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嘱托,换来39年“多双筷子”的坚守
1986年,董西肖母亲弥留之际留下一句“俺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们堂弟,俺不求别的,能多双筷子就行,肖儿就辛苦你们啦!”,便将董西肖托付给许士芳一家。尽管当时许士芳家里上有公婆离不了人,下有两个儿子需要抚养,一大家子人的生活开销全靠丈夫一人的微薄工资,许士芳还是毫不犹豫地将董西肖接回了家,担负起照料老小还有一个重度残疾人的重担。这一扛,就是三十九年。
因为智力缺陷,董西肖需要身边一直有人监护,而面对捉襟见肘的生活,许士芳还必须要下地干活。放心不下董西肖,许士芳就一直把他带在身边,自己在地里挥汗如雨,还要时不时看看董西肖在不在地头上。这些年来,穿衣、洗脸、漱口、看护、喂饭,晚上擦洗按摩、换洗衣物,日复一日,从没让董西肖受一点儿苦。尽管日子艰难而漫长,但家里多了堂弟的憨笑和温度,在许士芳看来,就是最好的生活。
点点滴滴,化作守护亲情的“温暖灯火”
干净利落、衣着得体是董西肖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当家里有客人时,他总是安安静静地待在许士芳身边,很难想象在一个智力低下的老人脸庞上,会时常看到一种满足的笑容。
但这笑容的背后,是许士芳三十九年来,一边抚养两个儿子,一边赡养公婆,还要悉心照顾生病住院的丈夫,其中艰辛不言而喻。就算在拮据生活和痛失丈夫的双重打击之下,她也从未动摇过照顾董西肖的念头。回想起每天奔忙在医院和家里的日子,许士芳总是微笑以对:“俺也不知道咋熬过来的,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挨着盼着,挺过来了,就到今天了”,对亲人的情感已经深入骨髓、烙在心底,让她早已忽略自己吃过的苦。
记得几年前一个深夜,董西肖突发癫痫,在床上抽搐不停,幸亏许士芳及时发现才躲过一难。从此许士芳就很难再睡上一个囫囵觉,总要不时地去看看才能安心。如今,许士芳也年逾古稀,记性大不如前,但回答董西肖每天吃什么、几点吃、怎么洗澡穿衣时都如数家珍。尽管董西肖很难对话交流,但被问到“嫂子做的饭好不好吃”时,他也能立马咧着嘴说“好吃”。
家风传承,以朴素温情滋养“孝善之家”
许士芳的朴素善良,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多年来的相处,孩子们早已将董西肖当成了家里不可或缺的一员,亲切地称董西肖为“肖叔”。儿子儿媳每次回家都会争着给董西肖换洗衣服、打扫卫生。周末节假日,全家经常会带着他去景区游玩,也许董西肖并不能记得去过哪些地方,但多年来的温情陪伴和细心呵护早已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建构了关于家和家人的情感符号。
丈夫病重那一段时间,许士芳两个儿子便主动承担起了轮流照顾董西肖的责任,儿媳们也未曾有过半句怨言,反而是给予尽心尽力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在2017年,董西肖不慎摔伤骨折,许士芳与孩子们商量后将其送到了医疗条件更好的省中医进行治疗,尽管两个孩子当时都背负着房贷的生活压力,却主动地筹集了数万元的治疗费用,每天轮流陪护,精心调配膳食。得益于全家人的悉心照顾,董西肖很快就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出院后,孩子们担心董西肖身体,便将董西肖接过来同住。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现如今,一家八口依旧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对这家人来说,董西肖早已融入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孩子平时给母亲打电话时也总会关切地询问肖叔的身体、生活情况,孙女们回家也总是一口一个“爷爷”甜甜地叫着,崇德向善、孝老爱亲的朴素家风在这个充满爱的家庭里世代传承。
文章来源
山东文明网-文明山东
阅读量:43 更新时间:2025-08-29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