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正午(周思聪1984年创作的布面油彩油画)

周思聪1984年创作的布面油彩油画

《正午》是周思聪于1984年创作的布面油彩油画,规格为120×120厘米,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并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铜质奖。该作品在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获得铜质奖,展现了周思聪融合西方现代艺术形式与水墨语言的艺术探索。画面以大面积灰色调与高明度轮廓线营造逆光氛围,形成独特的平面装饰感与空间层次。2020年9月,《正午》作为脱贫攻坚主题展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 名称
    正午
  • 作者
    周思聪
  • 创作时间
    1984年
  • 材质
    布面油彩
  • 规格
    120×120cm
  • 奖项
    第六届全国美展铜质奖
  • 收藏
    中国美术馆

创作背景

1984年是周思聪艺术转型的重要时期,她在水墨人物画基础上开始探索油画创作语言。同年创作的油画《正午》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铜质奖。《正午》作为该阶段代表性作品,体现了其对西方现代艺术形式的吸收与重构,同年该作品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获铜质奖。创作者通过这幅作品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实践方向。

艺术特征

画面采用平面化构图与装饰性手法,以大面积的灰色调构建基础色域。通过精准控制色彩明度,在人物轮廓处施以高明度色彩,形成柔和逆光效果与空间纵深感。这种将中国传统水墨意境与西方油画材质相结合的尝试,创造出兼具写实厚度与写意韵味的视觉语言。

参展记录

1984年,《正午》首次亮相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铜质奖。2020年9月10日至10月11日,该作品作为反映时代精神的艺术典藏,入选中国美术馆"以美扶智——脱贫攻坚美术作品展"。两次国家级展览的入选,印证了作品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艺术价值。

学术评价

美术评论界关注到作品对色彩要素的革新性运用,指出其通过"灰调主导、亮线点睛"的色彩组织原则,在二维平面中构建出多层次的空间感知。这种将立体造型与平面装饰相结合的表现方式,成为中国油画本土化探索的重要案例。

收藏研究

自1984年创作完成后,《正午》即被中国美术馆纳入馆藏序列并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质奖。作为周思聪为数不多的油画代表作,其艺术档案被多次收入国家级美术年鉴。2010年以来,该作品在多个学术出版物中被列为20世纪中国油画转型期的重要研究样本。

阅读量:80 更新时间:2025-11-01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创作背景
  3. 艺术特征
  4. 参展记录
  5. 学术评价
  6. 收藏研究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