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佛山公交

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城市公交系统

佛山公交(Foshan Public Transport)是指服务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的城市公交系统,包括公共汽车、客运车辆和出租车等。

  • 中文名
    佛山公交
  • 公交类型
    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客运大巴、轨道交通
  • 所属地区
    广东省佛山市
  • 报站语言
    普通话,粤语
  • 车票价格
    2 至 26 元

历史沿革

共和国后

1959年10月,佛山首条公共汽车线路——1路(今101路)由佛山地区交通局开通,由佛山交通局直属车队管理,为佛山首条公共汽车线路,最初只有4辆配车。

1989年,为了解决车辆不足的情况,佛山引进20台来自香港九龙巴士的二手丹拿E型(Daimier E)双层巴士,投入至1路(今101路)和10路(今110路)运营。

1991年,南海县公共汽车公司(南海市交通客运有限公司前身)成立。

1995年,南海市公共汽车公司(今佛山市南海佛广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在市委、市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增置了16台30座中巴,创(县)市级推行公共汽车无人售票之先河,先后增开了3路、4路、10路无人售票公共汽车班次。

1996年,南海市(今南海区)已有市内公共汽车线路26条,营运车辆435台;跨省市线路249条,营运车辆259台,实现了与湖南、广西、四川、江西等省的直达公共汽车运输。全年共运送旅客70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3655万人公里。其中南海市公共汽车公司1996年完成客运量389万人次,周转量10918万人公里,共发出班次246740班。

1999年,佛山市高明宏明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及佛山市高明广明汽车客运有限公司成立。

2001年,佛山市迳口联通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广州市新福利巴士服务有限公司以公开投标,取得佛山市9条路线8年的经营权,随后成立佛山市新福利巴士服务有限公司并正式营运;佛山市禅运城巴有限公司成立。

2005年,佛山市恒通客运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粤景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顺景运输有限公司及广东顺德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公交分公司相继成立。

2006年,佛山市三水区运发有限公司客运分公司成立。

2007年,南海市交通客运有限公司改制,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广州公交集团第二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前身)收购70%股权,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并更名为“佛山市南海佛广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2008年,佛山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公交分公司及佛山市粤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相继成立。

2009年,佛山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南海公交分公司成立。

2010年,佛山市顺德区鸿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及佛山市顺德区顺汽公交有限公司相继成立;佛山市新福利巴士服务有限公司易名为佛山市新力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下称“新力公交 ”),成为佛汽集团的子公司。

2011年,佛山市三水区国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及佛山市南海区官窑民众公交客运有限公司成立。

2012年,佛山市南海佛广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更名为“佛山市南海佛广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高明区宏达城巴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区粤运交通有限公司及佛山市新协力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相继成立。

2013年,佛山市禅南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成立,11月18日,狮山巴士和罗村巴士更名为南海高新区巴士。

2014年,新力公交并入佛汽,通称佛山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公交分公司。

2016年,佛山市佛云新能源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及佛山市新蓝鲸客运有限公司成立;8月15日,佛山中心城区首批“两纵四横”骨干公交线路开通。

2020年,佛山市高明区氢裕公交客运有限公司成立,并于12月18日试开行H520、H590氢能源环线。

2022年8月,安通客运陆续接手高明宏明的所有车辆以及运营线路。

2021年12月23日,广州巴士集团有限公司在广州市越秀区动物园南门公交站场正式揭牌。新挂牌成立的广州巴士集团隶属于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将广州公交集团第二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包含南海佛广交通集团在内)、广州公交集团第三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公交集团电车有限公司战略重组,并划入广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占比50 %)和广州快速公交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占比100 %)国有股权。

9a504fc2d5628535e5dd3d7104bd61c6a7efce1bc51a.webp.png

TC模式改革

佛山城市公交TC模式改革,是指2008年起佛山市对城市公交管理模式的改革。

TC模式,即交通共同体(Transport Community),是一种公共交通管理模式。在TC模式下,业主是政府,运营商和公交票务分开,政府对公交线路实施招标,确定运营商,并根据运营商的服务质量水平,给运营企业划拨专款,而公交票款收入属于政府。

TC模式起源于德国汉堡,后在欧洲和亚洲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有不少成功范例。佛山市禅城区是全国首个在公交行业全面实施TC模式的行政区。

2008年7月16日,顺德区北滘镇开创国内公交TC化的先河,引进国外TC化模式,率先推出三条镇TC线路进行试水。不久后,禅城区也引进TC模式对公交运营进行改革。9月19日,佛山市禅城区公共交通管理有限公司(即禅城TC公司)正式揭牌。

同日更举行了TC公交服务合同签约仪式暨岭南大道公交枢纽站奠基仪式,这标志着禅城区公交改革(TC模式)正式启动,以新公交,新体制,新服务,新形象为口号的禅城区公交改革开始,也标志着禅城区乃至整个佛山市的公交行业管理进入一个新纪元。

2010年,佛山市顺德区公共交通管理有限公司(顺德TC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顺德区正式实施TC化改革。

2015年,佛山市三水区公共交通管理有限公司(三水TC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三水区正式实施TC化改革。

2017年5月,佛山市南海区试行TC化改革,至2018年,南海区正式实施TC化改革。

2019年1月,佛山市公共交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高明区实施TC化改革。

2020年6月5日,佛山市公共交通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与佛山市高明区安运公共汽车有限公司、佛山市高明区氢裕公交客运有限公司签订《佛山市高明区公交线路运营服务项目合同》,标志佛山公交TC改革正式实现五区全覆盖。

截至2020年6月,公交TC改革已在全市五区完成。

2018年9月,“佛山市率先实施公交TC管理模式”被评选为改革开放40周年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十大最具影响力事件”。

基本情况

截至2019年2月,全市共有公交车6893辆,公交线路642条,公交日均客运量达160万人次,共有3865台出租车,36730辆公共自行车,全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指数达83.86。

截至2019年底,佛山市全市公交站场共建成公交场站624个,公共交通日均客流量已超过150万人次,公交出行非现金支付率达86.4%,中心城区公交分担率达43%。

截至2020年5月,佛山市327个建制村已100%实现通车,已完成“村村通公交工作”。佛山市中心城区已形成“城巴 + 骨干层 + 支撑层 + 接驳层”的公交网络体系;中心城区以外区域的公交网络体系为“城巴 + 区巴 + 镇巴”模式。佛山市已实现城市公交全覆盖以及乡镇100%有客运站、行政村100%通公交和行政村100%有站亭的工作目标,公交服务已全面替代了农村客运服务功能,较大改善了佛山市乡镇和村居的公共出行服务。

截至2020年7月,佛山所有在营运公交车辆全部更新为新能源公交车,实现公交领域的污染物“零排放”。接下来,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通过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确立和固化“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战略导向,将佛山打造成为具备“岭南特色和国际水准”的公交都市。

大数据

佛山TC公交改革十二载,公交出行更便捷。公共交通客流由2008年改革初期的日均36万人次/日增至2019年的150万人次/日;公交出行非现金支付率由改革初期的10%增至2019年的86.4%;中心城区公交分担率由改革初期的7%增至2019年的43.49%;公交投诉率大幅下降,市民公交出行满意度持续上升,全市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为85分以上。

公共资源优先供给方面

通过统筹编制公交场站规划促进公交场站用地保障与控制,加快各区公交场站建设进度。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共建成公交场站624个(包含车辆服务功能场站和客流服务功能场站),公交场站面积达97.54公顷,场站面积同比2018年上升9%,同时建成公交专用道157.2公里。

绿色交通体系构建方面

全力推动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及配套充电、加氢基础设施工作,截至2020年6月,我市所有在营运公交车辆全部更新为新能源公交车,切实践行节能低碳的“绿色出行”理念。若按照单车日行驶200公里里程计算,我市今后每年将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量2018吨,为我市防治大气污染、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较大贡献。

公交服务品质提升方面

统一设计了靓丽的车身外观,增配了包括驾驶区安全防护围栏、驾驶员行为监测装置、线路导图和液晶屏等安全和服务装备,进一步提升车辆综合服务性能;开设辅助公交定制线路,构建以常规公交为主体、辅助公交为补充的多元化公交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市民提供高品质、个性化的公交服务;自2020年9月21起,在既有夜间公交线路基础上陆续开通夜间辅助公交线路和延长部分常规线路运营服务时间,围绕夜间经济集聚区,加大夜间公交出行服务,助力夜间经济发展。

“十三五”时期

“十三五”时期,佛山市交通运输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包括新建公交场站101个;公交专用道新增69.6公里(达172.2公里),增幅67.8%,2020年末,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路网高峰期运行速度为19.45km/h,较公交线网提速16.2%,公交服务竞争力得到保障;全市公交线路条数由626条增加至670条,同时还推出了辅助公交、夜间公交等特需服务项目,是“十三五”期间广东省入选“首批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的城市。

“十三五”期间,佛山市通过公交TC深化改革,全面推动管理架构、财政投入、运用规划等公交发展八个“一体化”工程开展,有力提升了佛山公交服务水平。佛山市公共交通客流由2008年改革初期的日均36万人次/日,增至2019年150万人次/日,公交出行粘度持续增加,尤其是近年来在《佛山市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指数》中,公共交通服务供给指数不断上涨(82.69上升至85.34),市民对公交服务满意度不断提升。

如今的佛山公交TC深化改革还借助“互联网 +”、大数据技术,推动事业再上新台阶。如今,佛山市全市深化公交智能化应用,建立公交智能平台、实时公交查询软件、手机信令等数据平台。截至2021年,公交实时查询服务覆盖用户由269万人次增加至879万人次,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佛山已建立公交多元化支付方式,实现交通卡、微信、支付宝、银联等支付方式全覆盖(非现金支付比例由66.8%增加至86.4 %)。同时通过大数据,重构公交规划和运输组织新方法,构建“大数据 + 规划”、“大数据 + 管理”、“大数据 + 服务”的现代化公交系统。

此外在“十三五”,佛山在中心城区搭建公交骨干线、支撑线和接驳线的三层网络体系,完成中心城区“六纵十横”骨干公交线路建设;对五区公交线网开展整体结构性优化,年均新增调整线路约11条;还结合佛山西站、广佛线二期、有轨电车投运重构区域公交线网。

在加快发展公交事业同时,佛山还积极提升公交行业社会责任感。“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新建公交充电站137个,充电桩1649支,运营公交车100%实现新能源化。

阅读量:31 更新时间:2025-05-08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历史沿革
  3. 基本情况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