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下川岛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岛屿

下川岛,位于广东省台山市南端的大海中,地理坐标北纬21°39',东经112°35'(《我国部分海域海岛标准名称》公布的地理坐标为北纬 21°39.2′,东经 112°35.5′),从南向北伸延为23千米,东西宽为12千米,岸线长83.393千米,面积98.68平方千米。

  • 中文名
    下川岛
  • 地理位置
    广东省台山市南端的大海中
  • 气候条件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 占地面积
    98.68 km²
  • 地理坐标
    北纬21°39',东经112°35'

基本信息

北宋前下川岛称下川洲,其东有上川洲,两岛间为海,水之东者为上,西者为下此岛处西,故名下川洲。南宋称穿洲。 [4]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月,设立新宁县,其时下川称下川山,归属海宴都,古称“穿洲”,又称“下川洲”。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纂修的《新宁县志》“舆地略”上始称“下川岛”。岸处多岛屿,主要有漭洲、王府洲、坪洲、观鱼洲、琵琶洲、黄摩洲等。下川岛的地理位置优越,它与珠海东西诸岛一起。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1.8℃,年均降水量2129.5毫米,5—11月多台风,7—9月最频。干旱时淡水不足。

下川岛渔场广阔,有适宜海水养殖的优良港湾面积达2万多公顷,浅海滩涂面积5333多公顷;有具备建设国际级大型深水港的天然海港4个,主要港湾有南澳港、南船湾、黄花湾、细澳湾、宁澳湾、北风湾、大湾等;下川岛滨海旅游度假区以下川岛为核心建立,1992年,下川岛滨海旅游度假区被广东省认定为“旅游开发综合实验区”。2009年,王府洲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下川岛被评为“广东省海滨旅游示范区”。

11.png

位置境域

下川岛位于广东省台山市南端的大海中,地理坐标北纬21°39',东经112°35',东北距台山县台城镇70千米,东隔黄么门、王景门两水道与上川岛相望,西望漭洲,北距海宴中镇神头角6.25千米,南邻王府洲、笔架洲、扫杆洲等岛屿;东北对广海湾;西北为镇海湾。与距山咀港码头12海里,东面隔4海里与上川岛相望,北面隔6海里与海宴半岛相对,西面和南面是南海。公路贯通全岛。每天有客轮通航海宴东镇山咀码头。本岛扼广州至湛江、海南岛之要冲,为珠江口西侧主要停泊点,广东省第三大岛。

下川岛从南向北伸延为23千米,东西宽为12千米,岸线长83.393千米,面积98.68平方千米。岸处多岛屿,主要有漭洲、王府洲、坪洲、观鱼洲、琵琶洲、黄摩洲等。

地理环境

地质

下川岛北部主要由寒武系变质页岩、砂岩,南部主要由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构成,尚有燕山四期花岗岩小岩株。

大约在4.6亿年左右,华南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地质史上称为“加里东运动”或“广西运动”,这次运动造成了区域性的变质深熔作用,其具体过程就是造山运动的应力造成地壳挤压增厚,改变了地壳岩石原有的温度压力条件,使得一些固态岩石发生熔融而呈熔体形态,从而形成了下川岛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等系列岩石。

地貌

下川岛的地形是两头小,中间大。地势北高南稍低,地形复杂,各高地割切强烈,山坡多呈洼状。岛岸曲折多湾,多为岩石陡岸,距岸20—50米水浅礁多。地势北高南稍低,有海拔300米以上山峰7座。主峰歪林海拔542.3米,处岛北部。

气候

下川岛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1.8℃,年均降水量2129.5毫米,5—11月多台风,7—9月最频。干旱时淡水不足。

土壤

下川岛表层为黄沙粘土,多露岩。

植被

下川岛山顶和山腰茅草丛生,谷地多灌木丛,偶有乔木分布。

人类活动

海产资源

下川岛渔场广阔,有适宜海水养殖的优良港湾面积达2万多公顷,浅海滩涂面积5333多公顷;附近海域水深1—14.4米,海产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龙虾、对虾、石斑鱼、鲍鱼、青衣、青蟹、翡翠贻贝、海龙、海马等90多种海产品。

交通资源

下川岛有具备建设国际级大型深水港的天然海港4个。与珠海东西诸岛一起,共处大珠江三角洲。东望珠海市经济特区和澳门、香港,距澳门和香港分别为58海里和87海里,南距国际航道12海里,紧靠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海上通道。

下川岛主要港湾有南澳港、南船湾、黄花湾、细澳湾、宁澳湾、北风湾、大湾等。南澳港处西南,腹宽、水深、底平、障碍少,避风条件好,建有码头和防浪堤。

风景名胜

下川岛滨海旅游度假区以下川岛为核心建立,游览点有龙女宫、九龙宫、天后宫、金钱龟出洞、七星伴月、海洛女神、金坡石等。岛上交通便利,公路以略尾圩为中心连接各港口和主要居民点,与广海每日有客轮往返。1992年,下川岛滨海旅游度假区被广东省认定为“旅游开发综合实验区”。2009年,王府洲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下川岛被评为“广东省海滨旅游示范区”。

名称由来

北宋前下川岛称下川洲,其东有上川洲,两岛间为海,水之东者为上,西者为下此岛处西,故名下川洲。

南宋称穿洲。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月,设立新宁县,其时下川称下川山,归属海宴都,古称“穿洲”,又称“下川洲”。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纂修的《新宁县志》“舆地略”上始称“下川岛”。

历史文化

开发历史

唐宋时,下川岛已有人定居。

明洪武四年(1371年)后海禁,居民内徙。后松海禁,又得以开发。

习俗活动

下川岛沙滩早市

清晨六点至八点,下川渔民们带着渔获归来,在沙滩边上摆卖。这就是常说的下川岛海鲜早市,游客们可以挑选购买自己喜爱的食材,带到餐厅进行加工。

沙滩音乐会

每逢节假日,景区会举办燃放烟花、文艺汇演、篝火晚会等活动,邀请歌手和艺术团体,用歌舞嗨动金色的沙滩,为游客献上精彩的艺术盛宴。

阅读量:38 更新时间:2025-09-05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基本信息
  3. 位置境域
  4. 地理环境
  5. 人类活动
  6. 风景名胜
  7. 名称由来
  8. 历史文化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