条,营运收入逾17.54亿元,公交服务乘客满意度达到了95.9%。
2015年,成都公交营运线路达496条,公交车11489辆,单日最高载客人次520余万,全年完成客运总量18亿人次;新增延时服务线路10条,并对52条主干线路增加高峰班次,中环至绕城区域已新开行和优化延伸公交线路40条,增加区域内公交线路长度120公里,新建电子公交站牌300座,营运收入达17.5亿元,中心城区常规公交出行分担率逾30%。
2016年,成都公交运营线路586条,同比增加90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86条,实施延时服务线路20条;全年累计投放公交班次1601.74万班,同比增长5.22%;公交营运总里程4.27亿公里,同比增加1.39%;公交客运总量完成16.27亿人次,公交营运收入15.70亿元;同时,积极推进场站建设,万家湾公交枢纽等场站完工并交付使用。
2017年,成都公交新开线路97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05条,实施延时服务线路69条,分批次新增按时刻运营线路15条,累计达42条;全年行驶总里程4.75亿公里,完成总客运量15.63亿。截至12月底,成都公交运营线路668条。
2018年,成都公交开行包含夜间公交、校园公交、旅游观光线等在内的多条特色公交,共计开行“共建共享”线路169条;加快构建快速通勤班线,新开行快速公交2条、高峰快线21条;新增纯电动公交车1501辆,建设充电桩147套;全年总行驶里程4.7亿公里,实现客运总量15亿人次。截至12月底,成都公交拥有公交车13939辆,运营线路786条。
2019年,成都公交全年总行驶里程4.8亿公里,实现客运总量15.1亿人次,日均服务乘客410万人次。 截至12月底,成都公交拥有公交车13988辆,运营公交线路880余条。
2020年,成都公交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重庆公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度融入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牵头三地公交企业,推动“同城同网”建设;加速推动中心城区公交一体化发展,与新津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东进”战略,开行公交线路14条;助力成都“三城三都”建设,新开旅游公交线15条,新能源公交车增至3678辆;坚定“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战略,新开调整地铁接驳专线53条;持续丰富快速通勤体系,新开快速公交K17线、K19线、K12A,K5线延伸至温江主城区,新开高峰快线11条,“i”巴士动态公交开启试运行。截至12月底,成都公交运营线路979条,工作日载客人次320万左右。
2023年12月6日起,成都公交官方APP“成都公交APP”正式实现公交、地铁一码通乘。
文化特色
智能站牌
2012年12月10日,成都市的600套公交智能电子站牌由集团公司全部建设完毕,主要分布在三环内交通密集区域,包含蜀都大道、交大路、羊西线等交通枢纽干道。
2017年11月,成都市双流区160个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全部建成投用。该智能公交电子站牌不仅具有连接免费Wi-Fi、USB接口手机充电等便民功能,还能显示车辆运行时间、车辆到站情况等等。
建设规划
成都市人民政府于2016年正式印发《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常规公交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成都中心城区及中心城区外其他区(市)县城区建成区要进一步提升公交线网密度,实现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中心城区公交线网密度达到3.3公里/平方公里以上。公交企业要增加大客流公交线路运力配置、动态调配上线车辆数量,高峰期车内拥挤度原则上不超过7人/平方米。同时,公交企业还要延长运营服务时间。公交线路首班发车时间不晚于07:00,末班收车时间不早于19:00;中心城区对接近郊区(县)公交干线及区(市)县内部公交主干线路末班收车时间不早于21:00。
阅读量:73 更新时间:2025-04-28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