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大屿山岛

中国香港西部海域岛屿

大屿山岛位于中国香港西南面,是中国香港最大的岛屿,其面积达147平方公里,比中国香港第二大的岛屿香港岛面积大近一倍。大屿山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远离香港市区,致使不少土地未开发,人烟稀少。随着香港国际机场、香港迪士尼乐园、青马大桥、港珠澳大桥等相继落成,大屿山与香港市区实现连接。

  • 中文名
    大屿山岛
  • 地理位置
    香港离岛大屿山
  • 气候条件
    热带海洋性气候
  •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昂坪缆车:周一至周五10:00-18:00;周六、周日9:00-18:30
  • 占地面积
    147 km²
  • 著名景点
    宝莲禅寺、天坛大佛、香港迪士尼乐园、青马大桥、港珠澳大桥

地理特点

大屿山,地势西南高峻,东北较低,主峰凤凰山海拔935米,是全香港第二高峰,仅次于大帽山。大屿山是中国香港最大的岛屿,面积为147平方公里,等于两个香港岛。这里海岸线漫长曲折,港湾与沙滩、高山与流水,自然景观和历史古迹交相辉映。

港珠澳大桥的海中大桥起点正位于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成Y字形,一端连珠海,一端接澳门。

11.png

气候条件

中国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背靠中国内地,面朝南海,地形主要为丘陵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国香港一年四季的特征分明,差不多有半年时间极为温和。三月至五月中旬为春季,天气温暖而潮湿。五月至九月为夏季,天气炎热且非常潮湿。九月下旬至十二月下旬为秋季,天气通常晴朗干爽。十二月下旬至二月下旬为冬季,通常气温相对较低。

中国香港一月和二月云量较多,带来干燥的北风;市区气温有时较低,并有结霜现象。三月和四月的天气极为潮湿,雾和小雨使能见度降低,有时更令到航空和渡轮服务中断。五月至八月的天气炎热潮湿,时有骤雨和雷暴来袭。七至九月是中国香港最有可能受台风影响的月份。当热带气旋集结在中国香港东南约700至1000公里时,天气通常晴朗酷热,但黄昏时却可能有局部地区性雷暴。若热带气旋中心移近,风力便会增强,大部地区可能会有大雨。十一月和十二月的中国香港天气晴朗,清凉干爽,是一年中天气最好的时节。

主要景点

大屿山岛上山多平地少,只有山溪下有小块平坦土地,岛上人口最集中的地方是西南面的大澳镇。山上气势磅礴,有“凌绝顶”之称。山下有罗汉寺,寺内的罗汉洞及罗汉泉景色迷人。山的西面有宝莲寺和“天坛大佛”,北面有清代海盗张保仔的古堡,东南海岸则有香港海岸最长的海水浴场——长沙湾渔场。

其主要旅游景点有:宝莲寺、大澳、青马大桥、天坛大佛、昂坪360、昂坪广场、心经简林。

有南天佛国之称,为中国香港四大禅林之首。宝莲寺始建于1924年,数十年来,刻苦经营,使寺宇建筑雄伟壮观,有宫殿式的大雄宝殿和庄严威武的天王大殿等。此寺提供留宿,以便游人赴凤凰山观看日出或作短暂清修。

禅寺牌坊正对的木鱼山顶上,有一座新建的世界最大的铜佛像,称为天坛大佛。该像由中国航天科技部设计和制作,总高度近34米,为一结合宗教艺术和尖端科技的结晶品。大佛底座三层,设有展览厅等,内有一口大钟,上雕佛像和经文等。该钟由电脑控制,每隔七分钟敲打一次,共108次,以供人“解除108种烦恼”。

大澳有“中国香港威尼斯”的美誉。大澳位处离岛上,远离烦嚣的市区,较少受到都市化的影响,所以仍旧保留早期中国香港的渔村风貌。大澳风景秀丽盎然,水道上的高架屋──棚屋,是渔民的居所。河、涌有秩序地穿插于一排排的古老棚屋建筑群,烘托出独特的渔乡风情。大澳传统的咸鱼、虾酱和鱼肚远近驰名。踏足大澳,游客会感受到浓烈的海味味道。大澳和大屿山本岛之间曾建有横水渡,亦是大澳特色之一,但现已被淘汰。

青马大桥横跨于青衣至马湾的海面上,是香港新机场十大核心工程之一。大桥全长2200米,主桥跨度也达1377米,两座吊塔,每座高206米,离海面62米,是全球最长的铁路、公路两用吊桥。它与连接马湾、大屿山的汲水门大桥一起,像两道彩虹,壮观恢宏的气势完全超越了美国的金门大桥,成为香港新的观光景点,位于青衣岛西北端的青屿干线访客中心及观景台,是观赏青马大桥的最佳地。大屿山的塘福泳滩远眺可看到茶果洲和石鼓洲两个岛屿。泳滩沙粒又黑又幼,属香港少有。虽然塘福泳滩的海床比较浅,但风急浪速,不太适合游泳初学者在此集泳。泳滩设有更衣室、洗手间、冲身花洒等设备,非常方便。

在宝莲禅寺对面,就是世界闻名的天坛大佛。这个青铜坐佛像,面相丰圆端丽,双耳垂肩,右手示“施无畏印”,显示佛祖救拔众生的心愿。提醒,要参拜大佛,得先爬上268级石阶来到大佛跟前,大佛庄严祥和,加上四周风光如画,令人心旷神怡,适合静思放松。大佛基座纪念堂内,供奉着佛祖舍利,有兴趣可购票参观。

想体验大屿山的精彩多姿。可以由昂坪360开始。搭着昂坪缆车从东涌出发,为这个旅程揭开序幕。乘坐缆车的25分钟过程,犹如置身于半空之中,会体验到“飞”一般的观景旅程。如果想再刺激一些,可以试试车厢底部透明的“Crystal Cabin水晶车”,那种感觉就像是大屿山的碧海山峦就在脚下。

昂坪广场连接宝莲禅寺、天坛大佛、昂坪360及“心经简林”。畅游以上景点之余,也可以同时欣赏广场上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包括:采清代北式设计的新牌楼、设有药师12神将石像及40盏石造莲花灯的菩提路、不时有宗教仪式举行的地坛,以及建筑设计与宝莲襌寺风格配合的中式亭园。

走进这个由38条木柱组成的大型户外木刻群,会看到国学大师饶宗颐的墨宝——木柱上刻着儒、释、道三教共尊的宝典《心经》经文。木柱排列成∞字形,代表生生不息;不加雕饰的木柱群,同时展现出《心经》自然不工的境界。从宝莲禅寺及天坛大佛一路走到“心经简林”,沿途还可以观赏到南海的景色,翠绿禅境,特别容易感到祥和平静。

实用信息

旅游最佳时间为每年10-11月。中国香港属于亚热带气候。香港年平均气温较高,达22.8度,天气易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到中国香港旅游,春季可以穿薄外套或毛衣。夏季炎热潮湿,有时会出现骤雨和雷暴,带些短衬衣、棉质衣裙,还应准备好外套和雨具。秋季风和日丽,适宜穿衬衣、毛衣及轻便外衣。冬季干燥稍冷,选择套装、薄毛衣、大衣比较合适。

大屿山狗岭涌,号称中国香港最美丽的露营地,在这里完全可以卸下平日沉重的盔甲,抛却城市的的喧嚣和纷扰沉浸在山水之中,享受纯粹的自然和清新。各种植物遍布全岛,岛上每处的风景都是自然天成,在晚上,一起点燃一堆篝火,一起跳,让歌声、笑声、人声回荡在浩瀚的海面、半夜里,赤脚去发掘沙层下的生命,任海风夹杂着浓浓的海味,吹拂在脸上,悠闲的躺在沙滩上,身下是略带潮湿的、酥软的沙子,仰面看着深蓝天空上闪烁的繁星。集体爬山,爬到小岛的顶峰等待日出,看海,大屿山塘福设有露营车营地,场内有七架从英国进口的露营车,私隐度高。露营车分了小、中、大三个选择。小、中可载2至4人,大则可容纳4-6人。每架车内均具备冷气、雪柜、煮食炉、微波炉、洗手间及浴室,设备十分齐全。营地内设有4个烧烤炉可供烧烤。可是露营车不能驶走,只能在车内外活动游玩。

交通信息

水路:可从中环7号码头乘搭渡轮或高速船往梅窝(又称银矿湾),再转乘巴士往各景点,渡轮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六5:55-23:30,周日及假日7:00-23:00。

陆路:可乘地下铁路东涌线直接前往东涌新市镇或由奥运站乘搭E21线巴士前往,前往香港迪士尼乐园可在香港站乘坐东涌线,并在欣澳站换乘迪士尼线到达迪士尼站即可到达,前往香港国际机场可在香港站乘坐机场线到达机场站可直达。

研究价值

中国香港地处热带高温多雨强风化区,且地形陡峭,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导致滑坡灾害成为中国香港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

经过研究和调查表明,自然地表滑坡确实代表着一种自然灾害。大屿山岛是中国香港地区最大的离岛,保存着相对完整的自然状态,是研究中国香港地区自然滑坡的理想研究区。

历史沿革

宋朝时,大屿山和香港岛等岛屿合称为大奚山,此名初见于宋代王象之《舆地纪胜》,云:“大奚山:在东莞县海中,有三十六屿,居民以渔盐为生”。“奚”字在古代是指被役使的人。直至明朝,大奚山一名则狭指大屿山岛,如曹学佺于崇祯年间编著的《大明一统名胜志》

大屿山载述:“大奚山,在县南大海中,环三十六屿峒,环回三百余里”。大屿山亦称大溪山、大嵛山、大鱼山、大渔山、大庾山、南头岛、烂头岛、屯门岛、大蚝山和大濠岛等。大屿山的英文名“Lantau”相信是粤语“烂头”或“南头”的音译。虽然“屿”字的粤语正音同“罪”(zeoi6),但“大屿山”则读成“鱼”(yu4)。这是因为大屿山旧名“大鱼”、“大渔”、“大俞”等,皆是“鱼”音,“大屿山”一名是从清朝道光年间才开始的官方名称。

早期发展

早于石器时代,大屿山便有人居住。考古学家曾发掘出当时的陶器、捕鱼工具和兵器,而现存于分流的石圆环及石壁的石刻就是当时的遗迹。

东晋末年,地方民变首领卢循在刘裕率兵征讨之下,率其部下逃亡至大屿山定居,后人以渔业及制盐为业,其后成为傜民的一支。可是当时亦有传说指岛上的是称为卢亭的半人半鱼的生物。南宋年间,随着九龙官富场的设立,朝廷明令打击私盐贩卖,遂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引起当地盐民的动乱,史称大奚山盐民起义,其后动乱被镇压,起义者全被杀害,制盐业从此式微。另一方面,宋理宗宝佑二年(1254年),李昴英封番禺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大屿山的梅蔚(今梅窝)也是其食邑之一。

南宋末年,宋朝朝廷被逼在海上流亡。宋端宗景炎二年及三年(1277年及1278年),他们曾两度逗留于大屿山,曾于梅蔚(今梅窝)及东涌等地稍作停留。景炎三年三月,端宗于大屿山北岸一带病逝,宋帝昺继位,其后才逃至新会。

明清时间

明朝正德年间,佛朗机(今葡萄牙)人滋扰屯门地区,并曾于大屿山的大澳建立据点。正德十六年(1521年)爆发的屯门海战,才使佛朗机人撤出大屿山。

清朝年间,大屿山以北的龙鼓水道成为外国商旅往广州贸易的必经之路。为了阻止鸦片贸易和海盗侵略,朝廷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设立于东涌兴建一个所城,现称东涌炮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包括整个大屿山的新界地区被英国根据《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岛上树立了屿南界碑以示英方主权。

抗日时期

二次大战时期,日军于1941年开始进攻香港。1940年9月,新界原居民子弟在中国共产党属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领导下组成了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组织起反抗日军侵华的力量。及至后来港英政府向日军投降,香港沦陷,港九大队仍持续与日军进行着游击战。1942年4月,港九大队队员加强了对大屿山的控制,强化与澳门和广州的通信。

近代发展

1990年代前,香港政府一直未有在大屿山有大型发展。1989年,时任香港总督卫奕信发表“机场核心计划”,并以机场铁路及青屿干线与岛外的陆上交通连接,大屿山开始大兴土木,2005年,中国首家迪士尼乐园在香港大屿山岛建成开业。

未来发展

未来的大屿山,将会有三个智慧型低碳社区,开发综合各项大型发展项目。整个大屿山有潜力为约70万至100万人口提供居所。

阅读量:26 更新时间:2025-09-04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地理特点
  3. 气候条件
  4. 主要景点
  5. 实用信息
  6. 交通信息
  7. 研究价值
  8. 历史沿革
  9. 早期发展
  10. 明清时间
  11. 抗日时期
  12. 近代发展
  13. 未来发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