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殷墟博物馆

河南省安阳市境内博物馆

殷墟博物馆(殷墟研究院)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纱厂路与纺织路交叉口西北。地处洹河西岸、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与洹河之间的狭长地带。

  • 中文名
    殷墟博物馆
  • 地理位置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纱厂路与纺织路交叉口西北
  • 类别
    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
  • 景点级别
    AAAAA级
  • 开放时间
    8:00-17:30(夏季),8:00-17:00(冬季),闭馆前1小时停止售票
  • 门票价格
    80
  • 馆长
    陈星灿

基本信息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博物馆建于2005年,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为地下一层建筑,高8米;地面以上1米,地面以下7米,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布展面积1800平方米,包括展厅、文物库房、研究室、报告厅等设施。从平面上看,酷似甲骨文的“洹”字,取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殷墟考古成果不断丰富,原馆难以满足保护展示需要。2020年11月,殷墟博物馆新馆开工奠基。2024年2月,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设8个展厅,地上共三层,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之一。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

安阳殷墟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遗址保护区总面积29.47平方公里。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建成开放,既是殷墟已有考古研究成果的全面梳理总结和全方位呈现,也是新时代殷墟保护利用工作的一个新起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2024年6月24日,殷墟博物馆获得“年度文化科技创新博物馆”荣誉称号。

eac4b74543a98226cffc8196cddaae014a90f603bd70.webp.png

历史沿革

建设背景

约3300年前,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商王朝在此传位8代12王,作为中国商代晚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历经255年。周武王伐纣灭商,殷地逐渐荒芜,沦为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王朝后期都城遗址,近代以来,考古人员在殷墟发现中国最早成体系的甲骨文、中国最早的车马坑遗迹、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妇好墓葬、世界上出土最大且最重的青铜器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使殷墟齐备都市、文字、青铜器三大要素,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殷墟总共出土了约15万片甲骨文以及种类丰富的青铜器、玉石器、陶器、骨器等,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建设沿革

殷墟博物馆的前身是殷墟博物苑,1987年6月25日动工,当年9月5日第一期工程竣工,9月10日对外开放。2005年4月,殷墟申遗期间成立殷墟王陵遗址管理处。2006年,殷墟博物苑更名为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管理处。

2005年3月16日,殷墟博物馆破土动工。同年9月25日,开馆庆典仪式举行。在殷墟发掘出土的近600件甲骨片、青铜器、玉器等文物,首次走到了普通观众面前,它们被依次摆放在都邑厅、青铜器厅、玉器和甲骨文厅、临时展厅等4个展厅里。此前这些珍贵出土文物从未公开展览过。

2019年以来,当地积极推进殷墟机构改革,成立殷墟管委会代替殷墟管理处承担殷墟遗址的保护和管理职能,市文旅集团负责殷墟景区的运营,殷墟管理处更名为殷墟博物馆(殷墟研究院)。

2020年11月,殷墟博物馆新馆开工奠基。2024年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设8个展厅,地上共三层,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之一。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属于首次亮相。

2024年3月18日起,每日17时30分至20时30分实行夜间开放。

2024年8月,根据博物馆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10时35分,迎来第100万个游客。

2025年2月26日,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迎来开馆一周年。作为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自去年2月26日开馆以来,共接待游客180万人次。

建筑格局

殷墟博物馆

殷墟博物馆建于2005年,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为地下一层建筑,高8米;地面以上1米,地面以下7米,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布展面积1800平方米,包括展厅、文物库房、研究室、报告厅等设施。从平面上看,酷似甲骨文的“洹”字,取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殷墟博物馆新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建筑呈现鼎形,矗立在水中央,古铜色的大门上方是甲骨文字大邑商三个字。建筑外观为青铜饰面幕墙,像一座从商代走来的青铜鼎。殷墟博物馆新馆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院士领衔设计。

建筑特色

殷墟博物馆

由于殷墟遗址范围太大,殷墟博物馆选择建于洹河西岸的遗址区中心地带。为减少对遗址区的干扰,设计淡化和隐藏建筑物体量,博物馆主体沉入地下,地表用植被覆盖,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地貌浑然一体,维持了殷墟遗址原有的面貌。

殷墟博物馆新馆

设计团队以殷商时期的国之重器“鼎”为设计意向,通过对青铜方鼎元素的抽象、演变,以整体大气、简练有力的四方之形为博物馆建筑载体,馆上面的纹理和图案是殷墟出土的青铜器文物上的纹理演变而来。新馆外观设计以《诗经·商颂》为源,以绿野草台、鼎立大地、层叠深邃、青铜装裹为形,以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要,形成具有殷墟文化内涵和考古学意义的“中华之范、文明圣殿”。

所获荣誉

2024年6月24日,殷墟博物馆获得“年度文化科技创新博物馆”荣誉称号。

遗产保护

安阳殷墟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遗址保护区总面积29.47平方公里。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部分区域面向公众开放,开放区域约40万平方米。殷墟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重要接待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的殷墟遗址考察。在殷墟博物馆,总书记仔细观摩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随后,总书记来到车马坑展厅,察看商代畜力车实物标本和道路遗迹。考察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文化活动

2023年7月13日,为庆祝殷墟申遗成功17周年,进一步传承殷商文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殷墟博物馆举办“探究殷商文化 赓续中华文明”系列主题活动。在殷墟考古文旅小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项目负责人牛世山以《走进殷墟考古现场 感受辉煌商文明》为题,为大家带来讲座。

2024年1月13日,一场新春时装展演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南广场举办,为现场观众送上历史与时尚“碰撞”的文化视觉盛宴。此次新春时装展演以殷墟博物馆新馆为舞台,立足殷墟历史文化,将殷商元素融入现代时装,让历史与时光相聚。

价值意义

历史价值

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使传说中的商朝彻底得到证实,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约1000年。殷墟的发现和确定,是探索商文化、夏文化及上溯中华文明起源的原点和基石。经过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多项重要考古发现,这些发现和研究都把殷墟的发现和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精神价值

博物馆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资源的社会机构,有着不可复制的教育优势。殷墟博物馆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及其发展理念,实现人人平等,实现知识公共化互动。殷墟博物馆的背后,不仅承载着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更充分体现出:现阶段,中国正在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铭记历史,才是传承历史的最佳方式,当代青年人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守好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古老的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历尽沧桑的久远文字面前,相信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当时中国商代王朝的恢弘气势,受到深深的心灵冲击。

文化价值

文物文化遗产并不单纯是历史,不能只停留在过去,我们要借助博物馆去了解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文字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存在过先前历史的最好证明,它能够正确引导青年人,在未来道路上,不仅要尊重文物、尊重历史,还要学习历史,思考历史,并从历史中汲取古人的智慧,更要学习现代人类不断破解历史疑问,敢于创造、勇于创新的不屈不挠的强烈好学精神。

旅游价值

殷墟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它能够让游客在旅游、休闲娱乐的过程中领略到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增强城市的文化影响力。作为名副其实的“殷墟文化”博物馆,它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对于历史文字演变有兴趣的学者前来一探究竟。长此以往,不但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更能够让殷商文化研究获得前所未有的提升和进步。

阅读量:13 更新时间:2025-07-07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基本信息
  3. 历史沿革
  4. 建筑格局
  5. 建筑特色
  6. 所获荣誉
  7. 遗产保护
  8. 重要接待
  9. 文化活动
  10. 价值意义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0.4467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