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大长涂山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长涂镇下辖岛屿

大长涂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长涂镇,坐标为北纬30°15′、东经122°20′,是舟山群岛中岱山县第三大岛,也是大、小长涂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岛屿呈不规则长条形东西走向,陆域总面积33.56平方公里,以丘陵地形为主,海岸线特征显著。

  • 中文名
    大长涂山
  • 所属地区
    岱山县长涂镇
  • 地理位置
    北纬30°15′ 东经122°20′
  • 面积
    33.56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
    1517人(2020年)
  • 主要产业
    渔业、养殖业
  • 所属群岛
    舟山群岛

基本信息

该岛南临黄大洋,北频岱衢洋,西邻长涂港(国家级二级渔港),东接小板门国际航道。截至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1517人。岛上经济以农业和渔业为主,南侧海域养殖业发达,保留着原生态渔村风貌。

长涂港全长7.8公里,拥有"台风吹不到,巨浪涌不进"的天然避风良港属性,海域内分布带鱼、鲳鱼等90余种鱼类资源。根据规划,未来将建设以石油化工中转为主的现代化港区。

地理特征

大长涂山岛体呈不规则长条形,东西走向长度约17.8公里,最宽处达3.5公里,全岛海岸线总长49.8公里,最高峰高鳌山海拔290.6米。地质构造以中生代火山岩为主,表层覆盖薄层红壤,形成独特的丘陵地貌特征。周边海域分布87个无人岛及65个礁石,东侧樱连门航道水深达20-40米,可通行万吨级船舶。

历史沿革

宋元时期被称为"兰山",南宋《昌国县境图》将其标注为独立大岛,元《昌国州图志》记载其保安院拥有田产268亩、山地964亩。明代《筹海图编》已有"大长涂山"称谓,清代方志明确其与西侧小长涂山的对应关系。2020年行政区划调整后,辖有倭井潭、长西等4个社区及6个行政村。

自然资源

海域内拥有可围垦滩涂面积2.3万亩,潮间带生物量达每平方米238克,分布有泥螺、缢蛏等15种经济贝类 [3]。近岸水域溶解氧含量7.8mg/L。全岛森林覆盖率38.7%,主要植被为黑松、马尾松等针叶林。

港口经济

长涂港全长7.8公里,为国家级二级渔港,可容纳万吨级船舶自由进出。港区已建成5个万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达1800万吨。2023年统计显示,港区原油储罐容量突破120万立方米,成为长三角重要石油储备基地。渔业方面,拥有各类渔船237艘,年捕捞量2.8万吨。

旅游开发

主要景点包括:

倭井潭:明代抗倭遗址,现存石刻碑记3处

娘基宫: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现存建筑面积680平方米

尖峰脑观景台:海拔187米,可俯瞰长涂港全景

根据《舟山群岛新区旅游发展规划》,拟投资3.6亿元建设生态旅游度假区,包含5公里滨海步道、3处观鸟平台等设施。2023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2万人次。

基础设施

现有环岛公路总长42公里。电力供应依托舟山跨海电网,建有35千伏变电站1座。教育设施包括中心小学1所、幼儿园2所。医疗方面配备卫生院1家(床位32张),村级卫生室6处。

阅读量:29 更新时间:2025-09-10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基本信息
  3. 地理特征
  4. 历史沿革
  5. 自然资源
  6. 港口经济
  7. 旅游开发
  8. 基础设施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