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长兴岛(长江以北第一大岛,辽宁省大连市功能区之一)

长江以北第一大岛,辽宁省大连市功能区之一

长兴岛,位于中国辽东半岛中西部的大连瓦房店市西侧,面积约为252.5平方千米,拥有116.6千米长的海岸线,因寓意长兴不衰而得名,是中国第五大岛以及长江以北的第一大岛,为大连市开放先导区之一。

  • 中文名
    长兴岛
  • 行政区类别
    功能区
  • 所属地区
    辽宁省大连市
  • 地理位置
    大连市西北部(瓦房店市西侧)
  • 面积
    主岛252.5平方公里
  • 下辖地区
    长兴岛、交流岛、凤鸣岛、西中岛、骆驼岛五个岛屿
  • 政府驻地
    长兴岛(主岛)
  • 电话区号
    0411
  • 邮政编码
    116318
  • 气候条件
    暖温带季风气候
  • 人口数量
    11 万
  • 著名景点
    长琴海岸
  • 火车站
    瓦房店站(就近普速客运站)、瓦房店西站(就近高铁站)、长兴岛站(尚未开通)、大连北站
  • 车牌代码
    辽B-V
  • 经纬度
    北纬39°35.1′,东经121°24.1′

基本信息

长兴岛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主要由基岩海岸构成,部分区域为淤泥质海岸,植被覆盖率高达35.1%。长兴岛是大连市长兴岛经济区的主体,2023年,首次跻身“全国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30强”,经济总量排名第3位,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六年全市第一,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26.5%,在大连市工业经济增长中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2010年4月,长兴岛工业区荣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9年1月,长兴岛工业区成功获批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11.png

历史沿革

据大连历史博物馆1982年在长兴岛蛤碴地遗址和北洼遗址挖掘出土的石斧、石刀等文物表明,在距今五六千年以前,长兴岛就已经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期,辽东大部分逐渐成为东胡的势力范围。

公元前221年,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复州暨长兴岛属秦辽东郡管辖。

公元前195年,西汉在幽州辽东郡设置文县,这是复州暨瓦房店地区最早的县治,长兴岛属文县辖治。

公元220年以后,公孙氏割据辽东半岛达50年之久,长兴岛仍属辽东郡属地。

公元238年,司马懿灭掉公孙氏政权。这场战乱使辽东地区受到极大的摧残和破坏。

公元404年,长兴岛为高句丽人所占。

公元688年,唐朝军队灭掉高句丽,设立安东都护府,长兴岛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所辖。

公元919年,契丹族扫灭疆域广大的渤海国后,将渤海国的部分居民迁到今日辽南,在今天的瓦房店市范围内设置迁民县,后来设置复州,这是复州建立州治的开始。

1117年,北方女真族灭掉辽国,将复州和苏州(今金州)合并为复州,长兴岛属永康县辖治。

明末清初,由于长期征战,造成辽东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长兴岛也不例外。1653年,正式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例则》,鼓励山东登州、莱州、青州一带的农民进入辽东开发,从此,这个荒芜了多年的海岛兴盛起来。

1734年,将复州通判升为州府,隶属于奉天府,治所在今天的复州城,这是长兴岛最早有确切记载的区划建置。在这之后,清政府又在长兴岛的海上村设立复州分理衙门。

长兴岛历史上曾叫长生岛、镇山岛、景杭岛、长松岛,后改称长兴岛。2005年6月辽宁省委、省政府作出举全省之力开发长兴岛的重大决策,同年8月大连市委、市政府决定组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2009年7月随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4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6月设立辽宁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4年2月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更名为长兴岛经济区。2014年9月国务院批准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纳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列入国家七大石化基地。2019年1月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机构级别

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大连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依法对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长兴岛经济区)进行全面的行政管理,管委会级格为大连市正局级(副厅级),管委会组织架构比照大连市政府工作部门确定。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区域属瓦房店市行政区划版图,代管瓦房店市行政区划内的长兴岛街道、交流岛街道。

自然状况

长兴岛位于辽东半岛中西部,大连瓦房店市西侧,四面环渤海,有两桥与陆地相连。全岛面积252.5平方公里,为长江以北第一大岛,人口约11万人。

全岛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11公里,环岛岸线总长190多公里,所属海域100平方公里。岛上地势呈丘陵地貌特点,西部较高,中东部较低,平均海拔55米,最高山峰塔山328.7米。

长兴岛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0℃,平均风速4.5米/秒,无霜期180天左右,年降雨量600毫米左右,日照率60%,相对湿度67.5%,年均雾日18.3天(能见度≤1000米)。

水深湾阔,环岛岸线总长190多公里,适宜发展临港工业岸线130多公里,离岸400米水深-20米,离岸1000米水深-30米,是渤海湾中最为优良的深水港口岸线。

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海上西距天津港170海里,南距旅顺口59海里,距韩国仁川港339海里,日本长崎港646海里;陆上北距沈阳292公里,南距大连85公里,距大连周水子机场70分钟车程。

生态环境

长兴岛的森林覆盖率是全省最多的城区之一。经过建国后多年的营造,特别是1998年实施"植树绿岛"工程以后,不仅使昔日文人笔下的那种"山似留人青出郭、柳如送客绿过桥"的海岛山林风光得以重现,而且再塑了一个"树茂林丰千野绿"的"绿色长兴岛"。全镇林地面积已经增加到15.7万亩(含果树),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2.6%。一望无际的片片林海,把长兴岛装饰得生机盎然。

新中国成立以后,长兴岛人把植树造林放在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持之以恒地开展造林工作,造林手段和规模也不断发展。从1950年开始,岛上几乎年年实行春季造林,主要是种植刺槐、棉槐(紫穗槐)种子。1960年增加了秋季造林,主要是种植橡子。1970年以后,又实行春、夏、秋三季造林,春季主要是种植与栽植刺槐、杨、柳、榆树苗,夏季主要是种植刺槐,秋季仍然是种植橡子等树种。

1985年6月,瓦房店市林业局与沈阳民航管理局联合实施的飞播造林在长兴岛首次进行,这也是大连地区第一次用飞机播种造林。这次飞播在长兴岛实施2万亩,主要分布在西山里村13000亩山地和八岔沟、地藏庵、花椒房三村的7000亩山地上。飞播的品种主要是油松、黑松、侧柏,其中油松占70%,播种量为2万斤,飞播准确率为91.7%,实播率为77%,偏播率为23%,重播率为12%。飞播后1个月内降雨13次,秋后平均每亩有苗733株,每平方米平均有苗1.1株,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北方播区有苗率40%、亩均有苗400株的规定。

到1985年,长兴岛历年累计造林12.4万亩,保存面积为40920亩,保存率为33%。至此,岛上有林地面积达到61000亩。

从1985年到1995年的10年时间中,长兴岛植树造林一直坚持不断。人们不懈地在春、夏、秋三季搞造林绿化。造林方法与水平比过去也有了很大提高。栽培苗木普遍采用杨柳大苗和黑松容器苗,操作简便,成活率也比较高。到1995年,岛上有林地面积已经达到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1995年春天,瓦房店市委、市政府提出用三年时间消灭宜林荒山的造林任务。当时,长兴岛尚有35000亩宜林荒山、荒坡、荒沟和荒地没有绿化。面对上级下达的任务,长兴岛人二话没说,踏踏实实地苦干了起来。到1997年,共栽植黑松、红松、刺槐、柞树、杨树、柳树、榆树等苗710万株,保存面积为29800亩,保存株数为603万株,保存率为85%,将昔日的荒山、荒坡、荒沟、荒地栽得严严实实。然而长兴岛人并没有因此停步,他们还要使岛上的造林绿化工作上档次、上水平,要继续向林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发誓要把长兴岛建成一个山清水秀、风光秀丽的绿色宝库。

从2000年开始,长兴岛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有计划地实行退耕还林,把25度以上坡度的瘠薄坡耕地和六七十年代毁林开荒的坡耕地,以及防风固沙地段的耕地,全部重新造林,退耕还林面积约有近万亩,到2002年全部退完,为农民集中力量精耕细作,建设高产稳产精品粮田创造了条件。

长兴岛的园林化村庄和花园式单位建设也搞得非常出色。从1997年开始,全镇开展了建设园林化村庄和花园式单位竞赛活动。岛上所有的道路、河流、村屯四周都进行了造林绿化。居民房前屋后也普遍栽植干杂果树和花草树木,全镇四旁总计栽植树木300万株。机关、学校、企业单位也争先恐后栽植常青树木、设置花坛、铺设草坪。已建成花坛20万平方米,铺设草坪30万平方米。到2005年,已有8个村庄成为园林化村庄,30个单位成为花园式单位。

长兴岛人重视造林,更注重管林。每年都组织人力进行幼林抚育,区、村两级都有专业护林防火队伍,长年从事林业管护。林业防火、防虫、防盗伐搞得非常出色,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较大的森林火灾,没有发生过乱砍滥伐,没有发生大面积虫灾。很多山林根本不敢进去放牧,因为牛羊钻进茫茫林海,放牧人很难将其找出来。长兴岛人在林业和畜牧业这对矛盾中,以保护林业为主;在林业与蚕业这对矛盾中,仍以保护林业为主,放牧和放蚕都不能破坏林业资源。每逢严重干旱,区村两级和企业单位都要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抗旱保树,使造林成果和林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基础设施

地处大连对外开放前沿地带的长兴岛,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运输体系日臻完善,省一级公路长长线东西贯穿全岛,近百公里的环岛及支线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新建的省级高速公路皮长高速将长兴岛至大连行车时间缩短至50分钟,长兴岛距最近的哈大高铁站点仅30公里,疏港铁路建成通车。规划了130个泊位,建成了50个,年吞吐货物达8000万吨,已成为大连市第二大港口集群。

供水、供暖、供电、通讯、网络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医院、卫生室、学校、幼儿园等教育卫生服务设施齐备,满足企业和居民多样化需求。长兴岛社会治安良好,秩序井然。

风土人情

长兴岛传承百余年的民间文艺和体育运动表演方式—“棒子舞”,2014年入选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复州八景”的“横山远眺”“龙口甘泉”就位于长兴岛。

产业特色

开发建设以来共引进、开工产业项目300余个,形成石化、装备制造、造船和海洋工程、港航物流四大主导产业,尤以石化产业发展最为迅猛,2023年石化工业产值达到2357亿元,占全市的51.5%,成为大连市建设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的主战场。2023年末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2440亿元,占大连市工业四分之一强。恒力集团在长兴岛建有1200万吨/年PTA、450万吨/年PX、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和150万吨/年乙烯项目,新建恒力新材料科创园,达产后可增加产值1100亿元。西中岛石化产业园区总投资685亿元的中石油大连石化搬迁改造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将带动超千亿元产值规模的下游产业链项目落地。随着恒力重工盘活STX破产资产,新建绿色船舶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的全面投产运营,长兴岛将重振装备制造和造船海工产业雄风。抢抓新领域新赛道,积极谋划建设东北亚氢基能源中心和甲醇战略储备基地,加快布局新质生产力。

创新驱动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长兴岛园区和大连理工大学长兴岛创新平台为载体,初步形成了服务实体经济的产业创新体系,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3家、雏鹰24家、瞪羚11家、专精特新23家、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创新主体年均增长20%以上。建成全国首个高技术成果转化众创空间—大连化物所初创工厂,建成全省首个精细化工和催化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精细化工和洁净能源中试基地获批省级中试基地,实施安评、环评审批制度创新,打造对南方先进化工园区的比较优势。实施生物医药创新园建设三年行动,引进全国首个CDMO原料药及中间体项目,基本形成了研发-中试-放大-产业化的全科技链条

发展目标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连要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的重要指示和勇当新时代东北振兴“跳高队”的殷切嘱托,长兴岛正全力贯彻市委赋予的“二次创业、再次腾飞”的使命要求,聚力推进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着力打造融汇贯通的产业生态、清而有为的亲商生态、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态,推进“产业强、环境优、生态美、百姓富”的中国式现代化长兴岛行动。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阶段,锚定建设“国内最好、国际一流特色产业园区”的目标,围绕建成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千亿级高端临海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百亿级原料药、新能源和港航物流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做大经济体量,力争到2027年末工业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占全市1/3左右,到2029年末突破5000亿元,实现“托起全市工业半边天”的目标,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在工业上再造一个大连,勇当新时代东北振兴“跳高队”、“辽沈战役”急先锋的排头兵和增长极。

主要荣誉

长江以北第一大岛;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辽宁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家七大石化基地之一;

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22年12月,长兴岛排中国“2022最具发展潜力化工园区”第2位;

2023年,在全市项目建设“赛马机制”中荣列先导区组第一名,首次跻身“全国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30强”,经济总量排名第3位,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阅读量:29 更新时间:2025-09-04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基本信息
  3. 历史沿革
  4. 机构级别
  5. 自然状况
  6. 区位优势
  7. 生态环境
  8. 基础设施
  9. 风土人情
  10. 产业特色
  11. 创新驱动
  12. 发展目标
  13. 主要荣誉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