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凡可名者 皆非常名

点击创建词条

目录
互动
正在收听 :
上海图书馆

中国国家一级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Shanghai Library)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是上海市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和行业情报中心,也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上海市分中心、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是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 名称
    上海图书馆
  • 主管部门
    上海市委宣传部
  • 馆舍类型
    综合
  • 建馆时间
    1952年
  • 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
  • 属性
    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2008年)
  • 建筑面积
    127000 m²
  • 藏品
    5500余万册(件)
  • 阅览室
    36个
  • 开馆时间
    周一至周日8:30--20:30
  • 现任馆长
    陈超
  • 城市
    上海市
  • 馆藏精品
    陈望道《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

基本信息

上海图书馆创立于1952年,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995年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合并,1996年12月上海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

截至2015年底,上海图书馆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拥有各类阅览室36个,设有24个机构部门,在编职工751人。图书馆藏有中外文献5600余万册(件),其中中文古籍线装书约170万余册,善本2.5万种17万册,属国家一、二级藏品2256种13526册。

历史沿革

1952年7月22日,上海图书馆在南京西路325号开馆。

1958年,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它是一个综合性情报研究和文献服务单位。

1958年,上海图书馆又与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上海科技图书馆、上海报刊图书馆合并,建成新的上海图书馆。

1995年10月,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合并,成为省(市)级图书情报联合体。

1996年12月,上海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

2018年11月24日,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2022年9月28日,上海图书馆东馆正式开馆。

2023年4月23日,阅文集团与上海图书馆日前共同举行“书香上海·阅读全球”主题合作发布会,宣布在去年“全民阅读战略合作伙伴”基础上合作升级,围绕百部网文及IP作品入藏、推出“百部年轻人精品书单”、举办作家沙龙、网文出海等领域深化合作。 [23]发布会上,上海图书馆与阅文集团共同宣布,103部网络文学作品以数字形式入藏上海图书馆,内容横跨网络文学20余年的创作历史,既有《上海凡人传》《上海繁华》《都市赋格曲》等展现时代风貌的上海故事,也有《吾家阿囡》《择日飞升》《巫神纪》等凝聚传统文化底蕴的精品,还有《灵境行者》《黎明之剑》《机动风暴》等融合理性与想象力的科幻作品。

2025年3月20日,上海图书馆青年中心揭牌。

馆藏实力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底,上海图书馆藏有中外文献5600余万册(件),其中中文古籍线装书约170万余册,善本2.5万种17万册,属国家一、二级藏品2256种13526册,中文期刊19915种,上海地方文献共8454册,上海历史图片21429张。

珍贵典籍

古代典籍

截至2015年底,上海图书馆藏有中文古籍线装书约170万余册,善本2.5万种17万册,属国家一、二级藏品2256种13526册。其中包含有《北西厢记》《禅宗永明集》《船子和尚拨棹歌》《春秋经传集解》《鼎新图像虫经》等。

近代典籍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历经90多年,在国内有幸保留下了11本。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收藏单位的“镇馆之宝”。上海图书馆有收藏首译本。

特色馆藏

据2018年10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上海图书馆设有上海年华、世博信息、抗战图库、联合国资料、留学指南等特色馆藏栏目。

地方文献

截至2015年底,上海图书馆藏有1985年以后出版的上海主题的文献共8454册,上海历史图片21429张。

中文期刊

截至2015年底,上海图书馆藏有1949年10月后的中文期刊19915种,现刊8574种。

数字资源

据2018年10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图书馆共有数据库539个,其中订购数据库196个,自建数据库10个。其中,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传记资源库、清华同方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读秀、库客数字音乐图书馆等。

支撑保障

据2018年10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上海图书馆通过《上图专递》、《竞争情报》、“第i情报”和媒体测评等高层次研究性情报服务项目,为城市发展等领域提供多种决策参考信息。

截至2016年年底,上海图书馆开通了一卡通、“上海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移动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RFID自助借还系统、视障阅览室、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e卡通”电子资源远程服务、“上海年华”数字资源库等现代化服务。

组织体系

队伍建设

截至2016年年底,上海图书馆在编职工75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9人,副高级职称107人,中级职称328人。

机构部门

截至2016年年底,上海图书馆设有党政办公室、工会、团委、妇委会、组织人事处、监察室(审计室)、业务处、国际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协调辅导处、财务处、行政保卫处、研究室(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所)、读者服务中心、历史文献中心、文献提供中心、会议展览中心、采编中心、信息处理中心、系统网络中心、信息咨询与研究中心、出版中心、物业管理中心、典藏中心、公共数字文化研究中心(公共文化研究基地办公室)24个部门。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上海图书馆形象标识以“风好正扬帆、飞鸟过山海”的视觉意象,寓意智慧、包容、互联战略将引领上海图书馆成为崭新的智慧复合型图书馆,在“大阅读时代”化身上海这座“人民城市”的诗意栖息地。标识三角外形用弧形线条构成书本翻页的意象,顶部似有一只从书本中振翅飞出的小鸟,寓意上海图书馆将传承过去的成功经验,拥抱未来的智慧发展,以科技赋能文化,为读者提供便捷、智能、创新的服务。标识还左右对称,呈两种深浅不同的蓝色,如飞鸟栖息在被阳光照耀的大树上,寓意上海图书馆将倾力推动本馆与东馆协同发展,兼顾公共阅读推广与专业图情服务,为全年龄段、多样化知识需求人群创设包容性环境。

宗旨愿景

宗旨:一视同仁、耐心细致、及时快捷、想方设法。

使命:积淀文化,致力于卓越的知识服务。

文化活动

截至2018年9月,上海图书馆开展的品牌文化活动有世界读书日、“阅读马拉松”、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市民文化节、上图讲座、上图展览等。

读者服务

读者指南

入馆须知

1. 读者可凭本人有效的参考阅览、参考外借的上海图书馆读者证,借阅一楼基藏书库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等文献资料,每人每次借阅4册。

2. 读者调阅到所需的资料后,请在综合阅览室阅览。书刊阅毕请归还到出纳台,并换取自己的读者证。每天17:00前,请将所调阅资料及时归还。

3. 参考阅览图书如果当天17:00前没有归还,并将图书带回家,按每本每天5元收取逾期归还费。

4. 请爱护文献资料和一切公共财物,请勿在文献上批注、涂改、折叠、污损、剪切、撕页,勿将文献带出本阅览室,违者按上海图书馆有关规定处理。如读者需要资料复印请在本楼层的复印点复印。 如有特殊需要需自行扫描或拍摄书刊资料时,请到参考咨询台填写《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书》。

5. 请在指定区域使用电源,勿擅自外接电源或充电,注意用电安全。

6. 请将非本阅览区的书刊(含自备书刊)、包袋(大于14*20厘米)、食品等物品存放寄包处。

7. 请遵守“七不”规范,遵守本馆借阅规则,做一个文明读者。

8. 读者如有其他需要,请咨询工作人员,图书馆将竭诚为您服务。

9.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9:00—17:00、国家法定假日9:00—16:00。

借阅制度

办证制度

申办对象:

成人读者证:年满14周岁的中国公民和外籍人士。

少儿读者证: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申请方法:

申请者持本人的有效证件办理。有效证件包括:二代身份证、港澳通行证(或回乡证)、台胞证、军人证、护照(外籍人士)。未满14周岁无身份证者,可持印有身份证号码的户口薄。

注意事项

1.每位读者只能申办一张读者证,可根据个人所需,申请不同的功能。

2.外地和外籍读者,申办参考外借功能,需同时出示上海市长期居住证。

3.普通外借功能,各中心分馆均可办理。其他功能需前往上海图书馆办理。

4.读者证限本人使用,冒用、借用他人读者证,工作人员有权收回。

办证处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8:30~16:30;国家法定假日:9:00~15:30

借阅规则

1、进入中文书刊外借室,须凭本人持有的具有普通外借功能的有效读者证。

2、每证最多可借图书或期刊共10册,借期28天,可续借一次。逾期归还者须支付逾期费每天0.2元/册。持有逾期图书或逾期费未缴清的读者均不能继续借书,读者需要把已经逾期的书刊归还,并交清逾期费,才能继续借书。

3、借阅时请仔细检查所借书刊,如有破损、缺页等可向工作人员说明,并作技术处理。如书内盖有"书附盘"字样时,请注意查收。请爱护所借书刊及内附光盘(遗失、损坏,每盘5元),不撕页、污损、勾划、书写、调换等。未办理外借手续,不得将书刊带出室外,违者按"书刊资料赔偿规定"处理。

4、请妥善保管读者证,如不慎遗失,应及时去办证处挂失。否则由此造成的损失,由读者承担。

5、如欲退证:读者须凭身份证、读者证和押金凭证办理退证手续,领取押金,办证处收回读者证。代退押金者,除出示以上证件,同时还需出示本人身份证。

6、残疾或70岁以上等有特殊情况的读者,如需代借,须书写委托证明。代借时,受托人须出示身份证以及委托人的读者证和委托证明。

阅读量:15 更新时间:2025-11-02

版权声明:可名百科词条系由创作者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仅是创作者的表达,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kefu@kemingbaike.com

可名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基本信息
  3. 历史沿革
  4. 馆藏实力
  5. 组织体系
  6. 文化传统
  7. 读者服务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