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湖南博物院

湖南省长沙市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

湖南博物院(Hunan Museum)(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是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的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50号,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的八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湖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今馆址为其新馆,启用于2017年11月29日,2022年7月30日由湖南省博物馆更名为湖南博物院,总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1万平方米。

  • 中文名
    湖南博物院
  • 地理位置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50号
  • 类别
    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
  • 景点级别
    AAAA级
  • 投用时间
    2017年11月29日
  •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 门票价格
    免费
  • 馆藏精品
    素纱襌衣、T型帛画、辛追、豕形猪尊
  • 建筑面积
    91000 m²
  • 机构规格
    正处级
  • 主管部门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基本信息

据2020年4月博物馆官网显示,湖南博物院有展厅面积为2.7万平方米,有馆藏文物18万余件,尤以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湖南博物院共设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展览,定期举行特别展览和交流展览。2008年5月18日,湖南博物院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8年10月11日,湖南省博物馆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2024年5月17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开发布“辛追夫人”3D数字人形象,分别为年龄约35岁的全身坐姿版和50岁左右的头部形象。

9252ae7e92849f640cd7dac6.webp.png

建筑布局

综述

湖南博物院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达27265平方米,文物保管、保护区域面积14550平方米。

湖南博物院设“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陈列和青铜、陶瓷、书画、工艺4个专题展馆。

基本展览

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

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位于湖南博物院3楼展厅,面积5243.8平方米,分为序厅及惊世发掘、生活与艺术、简帛典藏、永生之梦四个单元。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长沙市。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墓葬。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三棺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墓葬内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共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印章、封泥、竹木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

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位于湖南博物院2楼展厅,从“湖南人”第一人称的自身来展示湖南的历史与文化,分别向解读湖南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与发展轮廓,即第一部分“家园”;湖南生活着什么样的人,现在的湖南人是如何形成,即第二部分“我从哪里来”;湖南人如何获取生活资源,即第三部分“洞庭鱼米乡”;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况以及相关生活习俗,即第四部分“生活的足迹”;湖南人的精神气质,即第五部分“湘魂”。

文化活动

活动建设

湖南博物院在“走出去、引进来”方针的指导下,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世界五大洲的土地留下了湖南博物院人的足迹。先后有联合国访湘团、塞拉利昂总统、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公共知识分子项目代表团、瓦努阿图总理、新加坡总理等到馆访问。

湖南博物院连续多年派专业人员赴巴西、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博协组织的各类年会和学术研讨,每年均受邀出席美国博协年会并作主题报告。展览交流方面,先后向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士、瑞典、墨西哥、荷兰、南斯拉夫、韩国、日本、突尼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推介多个文物展览。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藏品保护、博物馆管理与规划等方面与国际同行达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合作意向且不断取得合作成果。

2020年1月7日,湖南博物院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之寒假研学系列活动。

2022年8月23日,未来领袖:2022百度百科校园夏令营活动在湖南博物院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与学生一起体验沉浸式学习。在参观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三湘历史文化陈列等各具特色的专题陈列时,学生们拍摄文物图片,利用图像与文字信息,共同优化完善湖南博物院词条,体验文博领域的数字化建设进程。

2024年5月17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开发布“辛追夫人”3D数字人形象,分别为年龄约35岁的全身坐姿版和50岁左右的头部形象。3D数字人以上世纪70年代马王堆汉墓辛追出土时的头部扫描X光片为主要依据,最大限度复原了其容貌。

2024年8月18日,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一批马王堆汉墓研究最新成果发布,经整理,马王堆汉墓出土简帛文物1430件包括帛书、帛画、木牌、竹简等,蕴藏着丰富的医学养生内容。

学术研究

湖南博物院具有甲级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资质和一级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立足馆藏,积极开展保护利用文物的技术攻关和实践,在金属文物去锈加固修复、陶瓷类文物保护修复、纸质文物修复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漆木器脱水研究、纺织品保护与清理、马王堆型湿尸保护等方面拥有全国领先的技术。

湖南博物院在博物馆学研究、文物研究与鉴赏、文物保护与修复、教育推广等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与良好的学术氛围,全馆科研与学术呈现出多学科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先后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以及一系列国家文物局重点课题,还系统地出版了《湖南省博物馆馆刊》《湘博志》等书刊以及重点展览图录。

湖南博物院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双发展。引进来方面,湖南博物院依托博物馆数字展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马王堆古尸和物研究保护中心、湖南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单体类)等平台,积极探索博物馆与市场主体协同创新发展机制,加强博物馆与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社会机构合作,整合资源,推动文博研究。由湖南博物院等单位共建的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作为湖南省文博行业第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施行“工作站+分中心”的“双循环”建设运行模式。

走出去方面,湖南博物院通过主动办论坛、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主动融入全球、全国文博创新网络,加强与相关学术组织等合作交流,使合作更加开放、更加多元。6月16日至17日,2023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长沙)论坛在星城长沙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共计160余家高校、文博单位的代表参加。

文创产业

湖南博物院通过借鉴“创意产业”的研发理念,深入挖掘馆藏资源特色及内涵,将其转化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特殊形式及载体,已形成500余种文创产品。湖南博物院形成了新馆公众服务与文化创意策略及产品开发识别系统,并立足市场,系统分析受众数据,开展消费者与观众分析,制订了文创策略和开发理念,开展了品牌规划、知识产权保护等宏观层面的研究与探讨。自2008年以来,湖南博物院自主研发和设计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先后获得各类旅游商品博览会、文化创意产品、科技进步等10余个奖项。

所获荣誉

2008年5月18日,湖南博物院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09年11月18日,湖南省入选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2018年10月11日,湖南博物院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2020年5月,2019年度中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揭晓,湖南博物院《湖湘文化专题陈列》获优胜奖。

2020年12月15日,湖南博物院被确定为“2019-2020年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2021年,湖南博物院改扩建工程获得2021年度湖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获奖项目。

2021年8月,湖南博物院教育中心被命名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2022年1月,湖南博物院教育中心被湖南省妇联授予湖南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2022年3月,湖南博物院探索车项目入选2021全国文化遗产旅游优秀案例。

2022年7月,湖南博物院入选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名单。

2023年1月,入选2022年度全国热搜博物馆百强榜单。

2023年2月,湖南博物院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

2023年3月29日,入选“最长沙”文旅打卡地TOP10。

2023年6月10日,湖南博物院报送的“建设研究型博物馆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项目入选国家文物局首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入围案例。

2024年8月,世界主题乐园权威研究机构TEA与美国AECOM集团联合发布《2023年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全球主要景点游客报告》,报告显示,湖南博物院上榜全球前20。

2025年3月17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列入国有公益性收藏单位名单(第一批)。

2025年6月,荣获2024年度微博文旅创新传播博物馆。

阅读量:24 更新时间:2025-07-01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基本信息
  3. 建筑布局
  4. 文化活动
  5. 所获荣誉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0.6053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