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骆驼(熊秉明创作的青铜雕塑)

熊秉明创作的青铜雕塑

《骆驼》是法籍华人艺术家熊秉明于1958-1959年间创作的青铜雕塑作品,2016年经杨振宁、翁帆夫妇捐赠入藏中国美术馆。该作品融合中国写意精神与西方抽象构成观念,通过提炼西方现代艺术手法与材料语言,渗透着艺术家对故土的情思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作为熊秉明20世纪50年代的代表作,《骆驼》与《牛》系列并列为最能反映其内在学养与艺术追求的创作成果。作品曾参与中国美术馆"美在生动——动物题材雕塑展"(2025年)、"向捐赠者致敬"主题展(2020年)等重要展览,现陈列于中国美术馆四层开渠厅。

  • 名称
    骆驼
  • 作者
    熊秉明
  • 创作时间
    1958-1959年
  • 作品材质
    青铜
  • 作品尺寸
    40cm×50.2cm×18.5cm
  • 收藏机构
    中国美术馆
  • 捐赠时间
    2016年

创作背景

熊秉明在法国求学期间(1947-1962年)完成该作,正值其艺术语言转型期。作为西南联大哲学系毕业生,他将东方哲学思考注入雕塑创作,通过骆驼这一丝路文化符号,寄托对中华文明的深沉情感。作品创作期间恰逢新中国建立初期,艺术家虽身处海外,仍通过艺术实践构建中西文化对话桥梁。

艺术特征

形体处理上采用几何化抽象构成,通过块面切割与线性勾勒的对比,形成刚健有力的造型语言。细节刻画借鉴汉代石雕的浑厚气质,驼峰与四肢的虚实处理呼应中国书画的写意笔法。表面肌理保留青铜铸造的原始质感,氧化形成的斑驳效果强化沧桑历史感。

空间构成突破传统雕塑的静态范式,通过驼首微昂的动态与重心前移的底座设计,营造行进中的视觉张力。这种"未完成感"的造型理念,既受罗丹艺术影响,又暗合中国艺术"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追求。

捐赠与典藏

作品原藏于熊秉明巴黎工作室,2016年由物理学家杨振宁夫妇促成捐赠。该捐赠被纳入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重点馆藏活化项目,经专家委员会鉴定为20世纪雕塑艺术重要文献。2023年起作为常设展品,参与"宝藏经典 活化精神"系列特展。

展览研究

2025年"美在生动——动物题材雕塑展"中,与刘开渠《牦牛》、袁晓岑《孔雀》构成展览核心单元。2020年"向捐赠者致敬"展览期间,作为中西艺术对话典型案例进行专题解读。艺术史研究领域,该作被视为"哲学雕塑"的典范,相关论文收录于《中国美术馆人话馆藏》等学术出版物。

学术评价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指出:"《骆驼》实现了写实造型向精神符号的升华,青铜材质承载的文化记忆与造型蕴含的现代意识形成双重隐喻"。法国艺术评论家皮埃尔·施耐德认为:"这件作品将汉代石刻的雄浑与布朗库西的简约完美结合,创造出独特的东方现代主义语汇"。在2023年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活动中,该作被列为'海外华人艺术家的文化寻根代表作'。

阅读量:66 更新时间:2025-11-01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创作背景
  3. 艺术特征
  4. 捐赠与典藏
  5. 展览研究
  6. 学术评价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