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鼠子啮书图(齐白石创作的纸本水墨设色画)

齐白石创作的纸本水墨设色画

《鼠子啮书图》是中国画家齐白石于1935年创作的水墨设色画,1935年春携胡宝珠返乡探亲期间所绘,并题款“此鼠子啮书图,为家人依样各画一幅”,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画作右下角钤有“白石”“故乡无此好天恩”朱文印。

  • 名称
    鼠子啮书图
  • 作者
    齐白石
  • 创作时间
    1935年
  • 画作类型
    水墨设色画
  • 材质
    纸本
  • 现收藏地
    中国美术馆
  • 规格
    纵103.1厘米,横34.5厘米

基本信息

该画描绘油灯下三鼠啮书场景:两只小鼠啃咬线装书,另一只正奔向书堆,老鼠盘踞灯台显犹豫之态。灯台以焦墨勾勒,古书淡写,鼠身浓黑,仅灯焰施以红色点缀。通过墨色浓淡分层表现灯光效果,灯身、鼠、书依次呈现黑灰白三阶墨韵,与京剧《三岔口》的虚拟环境手法相通。该作曾因同乡私取原作,齐白石重摹并题跋记述。

画作内容

《鼠子啮书图》描绘了几只灯台下的老鼠啮书的情景。灯台下的一函古书引起了鼠子们的兴味,两只小老鼠冲在前面,一个急急地张口而啮了,一个则喜滋滋地嗅那书香,老老鼠却盘在灯台下缓缓犹豫举步未定,小眼中露出哈姆雷特式的审慎不安来。

《鼠子啮书图》左侧有齐白石款题:此鼠子啮书图,为家人依样各画一幅,自厌雷同,故记及之。乙亥白石山翁。

《鼠子啮书图》上还有两个钤印:白石(朱文)、故乡无此好天恩(朱文),一个在款题下方,一个在画幅右下角。

创作背景

《鼠子啮书图》作于1935年。1935年春,齐白石携姬人胡宝珠回到阔别十年的湘潭探亲(前次返乡是1925年),在人事百忙之中,齐白石都没有停止作画。根据题款“此鼠子啮书图,为家人依样各画一幅,自厌雷同,故记及之。乙亥白石山翁”可知,也许齐白石为家人依样各画一幅《鼠子啮书图》,与该次还乡有些关系——家人要画,他有时就“依样画葫芦”,每人赠一份。

艺术鉴赏

色彩

《鼠子啮书图》不画明暗,似有灯光。这固然与画油灯有关,但主要是墨色的作用:灯身用重墨,不只因为它是铁铸,也因为它在灯碗之下,感觉最黑。鼠子通身中墨,其目睛、耳朵、嘴都笼罩在灰黑色中,这也不只因为鼠为灰色,也因为在油灯下的身体结构看不清,又反过来加强了灯光感。书以淡墨勾出,略染花青,看上去就像在朦胧的灯光之中。灯身、鼠、书,由远及近,次第成黑、灰、白三层墨色。就环境的虚拟而言,《鼠子啮书图》与京剧《三岔口》非常接近,但《三岔口》是以动作暗示无灯之夜,该画作是以光感显现有灯之夜。

作品评价

当代中国艺术家、美术评论家、上海中国画院高级画师谢春彦:灯台焦墨,古书淡写,鼠子浓黑,色只在如豆的红焰那一点,真妙不可言。

作者简介

齐白石(1864年—1957年),名纯生、纯芝、璜,字渭清、濒生,号兰亭、白石山人、白石老人、借山老人等,湖南湘潭人。四岁随祖父识字。八岁从外祖父读书,喜绘画。1882年临摹芥子园画谱,为人画神像。1888年从肖像画家萧梦陵学画。1889年从胡沁园、陈少蕃学诗画,改以画肖像为主。1892年代人画山水花鸟和仕女,从萧芗陔学裱画。1894年临摹名人字画,与友人组织龙山诗社。翌年又结罗山诗社。1896年学书法,习钟鼎篆隶。1899年入诗人王湘绮之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中国画研究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画院名誉院长。1957年9月在北京病逝。

阅读量:62 更新时间:2025-11-01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基本信息
  3. 画作内容
  4. 创作背景
  5. 艺术鉴赏
  6. 作品评价
  7. 作者简介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