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梅山岛

浙江宁波下辖行政区

梅山岛,以岛建乡,2015年前称梅山乡,2015年1月4日区划调整改为梅山街道,位于东经121.8°,北纬29.6°(《我国部分海域海岛标准名称》公布的地理位置为北纬29°47.6′,东经121°59.5′),东临峙头洋,南濒汀嘴港,与舟山市佛渡岛、六横岛隔海相望。全岛面积为38.3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13个(股份)经济合作社,46个自然庄,户籍人口1.8万余人。

  • 中文名
    梅山岛
  • 位置
    北仑区境内东南部海中一个海岛乡
  • 地理坐标
    东经121.8°,北纬29.6°
  • 总面积
    38.3平方公里
  • 耕地
    240亩

基本信息

梅山岛,宁波-舟山港的枢纽,拥有深水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历经围垦发展,现集自然美景、深厚历史与现代化建设于一体,是长三角地区的璀璨明珠。

概况

梅山岛分本岛以及东北侧扑蛇、青龙二岛,其中本岛面积38平方公里,扑蛇岛和青龙岛面积分别为0.11和0.21平方公里,总面积达27.22平方公里。另外,街道下辖对岸上方门片,约有耕地240亩,山地1700亩,海岸线1000米。全岛地势呈西南—东北走向,长9.37公里,宽4.31公里,散布着15个大小高低不等的山丘,其中主要山体与岛的形状走向一致,南北约1.5公里,东西约2公里,最高峰烟墩岗,海拔148.8米。其余都在海拔50—90米不等,均属括苍山系,天台山脉和太白山麓。受地势影响,梅山岛主要居民点大多呈现依傍山体南面,处于地势较高之处的特点。

地理位置

宁波梅山岛位于宁波东部,与大陆仅距500米左右,处于长三角的核心区,是宁波-舟山港的枢纽区块。梅山岛东临国际航道和锚地,西接象山港,北连北仑主港区,南靠舟山六横、佛渡等岛。

梅山岛海岸线总长27.35公里,其中深水岸线达9.3公里,平均水深22米以上,能够停泊第五代、第六代集装箱轮。

梅山岛本岛面积26.9平方公里,加上9平方公里的围涂工程2011年完工后,全岛面积可达38.3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可达18-20平方公里。

梅山乡乡志

位置与地形

以岛建乡,位于区境东南部,穿山半岛东南侧浅海中。东临峙头洋,南濒佛渡水道,与舟山市陀区的佛渡、六横、桃花诸岛隔海相望,西贯象山港,北依梅山港,与白峰镇的下阳、平阳村毗邻,经上梅渡口和梅东渡口的车客轮渡相通,与大陆“上白公路”和“沿海中线”连接。主岛陆域面积26.9平方公里,另有东部沿海的青龙、扑蛇两小岛和北部大陆方门山地以及沿海涂,乡域总面积34.2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梅中村,距宁波市中心54公里,距新矸街道28公里。

梅山本岛是我国海岛中腹地开阔的海积平原岛,海岸线周长25公里,东西长7.6公里,南北平均宽3.5公里,地开呈足迹形,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积平原占本岛面积80%,沿海海涂占8%,低丘占12%。有耕地1140.7公顷,盐地831.5公顷,河流水库93.6公顷,山地272公顷,海涂666公顷。岛内丘陵最高烟墩岗,海拔148.8米。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现在是宁波市保留的海洋湿地岛屿。

历史沿革

清康熙26年(1687年)前,乡东部有梅子山、盘臼山等小岛,俗称梅山;乡西部有烟墩山、南汇山等岛屿,俗称下岸,时隶属定海县。1688年始,隶属镇海县海晏乡,行政称谓:“三都一图”。至1914年建乡时,以村名乡,故名梅山乡。1953年至1958年间,称镇海县梅山乡、梅西乡;1959年至1961年间,称镇海县郭巨人民公社(梅东管理区、梅西管理区);1962年至1984年间,称梅山人民公社;1985年10月后称滨海区梅山乡;1987年7月至今改称北仑区梅山乡。乡人民政府驻里岙村,原辖里岙、梅山、炮台、盘峙、碑塔、南深、外岙、苔岙、担峙、霞岸、南汇、茶厂、外墩13个行政村。2004年12月起实行行政村规模调整,将原里岙、外岙、担峙3个行政村调整为梅中村;梅山、盘峙、炮台3个行政村为梅东村;苔岙、南深、霞岸3个行政村为梅西村;茶厂、南汇、外墩3个行政村为梅港村;保留碑塔村。乡人民政府驻梅中村,下辖5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

陆域形成

本岛陆域的形成,是居民400多年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不断筑塘围垦滩涂而成的。展示了“沧海桑田”的地域特色。按照筑塘塘垦田的年代先后,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居民初期(约1600—1661年):时居烟墩山下的沈氏、张氏筑砂塘、里石桥塘和里百亩塘;时居洪家山的洪氏、纪氏筑门口塘,合计围滩垦田约500亩。清顺治18年(1661年),清廷颁布“海禁”,居民迁居大陆。二、两岛时期(1685年—1829年):清康熙23年(1684年),清廷诏令“弛海禁”,居民返回故里。时居梅子山、盘峙里塘、徐姓塘、河塘、太各塘、厂跟塘、大兴塘等塘;时居烟墩山和南汇山周边民众陆续建筑苔岙塘、里岙里塘、外塘、岭后畈塘、石桥塘、外岙塘、叶家塘、担峙厂跟塘、王家塘、深水塘、龙底塘等塘,合计围涂垦田6000余亩。此时已形成东部以梅山为中心的梅山和西部以烟墩山为中心的下岸两个小岛,中间隔三江浦。三、两岛合一时期(1830年—1910年):清道光壬辰年(1830年),东、西两岛居民于三江浦南、北两端筑八百亩塘,从此两岛合一。尔后又续建钟家塘、永兴塘、复成塘、沙里塘、茶厂王家塘等塘,合计围涂垦田9800余亩。民国时期灾害与战祸连绵,尚无筑塘围垦事迹。至1956年8月“抗台救灾”时,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派遣飞机测量与实地数据核实:梅山岛陆域面积18.2平方公里。四、人民公社时期(1958—1980年):1958年3月,宁波市工商局于岛南部永兴塘外筑围涂4950亩,建立宁波市国营梅山盐场;1968年至1970年,梅山公社会同白峰公社于七姓涂南部筑塘围涂1695亩,建立梅西联办盐场;碑塔生产大队于大兴塘外筑大兴塘,围涂430亩,建立碑塔盐场;梅山、炮台、盘峙三个生产大队于搀里塘外筑塘围涂950亩,建立梅东盐场;盘峙、里岙两生产大队分别在道头咀与下道头筑塘围涂各50亩,建成淡水蓄水塘。1977年至1980年,梅山公社又在梅西联办盐场西北部筑塘围涂4050亩,建立七姓涂盐场。此时22年间共围涂造田12175亩。如此一线海塘逐渐外移,陆域不断扩大,形成今之岛域。至2006年,本岛陆域面积26.9平方公里。

岛内自然环境恬静优美,夏秋时节季风劲吹,风向以ESE为主,冬春时节季风风向以NM为主,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无霜期长,冰雪罕见,常年无高温、低温等灾害性天气。独具冬暖夏凉、空气清新、四季葱绿、宜人适物的小气候特点,素有“绿岛”之称,2004年被宁波市人民政府被宁波市人民政府誉为“生态乡”称号。

辖区人口

乡辖梅中、梅东、碑塔、梅西、梅港5个行政村,共46个自然村。2006年底,居民总户数6249户,常住人口15306人,暂住人口572人。

经济发展

建区前,以盛产棉、鱼、盐三大产业为主,集体经济和农民人均年收入列原镇海县21个乡镇前8位。建区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生态兴岛,绿色富民”的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2006年实现社会生产总值33827万元,为1984年3850万元的8.7倍;农民人均年收入6951元,为1984年17平方米的2.6倍;人均存款4848元。2006年农业总产值11710万元,二分之一农村劳动力已转向第二第三产业。

梅山乡自清代初期至今,既有种植粮油蔬菜和多种经济作物,又有捕捞、养殖多种海生鱼类、贝类、甲壳类、藻类等水产品,还有海水晒盐的传统产业。早在1836年,岛内已始种棉花,是原镇海县最早植棉区之一。1994年前棉花种植面积728.8公顷,年产值皮棉500吨以上;水稻种植面积260公顷,年产量2700多吨;西红柿种植面积160多公顷,年产量13000多吨,当时为宁波、奉化、舟山等食品罐头厂的主要原料基地。1982年从美国引进芦笋,至1989年种植面积56公顷,总产量450多吨,占当时宁波市芦笋外贸量70%。1995年成立“绿岛农业开发公司”,从日本引进西兰花(绿花菜)种子,种植面积发展到420公顷,年产量5860多吨,成为浙江省绿色蔬菜出口创汇基地。2004年10月,“绿岛”牌西兰花产品经浙江省农业厅审定为“浙江省无公害绿色蔬菜”,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06年,绿岛农业开发公司与绿洲蔬菜营销公司先后投资300万元,扩建塑料大棚蔬菜基地会计28公顷,年产超季节、无公害优质瓜果蔬菜950多吨,产值660多万元,“一优两高”农业示范基地已初具规模。此外还种植优质西瓜490多公顷,年产量7200多吨;无核蜜桔120公顷,年产量1600多吨;套种、间种日本蚕豆、法国梅豆、大豆等145公顷,年产量700多吨;哺鸡竹、雷竹和毛竹65公顷,年产优质竹笋60多吨;龙井茶18公顷,年产鲜茶220多吨;花卉38公顷,价格250万元以上。全乡有畜禽养殖48户,其中养猪户12户,年饲养猪1680多头;养兔4户,年饲养兔6200多只;饲养鸡、鹅、鸭共32户,共饲养家禽4500多羽。

民国时期,乡民已有海涂养殖蛏、蚶、蛤等贝壳的养殖户100多户。1982年以后,海、淡水养殖业蓬勃发展,至2006年,全乡有水产养殖户638户,养殖总面积750公顷,其中陆上养殖378公顷,海涂养殖320公顷,浅海网箱养殖52公顷。主要品种有甲壳类:东海梭子蟹、青蟹、亚洲对虾、南美对虾、竹节虾、基尾虾、白虾;有贝类:银蚶、毛蚶、蛏、蛤、蛤蜊、纹蛤、香螺、泥螺等;鱼类有:鲈鱼、大黄鱼、米鱼、美洲红鱼、石板鱼、黑鲷、欧鳗以及淡水鱼等;海藻类有:海带、紫菜等。年总产量3200吨以上,年总产值3937万元,已成为宁波市著名的水产养殖基地。梅山又是宁波市旅游“十一五”规划中的“国际休闲度假区”,随着梅山发展目标的定位,集体和个体投资经营的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农家乐、渔家乐等项目正在不断推出。至2006年底,主要企业有:绿岛农业开发公司的以大棚蔬菜瓜果为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梅东海钓中心”、“梅港渔村垂钓基地”、“盘峙垂钓中心”、“梅西海钓塘”、“七姓涂饭店”、“碑塔钓鱼塘”和“环岛游艇”等。

海水晒盐是梅山乡的传统产业,现有盐田781.5公顷,其中国营梅山盐场330公顷,乡村联办盐场451公顷,从业人员共计700多人,年产优质食盐8万吨以上,年产值4000多万元。梅山乡是渔业强乡,至2006年,有海洋捕捞的中型机动渔船118艘。主要作业有:张网、串网、倭网、油丝网、旋网、揖网、海钓、撩海蜇、鳗苗网、蟹笼网和罾等传统作业,年捕捞各种水产品3000吨以上,年产值3850多万元。

(专注:2006年12月,宁波市海洋渔业局为保护象山港海域水产资源,会同北仑区农林渔业局发布《禁渔公告》,已处销乡内从事浅渔捕捞作业的小型渔船合计103艘,同时发放补偿金合计650多万元。)

梅山乡的工业发展于建区前,稳定于建区后,因受地理位置和交通的制约,故发展较慢、企业规模较小。至2006年底,全乡有民营个体企业78家,工业总产值22118万元,从业人员共2200余人。初步形成了船舶修造、食品加工、制冰冷藏、旅游帐篷、塑胶皮件、家用电器、注塑电镀、汽车配件、五金压制、模具电机、树脂化工、针织制衣、水泥预制、磨料磨具、包箱文具、客货运输等门类众多的工业格局。其中年产值超200万元的33家,年产值超2000万元的4家。其中4家企业的优质产品已有外贸出口实迹,如磨料磨具厂的“金冈砂”产品系列、通洲公司的水产食品、“安吉尔”家电产品、旅游帐篷厂的4大产品系列均畅销国内、国际市场。1988年至今,全乡有2700余名中青年农民前去全国各地办企业、务工或经商,其中宁波市内1600人、浙江省内500人、浙江省外600人,年经济总收入6200万元以上。

民国时期,乡内商贸业萧条,仅有里岙岭下、苔岙店跟两家店铺。1985年前,全乡只有梅山供销社和梅西供销分社及其各村代销店,共18家。1986年至2006年,群众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各类商店、酒家、旅馆、药房和农副产品收购商等已发展到267家,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中、大型超市9家。商店布遍全乡46个自然村,形成了以梅中村为商贸中心,梅东、梅西市场繁荣的局面。此外,现有乡村农贸市场7处,平均日成交总额3万元以上。还有500多名行贩,日夜奔波于宁波、舟山两市的农贸市场,专业、营销各种水产品。2006年底,第三产业增加值2220多万元,从业人员1250人。

交通情况

大桥:2010年通车的梅山大桥以及2017年通车的梅山红桥是连接梅山岛与大陆的陆路通道。

高速公路:连接六横岛的六横疏港公路预计将于2017年底开工。宁波—舟山港梅山保税港区沈海高速连接线,规划长度是89公里,从昆亭到溪口,双向六车道,计划分段进行。设计时速100公里。计划今年开工,建设工期4年,2020年建成通车。

地铁:宁波至梅山地铁目前第一条通道采用的是宁波至象山城际铁路支线的方式,宁波至象山城际铁路从东钱湖出发(接轨道交通4号线),经鄞州跨越象山港抵达象山城区或石浦镇。而该线路从鄞州塘溪分出一条支线接到春晓,但不接入梅山本岛。目前宁波至象山城际铁路已经入选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二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

公共设施

早在1973年7月,富春江水电站电源30KV高压电线和跨港2公里纲缆,经紫薇岙变电所直接输入梅山乡和国营梅山盐场,成为原镇海县较早使用华东大电网的乡镇之一,梅山岛从此步入现代化社会。1996年至2000年,北仑区供电局为改造农村电网,投资850多万元,整改乡内低压电路累计57.55公里;新建梅山供电所1座,占地42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变压供电总容量3435KVI。2003年10月,区供电局投资1200万元,从春晓变电所至梅山烟墩岗跨海8公里的35KV高压电线和岛内输电高压线2公里全线建成,并投入使用。1998年至1999年,梅山邮电大楼、梅山医院、文广中心和乡人民政府新办公楼相继落成并使用,占地总面积18900平方米,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绿化1800平方米。续建电信传呼台4座,至2006年,全乡已安装市内程控固定电话户机3360多台。2004年6月至2006年8月,启动“第二次自来水改造”工程,总投资 万元,安装各种规格白铁水管总长度50270米,铺设从柴桥街道至梅西村Φ600mm铸铁过江引水管12公里;新建高压供水泵站1座。自来水用户普及率98%。

旅游介绍

梅山乡是宁波市旅游“十一五”规模中的国际休闲度假区。按发展定位目标,各行政村加大“海上花园”的开发力度,许多娱乐、健身、旅游、度假等休闲项目正在不断建设中。例如:2001年,原里岙村投资50万元建成“珠宝公园”;2002年,原茶厂村投资60万元建成“茶厂农民公园”;2003年,原南汇村投资70万元建成“汇乐公园”;2004年,原梅山村投资80万元建成“梅港公园”;2005年,梅港村投资270多万元,建成“梅港渔村”(此项目已成为宁波市钓鱼协会竞赛基地);2006年,碑塔村投资70万元建成“碑塔农民公园”;梅中村投资350万元,建成“梅中村文化中心”、村办公楼和商业用房,建筑面积3350平方米;梅东村招商引资,正在筹建“大方门休闲港湾”。近10年内,全乡道路绿化总面积23公顷,种植名贵花木累计52000多棵,山坡造林建园65公顷。2003年被宁波市人民政府授予“宁波市绿化先进集体”。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历来是梅山乡的头等大事。建区前,虽然经过数次大规模的海塘加固和农田基本建设,均因当时资金缺乏而事倍功半、效益甚微,仍屡遭塘塌田淹之灾。建区后,区、乡两级政府下大决心,投入巨资5210万元,于1997年至2003年先后修建加固梅西盐场海塘、七姓涂海塘、钟家塘海塘、梅东盐场海塘、碑塔盐场海塘、原梅山村海塘和方门岙海塘。7年内累计加固沿海一线国家Ⅱ、Ⅳ级标准海塘19700米,修建海塘2260米。2000年至2006年,全乡投入资金2200万元,改造整理基本农田1100公顷,清淤浚通排灌主渠与河道4846米,建成水泥防渗支渠15260米,水泥防渗水沟62960米,修建涵洞62处,桥梁28座,排洪泵站5座,维修加固山塘水库7座,修建5米宽机耕路累计18600多米,3米宽机耕路65379米。经过10年励精图治,已实现了“田成方、路成网、沟渠畅、电配套”的目标,新农村建设已旧貌变新颜。

科技文化

1984年,梅山乡“农业科技辅导站”成立后,先后从省内外引进农作物优质高产杂交新品种累计240多项,累计总产量50吨。利用有线广播定期、定时、及时开展植保知识讲座,推广水稻地抛秧和棉花地膜覆盖种植等先进生产技术,为振兴农业经济作出了显著贡献。1996年,农技员叶善定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农技员”。1998年至2006年,乡农技站改称“梅山乡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后,在乡农贸市场入口处开辟科普宣传窗,累计205期。经常聘请区农技总站、市农科院等专家教授来乡村开展科研活动,适时讲座种植、养殖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科技知识,累计36场次,受训人员820人次。2005年,乡农业综合服务公司从宁波农科院引进高科技生物制剂“性信息素”,全面推广诱杀农作物害虫成虫的治虫技术,二年内共投入资金40万元,使农作物害虫基数减少75%,为“生态兴岛、绿色富民”保驾护航。2006年底,全乡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8名,还有6人已从农业函大毕业。有各类专业技术协会6个,会员566名。

民间文艺

民间文艺是梅山乡的特色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早在清代和民国时期逢年过节,各村都有表演古阁、台阁、马灯、旱船、舞龙、舞远征狮、高跷、造趺、武术等传统节目的习俗。建国后至1980年,在驻乡“土改工作队”干部辅导下,全乡创建村级腰鼓、秧歌和业余演出队10支;曾有原镇海县第6电影放映队在乡内各村定期巡回放映电影;全乡有9个生产大队建成影剧院或大会堂,建筑总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成为当时群众文化娱乐、集会活动的主要场舍;同时涌现了能练运用越剧、甬剧、京剧或歌舞剧唱腔表演传统戏和现代戏的爱好者多达千人。1976年和1978年,原里岙村的歌舞剧《白毛女》、炮台村的越剧《十五贯》,在原镇海县文艺调演大会上分别获得“二等奖”。建区后,现有中、大型文化娱乐设施(乡文化站、梅中村文化中心)2座,老年人活动室16处,农民健身公园(音乐广播)5座,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5000多册。有书画、体育、武术、民乐、棋类球类、舞蹈等协会12个。已举办三届大型民间文艺表演大奖赛,其中原里岙村的舞狮和武术,原外岙村的造趺、原茶厂村的舞龙和乡中心小学的娃娃龙等节目,经常被特邀演出于市内外重大庆典活动,并先后亮相中央电视台和市、区电视台及各类报刊,为梅山乡赢得“浙江省民间文艺之乡”、“宁波市东海文化明珠”和“舞狮之乡”等美誉。乡内现有区级文保单位3处,文保点5个:清修寺、沈氏祠堂“裕后堂”、张公庙后大殿、扑蛇山灯塔(1924年建)和原里岙村的古树名木“银杏树”。1993年至2006年,全乡已安装有线闭路电视4850户,数控电视正在筹划中。

体育运动

梅山乡是浙江省体育运动强乡。建区后,建成田径运动场2座,举办三届全乡体育运动大会。1993年获得国家体育运动总局颁发的“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1994年被省体育运动委员会授予“浙江省群众体育先进乡镇”的称号。1996年,原里岙村武术队队员张仁元,因邀参加浙江省民间武术大奖赛,荣获成人组棍棒项目第二名;2000年,原茶厂村舞龙队应邀赴西安,参加中华大型民俗游艺会,获舞龙项目第8名。群众体育活动十分活跃,为国家、省、市输送了一批体育竞技人才,涌现了沈盛妃、沈科娜、沈洲涯、沈银燕等体育名将。2003年10月,被省体育运动委员会评为“浙江省体育运动强乡”。2005年,被省武术协会授予“浙江省水浒名拳之乡”称号。

医疗卫生事业逐年完善。建区前,乡内有梅山卫生院、梅山盐场医务室、个人医寓和村级合作医疗站共18处。1998年,原梅山卫生院建成“梅山医院”,医院占地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医疗设施齐全。现有床位28个,设立内科、外科、伤科、牙科、五官科、妇幼保健科、妇产科等10个科室,现有副主任医师以下职称医务人员16名。有村级个私医寓8家,农村区生11名。2005年,梅山医院纳入北仑区城镇职工医院保险和农民大病合作医疗保险定点医院。至2006年,农民大病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2%,计划生育合格率9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近几年来,全乡各村共建公共厕所26座,有农村环境保洁人员80%人,配备了垃圾车,负责清理垃圾、清扫道路和公共场所。2005年,被宁波市人民政府评为“市级卫生乡镇”、“市级生态乡”。

辈出人才

梅山乡水秀山绿,人才辈出。著名人士有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长徐正贞教授,复旦大学微电子系主任洪志良(博士)教授,宝山钢铁集团总公司冶炼厂副厂长兼高级工程师李亚松,上海市政协委员、高级工程师兼受丁堡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绥,第22、23届亚运会上分别荣获女子七项全能冠军的沈盛妃,杭州市越剧2团一级演员林碧峰等。

其他相关

标志着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正式开工的梅山大桥、梅山保税港区行政商务中心和梅山保税港区集装箱码头三个项目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局长苏建宇说:"到2020年,梅山保税港区将建设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保税港、休闲宜居的生态岛和充满活力的临港城。"

保税港区是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为一体,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区域,也是国家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先行区。梅山保税港区规划面积7.7平方公里,以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和保税加工等功能为主,以商品服务交易、投资融资保险等功能为辅,以法律政务、中介鉴证、休闲文化、进口展示等服务功能为配套,具备生产要素聚散、重要物资中转等功能。

据透露,上述三个项目是梅山保税港区建设首期重要的基础性项目。其中梅山保税港区集装箱码头将先建设两座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码头通过能力为每年140万标箱,将于2010年6月底前建成投入使用。

苏建宇说:"目前,已有三十多家投资和贸易企业入驻梅山保税港区。日本、阿联酋等国家的航运公司、物流公司和高科技企业都已来梅山保税港区考察多次,目的就是要抓住这个发展机遇。"

除了已经开工的连岛大桥、码头、行政商务中心、滩涂围垦等重点工程外,梅山岛内供水、供电、路网、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已启动。管委会有关人士表示,梅山保税港区力争在两年后迎接海关总署的封关验收。届时,包括梅山保税港区在内的梅山岛将形成以进出口贸易为龙头,以现代物流为支撑,以休闲旅游和涉外中介服务体系为配套的发展格局,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保税港、休闲宜居的生态岛和充满活力的临港城。

旅游

在今梅东村盘峙岙南端隔江四百米的海面上,有座南北长约四百米,东、西宽约二百至一百五十米,最高处海拔七十二米,面积零点二四平方公里的小岛。千万年来,它巍然屹立在滔滔的象山港北部口岸,仿佛似一条忠诚剽悍的卧龙,日夜守卫在国内航道——佛渡水道的门户。住在沿海的人们,祖祖辈辈都叫它“青龙山”。

阅读量:36 更新时间:2025-09-11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基本信息
  3. 概况
  4. 地理位置
  5. 梅山乡乡志
  6. 交通情况
  7. 公共设施
  8. 旅游介绍
  9. 水利工程
  10. 科技文化
  11. 民间文艺
  12. 体育运动
  13. 辈出人才
  14. 其他相关
  15. 旅游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