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三峡行云流水图(黄孝逵于1996年创作的纸本水墨设色山水画)

黄孝逵于1996年创作的纸本水墨设色山水画

《三峡行云流水图》是画家黄孝逵于1996年创作的纸本水墨设色作品,以三峡为主题,融合西方风景画的光影技法与传统山水画留白手法,形成厚重空灵的艺术风格。该画作于199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展中首次公开展出后被无偿捐赠予该馆,其38×175cm的横幅形制突破传统立轴范式,体现现代水墨创新意识。作为中国美术馆重点收藏的长江主题作品之一,它被收录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中国美术馆藏品选》,并在2021年"保护母亲河日"专题展览中作为第29号展品呈现,彰显其在长江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艺术表达中的双重价值。

  • 名称
    三峡行云流水图
  • 作者
    黄孝逵
  • 创作时间
    1996年
  • 作品规格
    38×175厘米
  • 作品类型
    纸本水墨设色
  • 收藏机构
    中国美术馆
  • 捐赠时间
    1997年

艺术特色

作品突破传统山水画的立轴形制,采用横幅长卷形式展现三峡全景。画家在技法上创新性地结合西方绘画的光影表现与中国水墨的墨韵层次,通过大面积留白营造云雾蒸腾的意境,同时运用积墨法强化山体的厚重感。设色方面采用浅绛法,以赭石、花青为主调,既保持水墨韵味又增强空间纵深感。

收藏历程

1997年黄孝逵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期间,将该作品无偿捐赠予国家。中国美术馆将其编入《二十世纪中国美术—中国美术馆藏品选》,确认其作为20世纪水墨革新代表作的学术地位。2021年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专题展览中,该作作为重点展品陈列,突显其在长江主题艺术创作中的标杆意义。

创作背景

创作于三峡工程启动次年(1996年),作品既是对三峡原始地貌的艺术记录,亦是对传统山水画现代转型的探索。黄孝逵通过实地写生积累创作素材,将三峡的雄浑气象转化为笔墨语言,作品中江流的动态表现与山岩的静态刻画形成鲜明对比。

学术评价

中国美术馆专家认为该作"重构了传统山水画的时空维度",其横幅构图打破观者固有欣赏习惯,迫使视线沿江流走向移动,产生身临其境的沉浸体验。艺术理论家刘曦林指出,黄孝逵的创作理念"以笔法为骨,运墨而具五色"在本作中体现尤为显著。

文化价值

作为长江主题艺术创作的重要案例,该作品在2018年"黄孝逵水墨艺术展"中被归类为"师造化感应天地"系列,2021年专题展览则将其定位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典范。其艺术语言既延续了宋代山水"可游可居"的美学传统,又吸收了西方风景画的光影表现。

阅读量:81 更新时间:2025-11-01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艺术特色
  3. 收藏历程
  4. 创作背景
  5. 学术评价
  6. 文化价值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